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排序的介绍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
之前已经介绍过冒泡排序算法和简单选择排序算法和原理,现在有Js实现. 冒泡排序算法 let dat=[5, 8, 10, 3, 2, 18, 17, 9]; function bubbleSort(data) { for(let i=0;i<data.length-1;i++){ for(let j=0;j<data.length-1-i;j++){ if(data[j]>data[j+1]){ [data[j],data[j+1]]=[data[j+1],data[j]]; } } }…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首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对于冒泡算法的定义: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在很多计算机语言中冒泡算法都是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在python中也可以轻松实现,并且代码更短,下面看代码: #冒泡排序 def…
一.希尔排序的介绍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也称缩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记录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二.希尔排序的原理 在前面文章中介绍的直接插入排序,它对于已经基本有序的数据进行排序,效率会很高,而如果对于最初的数据是倒序排列的,则每次比较都需要移动数据,导致算法效率降低.…
基本思想 直接选择排序是从无序区选一个最小的元素直接放到有序区的最后.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a[1...n],有序区为空. 第一次排序:在无序区a[1...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a[k],将它与有序区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使a[1...1]和a[2...n]分别变为 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经过n-1次排序结束. 算法实现 public void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在网上搜索算法的博客,发现一个比较悲剧的现象非常普遍: 原理讲不清,混乱 啰嗦 图和文对不上 不可用,甚至代码还出错 我总结一个清晰不罗嗦版: 原理: 从数组头元素索引i开始,寻找后面最小的值(比i位置值小),进行交换: 索引i依次+1 选择排序时间复杂度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假设被排序的数列中有N个数.遍历一趟的时间复杂度是O(N),需要遍历多少次呢?N-1!因此,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选择排序稳定性选择排序是稳定的算法,它满足稳定算法的定义.算法稳定性 -- 假设在…
——参考自<算法图解> def findSmallest(arr): # 假设第一个元素最小 smallest = arr[0] smallest_index = 0 for i in range(1,len(arr)): if arr[i] < smallest: smallest = arr[i] smallest_index = i return smallest_index def selectionSort(arr): newArr = [] for i in range(le…
本题是浙江理工大学ACM入队200题第四套中的A题,同时给出了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算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题的题面. 由于是比较靠前的题目,这里插一句.各位新ACMer朋友们,请一定要养成仔细耐心看题的习惯,尤其是要利用好输入和输出样例. 样例相当于给你举了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题目 样例会告诉你输入和输出的格式,你必须要在程序里以这样的格式输入和输出,否则会出问题 样例可以在你本地写完代码之后用作测试,来检查你的代码能否正常地运行(不过样例运行正确并不代表完全对了,可能输入其他的数据会…
选择排序算法(Selection Sort)是排序算法的一种初级算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基础,理解了有助于后面学习更高深算法,勿以勿小而不为. 排序算法的语言描述: 给定一组物体,根据他们的某种可量化的属性,进行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比如,上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按照身高排队. 排序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针对它的计算机算法有很多,性能各不一样.本文的选择算法即是其中一种. 选择排序算法的语言描述: 选择排序算法是,从一组未排序的物体中,根据某可量化的属性,先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放到第一个…
选择排序算法: a=[6,5,4,3,2,1] 算法思路: 第一步:在列表的第一个位置存放此队列的最小值 声明一个变量min_index等于列表的第一个坐标值0 从第一个位置0坐标开始,和它后边所有的元素一一比对,如果发生了后边的值min_index坐标的对应的值更小,则min_index值改为后边那个数的坐标,然后用min_index坐标对应的值再跟后边的数比较,完成全部比对以后,将列表的第一个数和min_index坐标对应的数做一个交换 第一次用6和5比较,5小,min_index改为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