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Innodb日志机制深入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MySQL Innodb日志机制深入分析 http://blog.csdn.net/yunhua_lee/article/details/6567869 1.1. Log & Checkpoint Innodb的事务日志是指Redo log,简称Log,保存在日志文件ib_logfile*里面.Innodb还有另外一个日志Undo log,但Undo log是存放在共享表空间里面的(ibdata*文件). 由于Log和Checkpoint紧密相关,因此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分析. 名词解释:LSN,…
版权声明:尊重博主劳动成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技术的华仔 Log & Checkpoint Innodb的事务日志是指Redo log,简称Log,保存在日志文件ib_logfile*里面.Innodb还有另外一个日志Undo log Undo log是存放在共享表空间里面的(ibdata*文件). 由于Log和Checkpoint紧密相关,因此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分析. 名词解释:LSN,日志序列号,Innodb的日志序列号是一个64位的整型. 写入机制 Log写入 LSN实际上对…
1.MTR(mini-transaction) 在MySQL的 InnoDB日志管理机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MTR.MTR是InnoDB存储擎中一个很重要的用来保证物理写的完整性和持久性的机制. 先看下MTR在MysQL架构中的位置. MTR是上面的逻辑层与下面物理层的交互窗口,同时也是用来保证下层物理数据正确性.完整性及持久性的机制. 2.日志刷盘的触发条件 触发条件 描述 时间 线程默认每秒刷新一次. 空间 Log Buffer空间用完了 Check Point checkPoint的…
MySQL InnoDB支持三种行锁定方式: l   行锁(Record Lock):锁直接加在索引记录上面,锁住的是key. l   间隙锁(Gap Lock):锁定索引记录间隙,确保索引记录的间隙不变.间隙锁是针对事务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或以上级别而已的. l   Next-Key Lock :行锁和间隙锁组合起来就叫Next-Key Lock. 默认情况下,InnoDB工作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并且会以Next-Key Lock的方式对数据行进行加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幻读的发生.Next-K…
latch与lock latch 可以认为是应用程序中的锁,可以称为闩锁(轻量级的锁) 因为其要求锁定的时间必须要非常短,若持续时间长,则会导致应用性能非常差,在InnoDB存储引擎中,latch又可以分为mutex(互斥锁)和rwlock(读写锁),其目的用来保证并发线程操作临界资源的正确性,并且没有死锁检测的机制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的latch,可以通过命令SHOW ENGINE INNODB MUTEX 来进行查看 mysql > SHOW ENGINE INNODB MUTEX;…
概述: 锁机制在程序中是最常用的机制之一,当一个程序需要多线程并行访问同一资源时,为了避免一致性问题,通常采用锁机制来处理.在数据库的操作中也有相同的问题,当两个线程同时对一条数据进行操作,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就需要数据库的锁机制.每种数据库的锁机制都自己的实现方式,mysql作为一款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数据库,它的锁机制在面试中也经常会被问到.所以本文针对mysql数据库,对其锁机制进行总结. mysql的锁可以分为服务层实现的锁,例如Lock Tables.全局读锁.命名锁.字符锁,或者存储引…
InnoDB与MyISAM的最大不同有两点:一是支持事务(TRANSACTION):二是采用了行级锁.行级锁与表级锁本来就有许多不同之处,另外,事务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下面我们先介绍一点背景知识,然后详细讨论InnoDB的锁问题. 背景知识 事务(Transaction)及其ACID属性 事务是由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具有以下4个属性,通常简称为事务的ACID属性.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一致性…
发现当备份表格的sql语句与删除该表部分数据的sql语句同时运行时,mysql会检测出死锁,并打印出日志   案例描述在定时脚本运行过程中,发现当备份表格的sql语句与删除该表部分数据的sql语句同时运行时,mysql会检测出死锁,并打印出日志.两个sql语句如下:(1)insert into backup_table select * from source_table(2)DELETE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Id>5 AND titleWeight<32768 A…
概要: 我们知道InnoDB采用Write Ahead Log策略来防止宕机数据丢失,即事务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内存数据页,这样就产生了脏页.既然有重做日志保证数据持久性,查询时也可以直接从缓冲池页中取数据,那为什么还要刷新脏页到磁盘呢?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同时缓冲池足够大,能够缓存所有数据,那么是不需要将缓冲池中的脏页刷新到磁盘.但是,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服务器内存有限,缓冲池不够用,无法缓存全部数据 重做日志无限增大成本要求太高 宕机时如果重做全部日志恢复时间过长 事实上,…
我们在 聊一聊 MySQL 中的事务及其实现原理 中提到了 redo 日志,redo 日志是用来保证 MySQL 持久化功能的,需要注意的是 redo 日志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功能. 为什么 InnoDB 引擎会引入 redo 日志作为中间层来保证 MySQL 持久化,而不是直接持久化到磁盘?我们先来看看<MySQL实战45讲>中提到的一个故事. 在<孔乙己>这篇文章,酒店掌柜有一个粉板,专门用来记录客人的赊账记录.如果赊账的人不多,那么他可以把顾客名和账目写在板上.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