【DCN】端口与地址绑定技术】的更多相关文章

端口与地址绑定技术   与AM技术不同之处在于,AM端口下绑定的MAC或IP能够通信,不限制绑定的MAC在其它接口下通信.   开启MAC-CPU学习模式 mac-address-learning cpu-control   静态Swithport port-security 端口配置模式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开启端口绑定功能>…
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一台,主机三台 实验步骤: 1.进入相应的接口 (以端口1设置Mac地址绑定,PC0接1端口举例)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nterface fa…
收藏自:http://www.cnblogs.com/cr0-3/archive/2011/09/09/2172280.html WINDOWS完成端口编程1.基本概念2.WINDOWS完成端口的特点3.完成端口(Completion Ports )相关数据结构和创建4.完成端口线程的工作原理5.Windows完成端口的实例代码Linux的EPoll模型1.为什么select落后2.内核中提高I/O性能的新方法epoll3.epoll的优点4.epoll的工作模式 5.epoll的使用方法6.L…
在linux socket网络编程中,大规模并发TCP或UDP连接时,经常会用到端口复用:   int opt = 1;   if(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SO_REUSEADDR, (const void *) &opt, sizeof(opt))){   perror("setsockopt");   return -1;   } 那么什么是端口复用呢,如何理解呢,可以解释成如下: 在A机上进行客户端网络编程,假如它所使用的本地端口号是1…
WINDOWS完成端口编程1.基本概念2.WINDOWS完成端口的特点3.完成端口(Completion Ports )相关数据结构和创建4.完成端口线程的工作原理5.Windows完成端口的实例代码Linux的EPoll模型1.为什么select落后2.内核中提高I/O性能的新方法epoll3.epoll的优点4.epoll的工作模式 5.epoll的使用方法6.Linux下EPOll编程实例总结 WINDOWS完成端口编程        摘要:开发网络程序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只需要…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共通的网络,世界上任何计算机都可以互相访问. 实现的原理基于网络通讯的互联网交互五层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发展 当计算机网络技术初始利用的时代,几台计算机通过集线器连接,就可以实现网络的互通.这个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 广播的方式浪费了网络资源,特别是需要互联的计算机数量基数开始增大的时候,一个集线器无法满足大量计算机通信的需求,逻辑上和资源上都要求人类提出新的技术. 于是交换机的产生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机都和交换机连接组成了一个局域网,数据到达交换机后,从数据中获得的…
bond技术是在linux2.4以后加入内核. 一般步骤是1.把bonding模块加入内核, 2 编辑要绑定的网卡设置,去除地址设定 3 添加bond设备,设置地址等配置 4  重启网络 5 在交换机上做支持 具体信息看  内核文档 Documentation/networking/bonding.txt 参考实例: Linux 双网卡绑定一个IP地址,实质工作就是使用两块网卡虚拟为一块,使用同一个IP地址,是我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更快的服务.其实这项技术在Sun和Cisco 中早已存在,被称为Tr…
动态域名是因应网络远程访问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应用技术.因为没有固定IP,只能运用二级域名来应对经常变化的IP,动态域名的由来因此而产生. 它当前主要应用在:路由器.网络摄像机.带网络监控的硬盘录像机.视频采集卡.企业管理ERP软件.SF软件服务端以及其他所有需要进行网络远程访问的应用中.   动态域名可以将任意变换的IP地址绑定给一个固定的二级域名.不管这个线路的IP地址怎样变化,因特网用户还是可以使用这个固定的域名,来访问或登录用这个动态域名建立的服务器. 用户每次上网得到新的动态分配的IP地…
一.什么是NAT,NAT产生的背景 NAT通常部署在一个组织的网络出口位置,通过将内部网络IP地址替换为出口的IP地址提供公网可达性和上层协议的连接能力. NAT产生的背景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二.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在整个NAT的转换中,几个关键的流程: 网络被分为私网和公网两个部分,NAT网关设置在私网到公网的路由出口位置,双向流量必须都要经过NAT网关 网络访问只能先由私网侧发起,公网无法主动访问私网主机: 2.1 静态NAT 本地局域网IP 一对一映射 公网IP.…
目录 NAT产生背景ip地址基础知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静态NAT动态NATNAT重载(经常应用到实际中)NAT技术的优缺点优点缺点NAT穿越技术应用层网关(ALG)ALG的实际应用NAT技术的未来参考文献NAT产生背景今天,无数快乐的互联网用户在尽情享受Internet带来的乐趣.他们浏览新闻,搜索资料,下载软件,广交新朋,分享信息,甚至于足不出户获取一切日用所需.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传递资料和订单,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日常办公.然而,Internet在给亿万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