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日志按天切割】的更多相关文章

Linux下添加shell脚本使得nginx日志每天定时切割压缩一 简介 对于nginx的日志文件,特别是access日志,如果我们不做任何处理的话,最后这个文件将会变得非常庞大 这时,无论是出现异常时查日志,还是使用"GoAccess"等工具对日志进行分析都将会变得非常麻烦.因此,每天定时对nginx日志进行切割压缩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 实现 我的实现思路是每天晚上接近12点时定时执行脚本.其脚本内容就是将当前的nginx日志先按照当天日期进行重命名接着进行压缩,最后是新建空白的ngi…
nginx系列友情链接:nginx高性能WEB服务器系列之一简介及安装https://www.cnblogs.com/maxtgood/p/9597596.htmlnginx高性能WEB服务器系列之二命令管理https://www.cnblogs.com/maxtgood/p/9597990.htmlnginx高性能WEB服务器系列之三版本升级https://www.cnblogs.com/maxtgood/p/9598113.htmlnginx高性能WEB服务器系列之四配置文件详解https:…
1.声明日志格式 声明log    log位置                log格式;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2.定义日志格式(以下为常用的日志格式 可各自按需调整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
访问日志主要记录客户端访问Nginx的每一个请求,格式可以自定义.通过访问日志,你可以得到用户地域来源.跳转来源.使用终端.某个URL访问量等相关信息. Nginx中访问日志相关指令主要有两条,一条是log_format,用来设置日志的格式,另外一条是access_log,用来指定日志文职的存放路径.格式和缓存大小.两条指令在Nginx配置文件中的位置可以在http之间. 日志配置 log_format log_format用来设置日志格式,格式如下所示 log_format name(名称)…
日积月累下,日志文件会越来越大,日志文件太大严重影响服务器效率,须要定时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割. 切割的方式有按月切割.按天切割.按小时切割,一般都是按天切割. 那么如何进行切割呢? 思路: 创建日志文件存放路径 将日志文件以当天时间为名字进行重命名 发送kill -USR1信号给Nginx的主进程号,让Nginx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思路知道了,能不能具体点,show me code 下面以每天凌晨00:00切割nginx的访问日志access_log为例,详细讲解切割步骤 步骤一:创建一个d…
要求:以天为单位进行日志文件的切割,如host.access_20150915.log, 日志保留最近10天的, 超过10天的日志文件则进行删除. nginxcutlogs.sh脚本内容: #!/bin/bash # move host.access.log to host.access_yyyymmdd.log logs_path="/home/dev/nginx/logs/" mv ${logs_path}access.log ${logs_path}access_$(date -…
通过编辑脚本的方式来实现日志每日以及每天的切割纪录.可以通过计划任务的方式实现每天执行脚本,具体情况需要更加实际情况 vim /root/cut_nginx_log.sh #!bin/sh Dateformat='date +%Y%m%d' Basedir="/application/nginx" Nginxlogdir="$Basedir/logs" Logname="access_www" [ -d $Nginxlogdir ]&&a…
#vim cut_nginx_log.sh #cd /usr/local/nginx/logs/ #/bin/mv access.log access_$(date +%F).log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2.设置定时任务 00 00 * * *  每天0点,日期推后了一天…
本文由ilanniweb提供友情赞助,首发于烂泥行天下 想要获得更多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微信ilanniweb 这几天自己看了下博客的nginx日志,发现日志文件发现越来越大. 因为nginx自己不会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割,所以打算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切割,而且为了后续能对nginx日志文件里面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所以打算按照天对其进行切割. PS:本篇文章所以的操作是在centos6.5 OS 64bit上进行. 切割nginx日志,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别是:通过logrotate和通过…
Nginx日志的指令主要有两条: log_format,设置日志的格式 access_log,指定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格式和缓存大小 两条指令在Nginx配置文件中的位置可以在http{……..}之间,也可以在虚拟主机之间,即server(…….)两个大括号之间. log_format 语法如下: log_format name format [format …] name表示定义的格式名称(name名称在Nginx配置文件中是不能重复的) format表示定义的格式样式.log_format有…
nginx自己不会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割,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别是:通过logrotate和通过shell脚本. 如果是yum方式安装的nginx,系统默认会自动通过logrotate这个日志管理软件,按天进行分割(配置如下,具体含义可看下文). [root@flume- ~]# cat /etc/logrotate.d/nginx /var/log/nginx/*log { create 0644 nginx nginx daily rotate 10 missingok notifem…
