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峰会归来话DDD】的更多相关文章

一场大戏落幕,首届DDD中国峰会如大会主题色一般的红.或许在12月9日这一天,全中国的DDD粉丝大约有一半都汇聚在了国家会议中心.听起来是幸,其实是不幸,因为DDD在中国的人群基数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要负责大会的其中一个Track,期间又要接受采访,另外还有朋友到访,所以除了前面的两个keynote以及我自己的session(这是当然的),我没有完整听完一个session.然而单单是和DDD大咖.专家与爱好者们交谈,已经受益匪浅了.参会归来,关于DDD的idea产生了许多,我觉得有必要和DDD谈…
概念中的DDD DDD: 领域驱动设计,它是对面向对象的的分析和设计(OOAD,Object Orient Analysis Design)的一个补充,对技术框架进行了分层规划,同时对每个类进行了策略和类型划分.领域模型是领域驱动的核心 ,采用DDD的设计思想,业务逻辑不再集中在几个大型的类上,而是在大量相对小的领域对象上,这些类具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每个类都是完成的独立的,并与现实领域的业务对象形成一种映射.基于DDD的架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敏捷性,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方面有着…
DDD的战术模式 DDD的战术模式(也称为模型构造块)是一个帮助创建 用于复杂有界上下文的有效模型的 模式集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模式. 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将问题域提炼成更多可管理的子域,是真对于问题域而言的. DDD问题空间的影响在于揭示什么是重要的以及在何处付出努力. 解空间 DDD解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可以影响应用程序架构发展并让其更易于管理的模式.…
摘要 在前面一篇介绍了如何通过DDD的思想,来调整单体服务内的工程结构,为微服务的拆分做准备.同时介绍了我们在进行微服务拆分的时候踩过的一些坑. 这篇介绍下我们最终的方案,不一定对,欢迎留言讨论. 微服务划分 问题分析 上篇介绍过我们一开始的服务划分标准 一个领域一个服务的规则去拆分, 同时为了保证领域的纯洁性,我们区分了领域服务,和前台服务.领域服务就是领域逻辑,不直接对前端暴露.前台服务组装各个领域服务,暴露给前端. 同时为了保持扩展,我们预留了一个微服务作为服务孵化器.对于领域不清晰的(比…
摘要 前面两篇介绍了DDD的目标管理.DDD的工程结构调整.这篇讨论微服务的划分.微服务是目前后端比较流行的架构体系了,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微服务的划分?一个微服务的粒度应该是多大呢?这篇主要介绍如何结合DDD进行领域划分. 工程结构代码 上篇介绍了可落地的DDD的(2)-为什么说MVC工程架构已经过时 很多朋友留言说,有没有sample code,要不然太湿了,不是很明白.这里写了个sample. 就以一个博客网站为例 page1:博客列表页: 展示所有用户发表的博客 page2: 个人介绍页:有…
3.3 Execution Flow of a DDD Based Application 基于DDD的应用程序执行流程 The figure below shows a typical request flow for a web application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DD patterns. 一个基于DDD模式开发的Web应用的典型请求交互流程,如下图所示: The request typically begins with a user…
DDD Layers & Clean Architecture DDD分层和简洁架构 There are four fundamental layers of a Domain Driven Based Solution; 一个基于领域驱动的解决方案有四层,如下图所示: Business Logic places into two layers, the Domain layer and the Application Layer, while they contain different ki…
下面是<实现领域驱动>的作者给出的一段话: You can implement DDD if you have: A passion for creating excellent software every day, and the tenacity to achieve that goal The eagerness to learn and improve, and the fortitude to admit you need to The aptitude to understand…
DDD核心思想是由业务问题来控制解决方案的形式从以数据库为中心过渡到领域模型为中心 下面这个图是我在<领域驱动设计与模式实战>书中拍下来的,他完全诠释DDD的经典分层. 程序代码中也是响应的引用关系 各层概念: 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图中的用户界面层包括用户接口层,用户输入和数据展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定义系统的业务功能,并指挥领域层中的领域对象实现这些功能. 领域层(Domain Layer):核心层,实现所有业务逻辑. 基础设施…
前一篇,简单介绍了DDD战略模式的提炼问题域,这篇简单介绍它如何塑造应用程序的架构. 1.创建一个模型以解决领域问题 为每一个子域构建一个软件模型以处理领域问题并让软件与业务保持一致. 这个模型并非现实世界的模型,而更多的是构建来满足业务用例需求的一个抽象体,同时仍保持业务领域的规则和逻辑. 为了避免偶发性技术复杂性,模型要保持与基础架构代码的分离状态. 所有的模型都不是同等创建的,最合适的设计模式是基于每一个子域的复杂性需要来使用的,而非将总括设计应用到整个系统. 2.使用公共语言开启建模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