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描述了数据库连接池参数配置的准则,针对常用的数据库连接池(c3p0,dbcp,druid)给出推荐的配置. 考虑因素 1:当前连接DB的规模   2:并发情况 3:执行db的响应时间 配置考虑 1:初始化连接:可考虑设置为3个连接 .对于db规模特别大的情况下可考虑设置为1个.避免启动时间过长: 2:最小连接:可考虑该值的设置和初始化连接保持一致: 3:最大连接:对于有较大DB规模,最大连接不要设置过大,避免本地维护的db太大. 如果对应到数据源的并发数过高,可考虑增大最大连接数. 4:获取…
背景 对现有的数据库连接池做调研对比,综合性能,可靠性,稳定性,扩展性等因素选出推荐出最优的数据库连接池 . NOTE: 本文所有测试均是MySQL库 测试结论 1:性能方面 hikariCP>druid>tomcat-jdbc>dbcp>c3p0 .hikariCP的高性能得益于最大限度的避免锁竞争. 2:druid功能最为全面,sql拦截等功能,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综合性能,扩展性等方面,可考虑使用druid或者hikariCP连接池. 4:可开启prep…
https://blog.csdn.net/qq_31125793/article/details/51241943 背景 对现有的数据库连接池做调研对比,综合性能,可靠性,稳定性,扩展性等因素选出推荐出最优的数据库连接池 . NOTE: 本文所有测试均是MySQL库 测试结论 1:性能方面 hikariCP>druid>tomcat-jdbc>dbcp>c3p0 .hikariCP的高性能得益于最大限度的避免锁竞争. 2:druid功能最为全面,sql拦截等功能,统计数据较为全面…
数据库连接池常用的有:dbcp,c3p0,druid 代码仓库(https://github.com/) package com.huawei.test;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impor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import java.sql.ResultSet;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public c…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DBCP和C3P0 1.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 已知的方法是需要访问数据库的时候进行一次数据库的连接,对数据库操作完之后再释放这个连接,通常这样业务是缺点很明显的: 用户每次请求都需要向数据库获得链接,而数据库创建连接通常需要消耗相对较大的资源,创建时间也较长.假设网站一天10万访问量,数据库服务器就需要创建10万次连接,极大的浪费数据库的资源,并且极易造成数据库服务器内存溢出,拓机. 所有,有了数据库连接池的概念,在程序启动的时候,就自动创建几个数据库连接,放在一个池子里(集合)…
本文目录:        1.应用程序直接获取连接的缺点(图解)        2.使用数据库连接池优化程序性能(图解)        3.可扩展增强某个类方法的功能的三种方式        4.自定义数据库连接池——基于装饰设计模式       5.数据库连接池核心代码——基于动态代理技术        6.开源数据库连接池介绍        7.DBCP数据源        8.DBCP数据源与应用服务器整合使用——  配置Tomcat数据源        9.C3P0 数据源       …
前言 这段时间状态有一点浮躁,希望自己静下心来.还有特别多的东西还没有学懂.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的多,加油! 一.JDBC复习 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在需要存储一些数据,或者拿到一些数据的时候,就需要往数据库里存取数据.那么java如何连接数据库呢?需要哪些步骤? 1.1.注册驱动 1)什么是驱动  驱动就是JDBC实现类,通俗点讲,就是能够连接到数据库功能的东西就是驱动,由于市面上有很多数据库,Oracle.MySql等等,所以java就有一…
概述: 在这里所谓的数据库连接是指通过网络协议与数据库服务之间建立的TCP连接.通常,与数据库服务进行通信的网络协议无需由应用程序本身实现. 原因有三: 实现复杂度大,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应的通信协议. 代码难以复用,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独立实现一套对应的网络协议(不同公司之间,同一公司的不同技术栈之间难以复用实现相同协议的代码) 性能难以保证,不同的网络协议实现可能存在巨大的性能差距.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实的实现方式是: 首先,定义网络协议标准,这样只要支持这个标准协议的数据库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客…
概述 在这里所谓的数据库连接是指通过网络协议与数据库服务之间建立的TCP连接.通常,与数据库服务进行通信的网络协议无需由应用程序本身实现,原因有三: 实现复杂度大,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应的通信协议. 代码难以复用,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独立实现一套对应的网络协议(不同公司之间,同一公司的不同技术栈之间难以复用实现相同协议的代码) 性能难以保证,不同的网络协议实现可能存在巨大的性能差距.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实的实现方式是: 首先,定义网络协议标准,这样只要支持这个标准协议的数据库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客户端…
我发现 不少人 误解了这两者. csdn上也有人提出过这种疑问: http://bbs.csdn.net/topics/250061733 经过查阅资料和认真分析,我特说明一下这两者概念上的区别. 我只讲两个关键点,明白人一看就懂: 1.两者有根本性的区别,用处不一样! 1)连接池是缓存并托管数据库连接,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 2)而ThreadLocal缓存连接,是为了把同一个数据库连接“分享”给同一个线程的不同调用方法.(不管调用哪个方法,都是使用的同一个连接,方便进行“跨方法”的事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