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 UDP\RTP 中使用用于改善无线等网络丢包等问题 算法暂不介绍. 思路:FEC ENCODE 增加冗余包,当无线等网络丢包之后,接收端使用冗余包可将丢失的包DECODE出来. 举例:10个包,编码后会增加2个包,共12个包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丢失第5和第9包,仅靠剩下的10个包就可以解出第5和第9包. 结果就是,接收端接收到了完整的10个包,代价仅仅是增加了冗余和cpu编解码的消耗. 参考: 1. RTP抗丢包传输方案 点击打…
引用 跟一个网友就有关IPsec的网络加速以及降低延迟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并总结了一写粗浅的看法. 因为FEC的资料并不多,所以分享出来,希望能被有需要的人看见:) 先说一下FEC. 我们使用ipsec的本质,就是在IP层之上建立一条软件的点到点通信链路.通过internet到底任意地方. 由于internet的广域性,或者传输介质或者距离的限制等,倒是数据包的丢失,损坏,高延迟扥各种问题. 对比于专线的方案.我们可是改善介质,做链路保障等提高服务质量. 那么在VirtualPN软件的层面上我…
1.UDP首部 2.UDP分片 在第二章,讲链路层是,提到过以太网.刨除数据帧帧头.最多传输的长度为1500.也就是说,假设一个ip数据报,长度大于1500,则须要分片. 分片方法: 在ip头中3位标志,13位片偏移,这俩东西就是用来分片的. 3位标志中:一个很多其他的片标识.除了最后一个分片,其他分片都要有这个标识,另一个不分片标识,假设置上.则即便IP数据报再长.也不分片.可是会将该IP数据报丢弃,并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文给发送端. 13位片偏移:用于表示相对于起始的偏移量,就是个offs…
本文主要介绍WebRTC中丢包重传NACK的实现,作者:weizhenwei ,文章最早发表在编风网,微信ID:befoio 支持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lacker(微信ID:blackerteam 或 webrtcorgcn). 在WebRTC中,前向纠错(FEC)和丢包重传(NACK)是抵抗网络错误的重要手段.FEC在发送端将数据包添加冗余纠错码,纠错码连同数据包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根据纠错码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纠正.RFC5109[1]定义FEC数据包的格式.NA…
本文主要分析webrtc中的抗丢包与带宽自适应原理,文章来自博客园RTC.Blacker,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er,更多详见www.rtc.help 文章内容主要来自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丁博士在上周六的技术交流会上的演讲内容,之前我们有在公众号上介绍过这个技术交流会,详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MzMjE1NQ==&mid=401152241&idx=1&sn=38dd10e369d3f8e308a6086e8498407…
转自:http://blog.csdn.net/blade2001/article/details/9094709 在IP视频通话中,即使是在丢包率很小的情况下也会对使用效果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IP视频会议技术出现以来,在“有损耗”的IP网络上成功召开视频会议的能力一直是一项挑战.近年来,随着低成本,共享式的网络线路的普遍采用(如DSL,有线,卫星,LAN和WAN,公共互联网等)以及使用更高通话带宽(通常需要支持更高的视频分辨率)则使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转自:http://cizixs.com/2018/01/13/linux-udp-packet-drop-debug?hmsr=toutiao.io&utm_medium=toutiao.io&utm_source=toutiao.io 最近工作中遇到某个服务器应用程序 UDP 丢包,在排查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出来这篇文章,供更多人参考.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用一张图解释 linux 系统接收网络报文的过程. 首先网络报文通过物理网线发送到网卡 网络驱动程序会把网络中的报文读出来放到…
UDP数据包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从TCP-IP详解卷一第11章的udp数据包的包头可以看出,udp的最大包长度是2^16-1的个字节.由于udp包头占8个字节,而在ip层进行封装后的ip包头占去20字节,所以这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是2^16-1-8-20=65507. 然而这个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UDP属于运输…
UDP主要丢包原因及具体问题分析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在这之前,做了个验证程序. 发现客户端连续发来1000个1024字节的包,服务器端出现了丢包现象. 纠其原因,是服务端在还未完全处理掉数据,客户端已经数据发送完毕且关闭了. 我用过sleep(10),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如果数据量大而多,网络情况不太好的话,还是有可能丢失. 你试着用阻塞模式吧... select...我开始的时候好像也遇到过..不过改为阻塞模式后就没这个问题了... 采用回包机制,每个发包必须收到回包后再发下一个 UDP丢包是正常现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