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并行写机制(mvcc)】的更多相关文章

HBase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便于理解的一致性数据模型MVCC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即多版本并发控制技术,把数据库的行锁与行的多个版本结合起来,从而去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性能. 要理解mvcc,首先需知道为什么需要进行并发控制,我们知道关系型数据库一般都提供了跨越所有数据的ACID特性,为了性能考虑,HBase只提供了基于单行的ACID,维基上是这样介绍ACID的: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作为一个整体被执行,包含在其中的对…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修改hadoop的src以实现在client端上传大文件到HDFS的时候, 为了提高上传的效率实现将文件划分成多个块,将块并行的写入到datanode的各个block中 的初步的想法,本文会根据实时的进展不断的进行修改. 如果想实现并发写的话,应该先了解一下系统原始的工作原理 关于客户端向HDFS的写 在Java的写操作过程中大致遵循下面的流程: 首先会根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的名称,创建一个File实例, 然后根据该File的实例 创建 写出流 即OutputStream 对象…
MySQL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MVCC)-源码浅析 前言 作为一个数据库爱好者,自己动手写过简单的SQL解析器以及存储引擎,但感觉还是不够过瘾.<<事务处理-概念与技术>>诚然讲的非常透彻,但只能提纲挈领,不能让你玩转某个真正的数据库.感谢cmake,能够让我在mac上用xcode去debug MySQL,从而能去领略它的各种实现细节. 笔者一直对数据库的隔离性很好奇,此篇博客就是我debug MySQL过程中的偶有所得. (注:本文的MySQL采用的是MySQL-5.6.35版本…
我们发现用opentsdb向hbase写数据之后,磁盘占用率飙升得很快,我们存的业务数据只用保存一个月的即可,了解hbase的TTL机制可以清除相关表.相关行的超时数据,之前在数据备份时,我介绍了,opentsdb在hbase里面存储的数据主要有4个表,tsdb .tsdb-meta .tsdb-tree .tsdb-uid.其中tsdb是元数据表,存储的内容最多,由此,清除数据主要清除tsdb即可.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czs1130/article/det…
參考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 页快速缓存是linux内核实现的一种主要磁盘缓存,它主要用来降低对磁盘的IO操作,详细地讲,是通过把磁盘中的数据缓存到物理内存中,把对磁盘的訪问变为对物理内存的訪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速度:二暂时局部原理.有关这两个概念,相信熟悉操作系统的我们不会太陌生.页快速缓存是由RAM中的物理页组成的,缓存中的每一页都相应着磁盘中的多个块.每当内核開始运行一个页IO操作时,就先…
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HBaseConfiguration 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io.ImmutableBytesWritable 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mapred.TableOutputFormat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 import org.apache.hadoop.hbase.client…
************************************************************************************** 參考: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http://laokaddk.blog.51cto.com/368606/699028/ http://www.cnblogs.com/zhenjing/archive/2012/06/20/linux_writeback.html *************************…
HDFS写机制: 1.client客户端调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对象DistributedFileSystem对象的create方法,创建一个文件输出流FSDataOutputStream对象. 2.DistributedFileSystem对象和Hadoop中的namenode进行一次远程RPC调用,在namenode中创建一个文件条目Entry,该条目没有任何的block. 3.client通过FSDataOutputStream文件输出流向datanode中写数据,数据首先被写入FSDataOu…
Cache 写机制分为:Write-through和Write-back Write-through(直写模式) 定义:在数据更新时,同时写入缓存Cache和后端存储(主存):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因为数据修改需要同时写入存储,数据写入速度较慢. 对于写缺失使用no write allocate policy(见下文)的write through 处理流程 Write-back(回写模式) 定义:在数据更新时只写入缓存Cache,只在数据被替换出缓存时,被修改(用dirty标记)的缓存数据才…
MVCC是实现高性能数据库的关键技术,主要为了读不影响写.几乎所有数据库系统都用这技术,比如Spanner,看这里.Percolator,看这里.当然还有mysql.本文说HBase的MVCC和0.98引入的新写线程模型. HBase region server的存储模型类LSM,将随机写转换为顺序写,写操作直接写内存,然后写操作日志来持久化修改避免宕机丢数据.通常,为了提高性能,采用group commit技术,及多次修改一起写,一起写操作日志,充分利用磁盘的顺序IO.对于HBase来说,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