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中有通过QT实现的界面#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struct HNode *Heap; /* 堆的类型定义 */ typedef struct SData myData; typedef struct SData *HuffmanTree; typedef struct Ans SAns; struct Ans // 存储最终结果 { char ch;…
一.熵编码概念: 熵越大越混乱 信息学中的熵: 用于度量消息的平均信息量,和信息的不确定性 越是随机的.前后不相关的信息,其熵越高 信源编码定理: 说明了香农熵越信源符号概率之间的关系 信息的熵为信源无损编码后平均码长的下限 任何的无损编码方法都不可能使编码后的平均码长小于香农熵,只能使其尽量接近 熵与混乱程度: 混乱度越高的信源,越难以被压缩,需要更大量的信息来表示其排列顺序 熵编码基本思想: 是使其前后的码字之间尽量更加随机,尽量减小前后的相关性,更加接近其信源的香农熵.这样在表示同样的信息…
这个程序是研一上学期的课程大作业.当时,跨专业的我只有一点 C 语言和数据结构基础,为此,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实现后不断调试.测试和完善,耗时一周左右,在 2012/11/19 完成.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程序,但却是我完成的第一个程序. 源码托管在 Github:点此打开链接 以下为完整的作业报告: 一.问题描述: 名称:基于哈夫曼编码的文件压缩解压 目的:利用哈夫曼编码压缩存储文件,节省空间 输入:任何格式的文件(压缩)或压缩文件(解压) 输出:压缩文件或解压后的原文件 功…
代码清单如下: #pragma onc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int ElemType1; struct BTreeNode { ElemType1 data; struct BTreeNode* left; struct BTreeNode* right; }; //遍历哈夫曼树 void PrintBTree_int(struct BTreeNode…
本博客由Rcchio原创 我了解到很多压缩文件的程序是基于哈夫曼编码来实现的,所以产生了自己用哈夫曼编码写一个压缩软件的想法,经过查阅资料和自己的思考,我用c++语言写出了该程序,并通过这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自己写该程序学到的东西.因为本人写的程序在压缩率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本文将不定期更新,但程序整体的思路不会有较大的改动. 一.基于哈夫曼编码可实现压缩文件的原理分析 在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都是二进制的,并且以字节作为基本的存储单位,像英文字母在文本中占一个字节,汉字占两个字节,我们把这种每一…
霍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是一种编码方法,霍夫曼编码是可变字长编码(VLC)的一种. 霍夫曼编码使用变长编码表对源符号(如文件中的一个字母)进行编码,其中变长编码表是通过一种评估来源符号出现机率的方法得到的,出现机率高的字母使用较短的编码,反之出现机率低的则使用较长的编码,这便使编码之后的字符串的平均长度.期望值降低,从而达到无损压缩数据的目的. 霍夫曼编码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信源符号的概率按减小的顺序排队. 2)把两个最小的概率相加,并继续这一步骤,始终将较高的概率分支放在…
前言 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是一种可变长的前缀码.哈夫曼编码使用的算法是David A. Huffman还是在MIT的学生时提出的,并且在1952年发表了名为<A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nimum-Redundancy Codes>的文章.编码这种编码的过程叫做哈夫曼编码,它是一种普遍的熵编码技术,包括用于无损数据压缩领域.由于哈夫曼编码的运用广泛,本文将简要介绍: 哈夫曼编码的编码(不包含解码)原理 代码(java)实现过程 一…
一 哈夫曼树 1.1 基本概念 算法思想 贪心算法(以局部最优,谋求全局最优) 适用范围 1 [(约束)可行]:它必须满足问题的约束 2 [局部最优]它是当前步骤中所有可行选择中最佳的局部选择 3 [不可取消]选择一旦做出,在算法的后面步骤中,就无法再改变. 示例 [树论:最优(二叉)数=带权路径最短的树] 哈夫曼(树)编码 [图论:最小(代价)生成树] 普里姆算法(Prim)(加点法,归并点) 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加边法,归并边) [图论:单源最短路径=从某一结点出发至其他结点的…
哈夫曼树 哈夫曼树也叫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问题:什么是哈夫曼树? 例:将学生的百分制成绩转换为五分制成绩:≥90 分: A,80-89分: B,70-79分: C,60-69分: D,<60分: E. if (a < 60){ b = 'E'; } else if (a < 70) { b = ‘D’; } else if (a<80) { b = ‘C’; } else if (a<90){ b = ‘B’; } else { b = ‘A’; } 判别树:用于描述分类…
1.基本概念 a.路径和路径长度 若在一棵树中存在着一个结点序列 k1,k2,……,kj, 使得 ki是ki+1 的双亲(1<=i<j),则称此结点序列是从 k1 到 kj 的路径. 从 k1 到 kj 所经过的分支数称为这两点之间的路径长度,它等于路径上的结点数减1. b.结点的权和带权路径长度 在许多应用中,常常将树中的结点赋予一个有着某种意义的实数,我们称此实数为该结点的权,(如下面一个树中的蓝色数字表示结点的权) 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规定为从树根结点到该结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该结点上权的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