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大牛 Rob Pike 的 5 个编程原则 简介: Rob Pike,目前谷歌公司最著名的软件工程师之一,曾是贝尔实验室Unix开发团队成员,Plan9操作系统开发的主要领导人,Inferno操作系统开发的主要领导人.他是缔造Go语言和Limbo语言的核心人物.下面是他分享给大家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改变了他对bug调试的思想认识. 主要工作经历: 我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很多年.我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你会很诧异,这是个很小的实验室,但这里却创造了Unix,我来到这里工作的时候…
前言 这篇杂记其实是去年也就是 2013年9月30日写的,还上过博客园十日推荐的首页,后来在整理博客分类时七弄八弄误删掉了好多文章,就包括这一篇.今天,2014年9月29日,恰好恰好一年的时候居然在好久未登陆的 OneNote 中看到了去年这个时候写的这篇文章,真是大巧合! 杂记正文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天也不想干活干的太累了!写一篇以前去美国出差的杂想,对比于美国50多岁的程序员和大多数50多岁国内父母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 前几年公司正好有一个BI的项目,于是就派我出差去了一趟美国,地点是美国…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天也不想干活干的太累了!写一篇以前去美国出差的杂想,对比于美国50多岁的程序员和大多数50多岁国内父母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 前几年正好有一个项目的机会出差去了一次美国,地点是美国中部的一个2万来人的小镇.到了美国,很多东西跟想象的差不多比如环境,气候.从北京起飞天是一个颜色,到了美国天又是一个颜色,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绿地面积等等跟想象中的一样非常棒!想象不到的是哪怕在那么一个小镇像沃尔玛那样的超市有4,5个,当地人的物质生活我觉得也非常丰富,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像3美金买十几…
1.网上流传华为公司正在清理 34 岁以上的员工. " 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 34 + 的交付员工,...... 去向是跟海外服务部门交换今年新毕业的校招员工,也就是进新人,出旧人. 这些旧人目测要被输出去海外,实际上就是变相裁员,这些 30 多岁的老杆子,英语又不好,拖家带口,能出去海外安心奋斗的没几个,即使出去了幸存的也不多." 华为公司否认该消息.但是,不久以后又传出了一个消息,华为规定 45 岁必须退休. "为保持公司年轻化,退休政策即将微调,从"45 岁可以…
潘老师的文笔果然了得,经过潘老师的妙笔生花后,文章的阅读体验果然好了很多!这里再次感谢潘老师的支持! 祝雷(合肥.NET 俱乐部发起人) [个人介绍] 博客园知名博主(依乐祝).6年以上.NET技术栈的开发工作,3年团队管理经验,从去年开始进行.NET Core技术栈的研究,目前发表了:<Ocelot简易教程>,<.NET Core实战项目之CMS 教程> 等系列实战教程并参与了<.NET Core项目实战-统一认证平台>系列教程的编写工作.热衷于研究学习优秀的开源项目…
今天分享是一些已经渡过中年危机的前辈们,看看从他们身上,是如何优雅的过渡的.如果想一直在程序这条路上走下去,建议读完.文章略长. 人物一:陈睿,前百度研发经理,携程定制旅游CTO 从程序员到架构师到管理者,最后到创业者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危机,来源于在正确的时间做不正确的事.没有在正确的时间,为下一步做出积累,这才是危机的根源. 比如,当你迈过了30岁这个坎,你的能力还局限于程序的范围,也没有积累好自己的深度以及视野.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一定会每天夜不能寐,每天唾骂自己,你特么究竟每天…
20岁的设计师vs30岁的设计师 如果你还是20来岁,要恭喜你,你还年轻, 一切才刚刚开始 还有时间去探索无尽的可能 还有时间去找到无限的前途 ​ 如果30岁的你还不够强大, 请记得时刻给予自己信心, 不管有多少困难,都不要放弃 也许生活的烦恼很多,不要忘了留一些时间来学习 前进哪怕一点点也是前进 今天分享一组漫画与大家共勉 如果不小心击中你了 请给我一个小心心 出品:广百百货 (ID:storead) 创意:潘二王二  插画:赵良伟 每隔十年,我们就会面临不同的人生关口 二十岁的我们是一个人…
还有四个月,我就30周岁了.圈里都在传30岁程序员的焦虑,我也焦虑.身边的朋友,除了已经上岸的一部分,说不焦虑的,几乎找不到. 我们不妨认真地来聊一下这个话题:30岁,程序员,焦虑. 首先,什么是焦虑? 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焦虑”是指:对自己职业前景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着急.恐慌.不安的情绪. 没错,对未知我们都会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可是: 为什么是“30岁”的“程序员”呢? 为什么是30岁而不是25岁? 大多数人在22岁左右本科毕业,再读个研究生的话是25岁左右,这个时候刚毕业的学生…
36岁的我,还在IT里面留恋着技术.我不是什么技术牛人,只是不愿离开.搞硬件的朋友对我说:“我以为你是搞硬件的,没想到你软件方面这么厉害?”,搞软件的朋友对我说:“我以为你只是搞软件的,没想到你硬件方面这么强?”.我听到后,其实很酸,如果他们能交换一下位置来说的话,那么我就是牛人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计算机专业感觉就是塔尖上的学科,高高在上.了解的人很少,学的人也不多.不多的原因是学习资源匮乏,想投身的人多,但门又太窄.那时候大学里的计算机专业要学的知识都是比较广而杂,什么东西都象蜻蜓点水一样泛…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变革,大龄恐惧症越来越多地在技术圈被人讨论.很多程序员在工作5-10年以后,都会开始思考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一种生活工作状态,以及是否会被时代抛弃. 特别是全民创业的这几年,大到BAT,小到创业公司,喜欢年轻员工成了许多企业招人时的隐形规定之一.比如华为就明确规定员工45岁以后必须退休.阿里这几年也在追求团队年轻化,35岁以上的程序员申请P8以下的职位成功率很低.在100offer此次采访的企业中,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表示平时在招聘技术人才时,普通开发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