说明: Nginx安装目录:/usr/local/nginx/Nginx日志目录:/var/log/nginx/error/*.log /var/log/nginx/access/w1/*.log /var/log/nginx/access/w2/*.log /var/log/nginx/access/w3/*.log 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 user  www www; .......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error.log err…
nginx 日志相关指令主要有两条,一条是log_format,用来设置日志格式,另外一条是access_log,用来指定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格式和缓存大小,通俗的理解就是先用log_format来定义自己想用的日志格式,然后在用zccess_log定义虚拟主机时或全局日志时 在把定义的log_format 跟在后面: 1.log_format 格式 log_format       name( 格式名字)  格式样式(即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日志内容) 默认的示例: log_format     m…
一.概念 并发连接数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并建立了TCP连接.每秒钟服务器链接的总TCP数量,就是并发连接数.请求数    请求数指的是客户端在建立完连接后,向http服务发出GET/POST/HEAD数据包.    拓展:服务器返回了请求结果后有两种情况: http数据包头包含Close字样,关闭本次TCP连接: http数据包头包含Keep-Alive字样,本次连接不关闭,可继续通过该连接继续向http服务发 送请求,用于减少TCP并发连接数. PV(page view)    访…
Nginx 访问日志轮询切割脚本 #!/bin/sh Dateformat=`date +%Y%m%d` Basedir="/application/nginx" Nginxlogdir="$Basedir/logs" Logname="access_www" [ -d $Nginxlogdir ] && cd $Nginxlogdir||exit 1 [ -f ${Logname}.log ]||exit 1 /bin/mv $…
Nginx的访问日志轮询切割 通常什么情况Nginx会把所有的访问日志生成到一个制定的访问日志文件access.log里面,但时间一长,日志个头很大不利于日志的分析和处理. 有必要对Nginx日志进行按天或按小时进行切割,分成不同的文件保存. [root@www logs]#cat /server/script/cut_nginx_log.sh#!/bin/shDataformat = `date +%Y%m%d`Basedir = "/usr/local/nginx"Nginxlog…
需求原因:nginx不具备日志切割功能,日志量较大,方便分析. 实现目的:完成nginx日志切割,并根据时间命名   简要命令: mv /usr/local/tengine/logs/access.log /usr/local/tengine/logs/access-date.log kill -USER1 Nginx主进程号.   解释:      通过mv命令重命名日志,并且通过kill -USER1 nginx-id的命令,告诉nginx需要写新的日志, 不然nginx不会在mv之后继续写…
nginx的日志文件如果你不处理,将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写一个nginx日志切割脚本来自动切割日志文件. 第一步就是重命名日志文件,不用担心重命名后nginx找不到日志文件而丢失日志.在你未重新打开原名字的日志文件前,nginx还是会向你重命名的文件写日志,linux是靠文件描述符而不是文件名定位文件. 第二步向nginx主进程发送USR1信号. nginx主进程接到信号后会从配置文件中读取日志文件名称,重新打开日志文件(以配置文件中的日志名称命名),并以工作进程的用户作为日志文件的所有者.…
一:日志切割步骤 命令都在root下进行 1.创建目录 mkdir -p /etc/opt/modules/bin ## 创建文件夹 2.上传cut 3.观察目录 4.修改的cut文件 5.检测 需要保证nginx已经开启 6.效果 7.定时 二:切割程序 1.脚本 #!/bin/bash # nginx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LOGS_PATH="/usr/local/nginx/userlogs/" # 旧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OLD_LOGS_PATH=${LOGS_PAT…
Nginx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 Web 服务器,体积小.性能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不足的是也存在缺点,比如其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一直就是一个,不会自动地进行切割,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将 导致日志文件容量非常大,不便于管理.当然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访问日志文件,那需要手动对这个文件进行切割. 在 Linux 平台上 Shell 脚本丰富,使用 Shell 脚本加 crontab 命令能非常方便地进行切割,但在 Windows 平台上就麻烦一些了,刚才弄了好长时间,就在这里记录整理一下.…
