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Linux网络编程]是一个连载博客,内容源于本人的工作经验,旨在给读者提供靠谱高效的学习途径,不必在零散的互联网资源中浪费精力,快速的掌握Linux网络编程. 连载包含4篇,会陆续编写发出,欢迎持续关注,分别如下: 1,开篇 --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基础 -- 事件触发机制 3,实践 -- TCP & UDP 4,应用 -- 基于轮子造汽车 该连载博客假设读者对Linux网络编程充满了学习兴趣,并且清楚的明白学习Linux网络编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从而可以将博客重点放在内容本身,…
[Linux网络编程]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listen()和accept()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 TCP 的网络编程开发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常见的核心步骤和流程如下: connect()函数对于客户端的 connect() 函数,该函数的功能为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建立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而这个连接的过程是由内核完成,不是这个函数完成的,这个函数的作用仅仅是通知 Linux 内核,让 Linux 内核自动完成 TCP 三次握手连接(三次握手详情,请看<浅谈 TCP 三次握…
思路 1. 通信 为了同步双方的棋盘,每当一方在棋盘上落子之后,都需要发送给对方一个msg消息,让对方知道落子位置.msg结构体如下: /* 用于发给对方的信息 */ typedef struct tag_msg { int msg_type; /* 悔棋? */ int msg_color; int msg_row; int msg_col; }MSG, *pMSG; 2. 悔棋 用链表头插法来模拟栈,链表记录了双方下子的轨迹.结构如下: /* 记录每一步的轨迹 */ typedef stru…
通过上一篇博客的学习,你应该对基于epoll的事件触发机制有所掌握,并且通过阅读sio.c/sio.h应该也学会了如何封装epoll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令epoll更加实用(用户回调,用户参数). 简单回顾一下sio.h中的关键接口,我们接下来将会基于”sio事件触发层“来实现更加上层的“sio_stream(TCP)层”,“sio_dgram(UDP)层”,这种分层设计对于任何架构与程序设计都是非常普遍且有效的. 在sio层, 1,我们可以注册一个fd,提供一个事件回调函数和一个用户参数: str…
基于 TCP 的网络编程开发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常见的核心步骤和流程如下: connect()函数:对于客户端的 connect() 函数,该函数的功能为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建立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而这个连接的过程是由内核完成,不是这个函数完成的,这个函数的作用仅仅是通知 Linux 内核,让 Linux 内核自动完成 TCP 三次握手连接,最后把连接的结果返回给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成功连接为0, 失败为-1). 通常的情况,客户端的 connect() 函数默认会一直阻塞,直到三次握手…
回顾一下“"开篇 --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的两段代码,第一段虽然只使用1个线程但却也只能处理一个socket,第二段虽然能处理成百上千个socket但却需要创建同等数量的线程,分开来看都不完美,如果1个线程能够处理成百上千个socket就太好了! 问题在于,当前的实现中1个线程只能阻塞的recv等待网络数据的到来,recv在数据到来之前会挂起并让出cpu直到数据到来后才能继续执行,在此之前cpu是空闲的,并且你也无法获得cpu使用权. 如果可以趁着这个socket数据没到来之前先…
UDP和TCP的对比 --UDP处理的细节比TCP少. --UDP不能保证消息被传送到目的地. --UDP不能保证数据包的传递顺序. --TCP处理UDP不处理的细节.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UDP是无连接协议 --TCP保持一个连接 --UDP只是把数据发送出去而已 TCP的优点 --TCP提供以认可的方式显示的创建连接和终止连接. --TCP保证可靠的,顺序的以及不会重复的数据传输. --TCP处理流控制. --TCP允许数据优先. --如果数据没有传送到,TCP套接字会返回出错提…
1.TCP和UDP TCP是长连接像持续的打电话,UDP是短消息更像是发短信.TCP需要消耗相对较多的资源,但是传输质量有保障,UDP本身是不会考虑传输质量的问题. 2.网络传输内容 我习惯的做法是直接通过TCP传送结构体,当然前提是收发两端都在程序里对目标结构体有充分的定义.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要小心收发两端处理器的大小端问题!而且传输信息头里必须包含长度信息,而且通用的是大端.但是,这里的长度和结构体,我选择用小端进行传输. 3.TCPserver实现 参考了别人多线程的回调写法,看起来不错.…
基于无连接的UDP程序设计 同样,在开发基于UDP的应用程序时,其主要流程如下:   对于面向无连接的UDP应用程序在开发过程中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操作流程基本差不多.对比面向连接的TCP程序,服务端少了listen和accept函数.前面我们也说过listen函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一个socket套接字描述符转为被动监听模式,然后调用accept主要是用于等待客户端(用connect)来连接服务器.connect函数不仅可以用于流式套接字还可用于数据报式套接字.在TCP中,客户端调用connect…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开放系统互联网模型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网络分层模型,共七层 1. 物理层:物理定义了所有电子及物理设备的规范,数据传输单位为比特(b),本层定义规范有EIA/TIA RS-232.RJ-45等,实际是由设备如网卡等 2. 数据链路层:对物理层收到的比特流进行数据成帧.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无差错数据传输.本层数据单位为帧(frame).本层规范SDLC.PPP.STP等,使用设备如switch交换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