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ServiceManager】的更多相关文章

许久就想写篇关于servicemanager的文章,之前对服务启动顺序诸如zygote,systemserver.等启动顺序理解有点混乱,现做例如以下理解分析: 事实上init进程启动后,ServiceManager进程的启动.远比zygote要早.由于在启动zygote进程时须要用到ServiceManager进程的服务. ServiceManager是一个守护进程,它维护着系统服务和client的binder通信. 在Android系统中用到最多的通信机制就是Binder,Binder主要由…
今天在Android6.0系统的手机上测试一款APP,出现如题错误: ServiceManager: Permmission failure: android.permission.RECORD_AUDIO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增加: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 = "android.permission.RECORD_AUDIO"/> 仍然无解. 查询资料后发现,在Android6.0的系统上,部分permission…
Android 开发之serviceManager分析 在Android系统中用到最多的通信机制就是Binder,Binder主要由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和Binder驱动程序组成.其中Client.Service和ServiceManager运行在用户空间,而Binder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核心组件就是Binder驱动程序了,而ServiceManager提供辅助管理的功能,无论是Client还是Service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和ServiceManager…
ServiceMananger是android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进程,它是在init进程启动之后启动,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是用来管理系统中的service.比如:InputMethod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等.在ServiceManager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方法:add_service.check_service.系统的service需要通过add_service把自己的信息注册到ServiceManager中,当需要使用时,通过check_service检…
摘要 Binder是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方式之一.Linux已经拥有管道,system V IPC,socket等IPC手段,却还要倚赖Binder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说明Binde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入了解Binder并将之与传统IPC做对比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进程间通信的实现和性能优化.本文将对Binder的设计细节做一个全面的阐述,首先通过介绍Binder通信模型和Binder通信协议了解Binder的设计需求:然后分别阐述Binder在系统不同部分的表述方式和起的作用:…
我觉得写文章就得写得有用一些的,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关于来电去电监听将按照下面三个问题展开 1.监听来电去电有什么用? 2.怎么监听,来电去电监听方式一样吗? 3.实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地方? 监听来电去电能干什么 1.能够对监听到的电话做个标识,告诉用户这个电话是诈骗.推销.广告什么的 2.能够针对那些特殊的电话进行自动挂断,避免打扰到用户 来电去电的监听方式(不一样的方式) 1.来电监听(PhoneStateListener) 来电监听是使用PhoneStateListener类,使用方式…
以下内容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来自天天博客:http://www.cnblogs.com/tiantianbyconan/p/5972138.html [Android Studio]SQLScout插件安装破解 0. 写在前面 想当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想用Android Studio而喜欢用Intellij IDEA(旗舰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Intellij IDEA(旗舰版)自带Database Explorer功能便于调试,终于找到了这个Android Studio的插件可以用了…
前两篇已经将Retrofit和RxAndroid应用到了项目中,这篇本打算直接将Dagger2引进项目,但是考虑到整个项目结构,就来个结构整理吧,一起来看看网上炒得火热MVP模式. 说到MVP就不得不提到MVC,做过J2EE的猿友们肯定知道MVC是个什么东西.MVC即 Model.View.Controller, 那MVP就Model.View.Presenter.Model用于提供数据模型,View用于显示数据,当然Presenter也就用来处理业务逻辑并将数据显示数据到View上了,它是Mo…
转自Gityuan的Android开篇,对自我学习作进一步整理. Android系统以Linux内核作为基底,上层采用Native层和Java层.系统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并通过系统调用(Syscall)连通.用户空间主要采用C++和Java代码实现,通过JNI技术连通Java层和Native层(C/C++). 图片来源 GITYUAN Loader层 Boot ROM: 电源按下,引导芯片代码开始从预定义的地方(固化在ROM)开始执行.加载引导程序到RAM,然后执行. Boot Loader…
第九章心得: HAL ( 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硬件抽象腔,〉是建立在Linux驱动之上的一套翻字库.这套程序 j率并不属于 Linux 内核, 而是属于 Linux 内核层之上的应用层. 加入hal的目的: (1)统一硬件的调用接口.由于HAL有标准的调用接卧,所以可以利用 HAL屏蔽Linux 驱动复杂,不统一的借口 (2)解决了GPl版权问题.由于 Linux 内核基于GPL协议,而Android基于Apache Licence 2 .0 ,协议.因此G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