#!/bin/bash #脚本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割 #脚本需要crontab 每天定时执行 #Nginx 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 logs_path="/../logs/" mkdir -p ${logs_path}$(date -d "yesterday" +"%Y")/$(date -d "yesterday" +"%m")/ echo "-----------------" mv ${l…
背景 nginx的日志文件没有rotate功能.一段时间过后,日志将越发臃肿,一个accesslog很快就突破1G,因此有必要通过脚本实现按天切割日志. 解决思路 1  重命名日志文件,如更改为access_yyyyMMdd.log,需注意的是nginx通过文件描述符定位日志文件,因此在重命名之后还是能往该文件内写入内容. 2  向nginx主进程发送USR1信号. nginx的master进程接到信号后: 重新从配置文件中读取日志文件名 -> 关闭重名日志文件 -> 创建并打开日志文件(原来…
nginx的日志文件没有rotate功能.如果你不处理,日志文件将变得越来越大,还好我们可以写一个nginx日志切割脚本来自动切割日志文件.第一步就是重命名日志文件,不用担心重命名后nginx找不到日志文件而丢失日志.在你未重新打开原名字的日志文件前,nginx还是会向你重命名的文件写日志,linux是靠文件描述符而不是文件名定位文件.第二步向nginx主进程发送USR1信号.nginx主进程接到信号后会从配置文件中读取日志文件名称,重新打开日志文件(以配置文件中的日志名称命名),并以工作进程的…
http://www.cnblogs.com/benio/archive/2010/10/13/1849935.html 偶然发现access.log有21G大,所以将其切割. Nginx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 Web 服务器,体积小.性能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不足的是也存在缺点,比如其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一直就是一个,不会自动地进行切割,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将 导致日志文件容量非常大,不便于管理.当然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访问日志文件,那需要手动对这个文件进行切割. 在 Linux 平…
Python切割nginx日志_小组_ThinkSAAS Python切割nginx日志…
日志配置 日志对于统计排错来说非常有利的.本文总结了nginx日志相关的配置如access_log.log_format.open_log_file_cache.log_not_found.log_subrequest.rewrite_log.error_log.nginx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日志记录模式.每个级别的配置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访问日志.日志格式通过log_format命令来定义.ngx_http_log_module是用来定义请求日志格式的.1. access_log指令 语法: acce…
Nginx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 Web 服务器,体积小.性能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不足的是也存在缺点,比如在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一直就是一个,不会自动地进行切割,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将会导致日志文件容量非常大,不便于管理.当然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访问日志文件,那需要手动对这个文件进行切割. 如果访问日志非常大,不便于我们每天查看相关的网站异常日志. 在 Linux 平台上 Shell 脚本丰富,使用 Shell 脚本加 crontab 命令能非常方便地进行切割. 今天我将跟大家一起来…
Nginx的定时任务与自动切割 明确: 如果这个网站的访问量比较大,那么一天下来 nginx日志可能会特别的大,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 把每天的日志都存在同一个日志文件里,会使你的日志文件大到让你怀疑人生,同时也不好管理.所以就 希望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来产生一个新的文件来存储当天的日志,这样就方便管理了很多. 思路:就是使用 定时任务 + USER1信号量来控制Nginx重新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此处需要shell脚本(shell脚本只要记住丫的声明就没啥了),与定时任务的相关知识 linux…
一:日志切割步骤 命令都在root下进行 1.创建目录 mkdir -p /etc/opt/modules/bin ## 创建文件夹 2.上传cut 3.观察目录 4.修改的cut文件 5.检测 需要保证nginx已经开启 6.效果 7.定时 二:切割程序 1.脚本 #!/bin/bash # nginx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LOGS_PATH="/usr/local/nginx/userlogs/" # 旧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OLD_LOGS_PATH=${LOGS_PAT…
1.Nginx访问日志 配制访问日志:默认定义格式: log_format combined_realip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time_local]'' $host "$request_uri" $status''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这是定义日志引用时的名字:combined_realip,后面的内容,就是需要被引用的)可以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