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时的轮廓系数评价和inertia_】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机器学习库中提供了kmeans++算法帮助训练,然而,根据不同的问题,需要寻找不同的超参数,即寻找最佳的K值 最近使用机器学习包里两个内部评价聚类效果的方法:clf=KMeans(n_clusters=k,n_jobs=20) 其中方法一:clf.inertia_是一种聚类评估指标,我常见有人用这个.说一下他的缺点:这个评价参数表示的是簇中某一点到簇中距离的和,这种方法虽然在评估参数最小时表现了聚类的精细性,但是这种情况会出现划分过于精细的状况,并且未考虑和簇外点的距离最大化,…
在实际的聚类应用中,通常使用k-均值和k-中心化算法来进行聚类分析,这两种算法都需要输入簇数,为了保证聚类的质量,应该首先确定最佳的簇数,并使用轮廓系数来评估聚类的结果. 一,k-均值法确定最佳的簇数 通常情况下,使用肘方法(elbow)以确定聚类的最佳的簇数,肘方法之所以是有效的,是基于以下观察:增加簇数有助于降低每个簇的簇内方差之和,给定k>0,计算簇内方差和var(k),绘制var关于k的曲线,曲线的第一个(或最显著的)拐点暗示正确的簇数. 1,使用sjc.elbow()函数计算肘值 sj…
肘部法则–Elbow Method 我们知道k-means是以最小化样本与质点平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将每个簇的质点与簇内样本点的平方距离误差和称为畸变程度(distortions),那么,对于一个簇,它的畸变程度越低,代表簇内成员越紧密,畸变程度越高,代表簇内结构越松散. 畸变程度会随着类别的增加而降低,但对于有一定区分度的数据,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畸变程度会得到极大改善,之后缓慢下降,这个临界点就可以考虑为聚类性能较好的点.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l…
python实现六大分群质量评估指标(兰德系数.互信息.轮廓系数) 1 R语言中的分群质量--轮廓系数 因为先前惯用R语言,那么来看看R语言中的分群质量评估,节选自笔记︱多种常见聚类模型以及分群质量评估(聚类注意事项.使用技巧): 没有固定标准,一般会3-10分群.或者用一些指标评价,然后交叉验证不同群的分群指标. 一般的指标:轮廓系数silhouette(-1,1之间,值越大,聚类效果越好)(fpc包),兰德指数rand:R语言中有一个包用30种方法来评价不同类的方法(NbClust),但是速…
1.聚类算法又叫做“无监督分类”,其目的是将数据划分成有意义或有用的组(或簇).这种划分可以基于我们的业务需求或建模需求来完成,也可以单纯地帮助我们探索数据的自然结构和分布. 2.KMeans算法将一组N个样本的特征矩阵X划分为K个无交集的簇,直观上来看是簇是一组一组聚集在一起的数据,在一个簇中的数据就认为是同一类.簇就是聚类的结果表现.簇中所有数据的均值通常被称为这个簇的“质心”(centroids).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簇数据点的质心的横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横坐标的均值,质心的纵坐标就是这…
Calinski-Harabaz(CH) CH指标通过计算类中各点与类中心的距离平方和来度量类内的紧密度,通过计算各类中心点与数据集中心点距离平方和来度量数据集的分离度,CH指标由分离度与紧密度的比值得到.从而,CH越大代表着类自身越紧密,类与类之间越分散,即更优的聚类结果. 在scikit-learn中, Calinski-Harabasz Index对应的方法是metrics.calinski_harabaz_score. CH和轮廓系数适用于实际类别信息未知的情况,以下以K-means为例…
一.聚类的概念 聚类分析是在数据中发现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进行分组,组内的相似性越大,组间的差别越大,则聚类效果越好.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数据的正确结果(类标),通过聚类算法来发现和挖掘数据本身的结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簇(分类).聚类算法的目标是,簇内相似度高,簇间相似度低 二.基本的聚类分析算法 1. K均值(K-Means): 基于原型的.划分的距离技术,它试图发现用户指定个数(K)的簇. 2. 凝聚的层次距离: 思想是开始时,每个点都作为一个单点簇,然后,重复的合并两个最靠近的簇,直到尝…
前言 kmeans是最简单的聚类算法之一,但是运用十分广泛.最近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个算法.kmeans一般在数据分析前期使用,选取适当的k,将数据分类后,然后分类研究不同聚类下数据的特点. 本文记录学习kmeans算法相关的内容,包括算法原理,收敛性,效果评估聚,最后带上R语言的例子,作为备忘.   算法原理 kmeans的计算方法如下: 1 随机选取k个中心点 2 遍历所有数据,将每个数据划分到最近的中心点中 3 计算每个聚类的平均值,并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2-3,直到这k个中线点不再变…
Alink漫谈(二十二) :源码分析之聚类评估 目录 Alink漫谈(二十二) :源码分析之聚类评估 0x00 摘要 0x01 背景概念 1.1 什么是聚类 1.2 聚类分析的方法 1.3 聚类评估 0x02 Alink支持的评估指标 2.1 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 2.2 Calinski-Harabaz(CH) 2.3 Davies-Bouldin指数(Dbi) 2.4 Rand index(兰德指数)(RI) .Adjusted Rand index(调…
内容导入: 聚类是无监督学习的典型例子,聚类也能为企业运营中也发挥者巨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聚类对目标用户进行群体分类,把目标群体划分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征区别的细分群体,从而可以在运营活动中为这些细分群体采取精细化.个性化的运营和服务:还可以利用聚类对产品进行分类,把企业的产品体系进一步细分成具有不同价值.不同目的的多维度的产品组合,在此基础分别制定和相应的开发计划.运营计划和服务规划.这都将提升运营的效率和商业效果. 聚类方法分为基于划分的聚类.基于层次的聚类.基于密度的聚类.基于网络的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