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按键-矩阵按键-独立按键:】的更多相关文章

原理:利用数组分压+AD采集: 优点:一个IO口可以做成多个按键,节省IO口(矩阵键盘在>4时优点才能体现出来):可备用作为AD基准输入. 缺点:不能做成组合按键(或者电阻要精确选择):且离IO口越近优先级越高.按键的识别收到精度的影响(消兜:抖动时间几毫秒到几十毫秒,所以连续读4次(每次8ms)直到读到值都相同.按键的识别是靠AD值的容差范围而非具体的AD值来识别).基准电压的获得(IO或TL431) 参考http://www.ednchina.com/ART_46350_11_0_OA_6f…
独立按键 首先既然是检测输入,对于当然要用到拉电阻,来检测引脚电平变化变化.51单片机中,除了P0口外,P2,P3,P4都是内置上拉电阻的准双向IO口,一般 的 51 P0引脚都外接了上拉电阻,当然也可以用作输入口. 作为输入前需要拉为高电平. 当有按键按下,致使单片机的某个引脚接地,变为低电平时,我们就认为这个按键按下了.当按键松开后,由于输入不会锁存,所以此时拉高的引脚回归到高电平. 独立按键的内部原理. 独立按键的4个引脚中,两两为一组.每一组的2个引脚是连在一起的,当按键按键时,2个组又…
51单片机学习 独立按键 控制led灯光矩阵的左移和右移 开发板采用的是普中的A2学习开发板,具体的代码如下: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void delay(u16 time); unsigned char LEDNum; void main(){ unsigned char LEDNum = 0; while(1){ if(P3_1==0){ delay(2000); while(P3_1 ==0); delay(2000); LEDNum++; if(LEDNum…
一.原理说明 就是按键矩阵代码书写的一个说明,就是讲K5到K7先输出高电平,而K1和K4则调成上拉输入,如果检测到K1到K4有一个变为0,说明有按键按下去,立刻进行转换,是的K1到K4设置为输出高电平,然后读取K5到K7为上拉输入,然后再读取到为0的点,通过这两个数据就能确定按下了那个按键. 二.基于KVL25代码书写: 1.头文件 #ifndef __KEYSQUARE_H #define __KEYSQUARE_H /***********宏定义************/ #define k…
###### [该随笔中部分内容转载自小梅哥] ######### 独立按键消抖自古以来在单片机和FPGA中都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按键抖动,如图,按键在按下和松开的那个瞬间存在大概20ms的机械抖动: 下面就是本篇的第一个重点 —— 什么时候需要按键消抖设计?如果是像复位按键这样,短时间内可以多次触发,就完全不需要设计消抖,但是如果是要设计按下按键使LED状态翻转,或者按下按键计数一次的话,就必须要设计消抖模块,否则就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错误,因为在按下按键的那个时刻,可能已经…
独立按键类似于一个开关,按下时开关闭合 防抖 硬件防抖 软件防抖 通过延时,滤掉抖动的部分 电路图 普中科技的开发板,独立按键电路图如下 判断按键按下 因此判断是否按下开关的方法是看引脚是否为低电平(按下则接地了) 独立按键控制led和蜂鸣器代码 #include <reg51.h>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define delaytime 500000 sbit led = P0^0; sbit k1 = P1…
此按键程序的实现的功能是单个独立按键的[单击],[长按],[双击],[三击]以及[多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说[单击],[长按]的程序: 第二部分是讲[双击]: 第三部分是讲[三击],[N击]: 一. [单击].[长按]程序 1. 简单介绍本按键程序的单击和长按 首先说一下单击,长按的响应情况,就是按多久算单击或者长按,按下按键马上返回有效键值,还是释放之后返回有效键值等等,下面说下它在什么情况下返回有效的[单击]和[长按]. 首先看一张时序图:…
独立按键: 按键的按下与释放是通过机械触点的闭合与断开来实现的,因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在闭合与断开的瞬间均有一个抖动的过程,抖动必须清除. 按键按下一次,数码管数值加1: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we = P2^; //数码管位选 sbit du = P2^; //数码管段选 sbit key_s2 = P3^;//S2按键位定义 uchar code leddat…
1. 引子 在进行mcu驱动和应用开发时,经常会遇到独立按键驱动的开发,独立按键似乎是每一个嵌入式工程师的入门必修课.笔者翻阅了许多书籍(包括上大学时候用的书籍)同时查阅了网上许多网友的博客,无一例外,清一色采用检测.延时.再检测,千篇一律,似乎是按键过于简单,因此没有人愿意推陈出新. 本文介绍一种独立按键驱动,消除抖动不采用软件延时(让CPU死等,mcu无休止的运行_nop_()函数,在稍微复杂应用场景,cpu时间捉襟见肘的场合,一个独立按键便让CPU如此耗力,是非常不明智的).本驱动短小精悍…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zhanghuaishu0/article/details/78505045 调试过程中发现 同一列上的按键 任意两个按键 按下 检测不到低电平(电平拉不下来),在网上找到一个类似的 资料说是:pin脚初始化时,配置的驱动能力不够.修改后测试正常了. 原GPIO初始化如下: nrf_gpio_cfg_output(GPIO0); 修改后如下: nrf_gpio_cfg( pin_number, NRF_GPIO_PIN_DIR_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