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LINUX内核研究】的更多相关文章

http://blog.csdn.net/rill_zhen/article/category/1123087…
1.vanbreaker的专栏 2.LinuxKernel Exploration 3.DroidPhone的专栏 4.Linux内核研究以及学习文档和ARM学习以及研究的开放文档   [力荐] 5.Linux内核之旅 6.时钟管理系统和中断子系统 7. http://www.cnblogs.com/bastard/category/412387.html…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perf2/ 本文内容简介 之前介绍了 perf 最常见的一些用法,关注于 Linux 系统上应用程序的调优.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内核以及其他 perf 命令上面来. 在内核方面,人们的兴趣五花八门,有些内核开发人员热衷于寻找整个内核中的热点代码:另一些则只关注某一个主题,比如 slab 分配器,对于其余部分则不感兴趣.对这些人而言,perf 的一些奇怪用法更受欢迎.当然,诸如 perf top,…
Perf -- Linux下的系统性能调优工具,第 1 部分 应用程序调优的使用和示例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perf1/index.html Perf -- Linux下的系统性能调优工具,第 2 部分 特殊用法以及内核调优示例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perf2/index.html…
引言: 了解Linux环境下,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对于我们理解Linux应用程序有很大的帮助,否则会被New与Malloc之类的指针操作弄的晕头转向,本文基于Linux内核讲述了Linux/Unix线性地址空间的划分,为你答疑解惑.从逻辑上来看,Unix程序的线性地址空间传统上被分为几个叫做段(segment)的区间. 一.正文段 包含程序的可执行代码. 二.已初始化数据段 包含已初始化的数据,包括所有静态成员变量和全局变量.现在能理解啥const类型的变量,不允许你更改了吧. 三.未初始化数据…
<< System语言详解 >> 关于 SystemTap 的书. 我们在分析各种系统异常和故障的时候,通常会用到 pstack(jstack) /pldd/ lsof/ tcpdump/ gdb(jdb)/ netstat/vmstat/ mpstat/truss(strace)/iostat/sar/nmon(top)等系列工具,这些工具从某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诊断信息.但这些工具常常带有各类“副作用”,比如 truss(见于 AIX/Solaris) 或者 strace(见于…
作者:larmbr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84429/answer/62964898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6 时代跨度非常大,从2.6.0 (2003年12月发布[36]) 到 2.6.39(2011年5月发布), 跨越了 40 个大版本. 3.0(原计划的 2.6.40, 2011年7月发布) 到 3.19(2015年2月发布). 4.0(2015年4月发布)到4.2(2015年8…
源码分析:动态分析 Linux 内核函数调用关系 时间 2015-04-22 23:56:07  泰晓科技 原文  http://www.tinylab.org/source-code-analysis-dynamic-analysis-of-linux-kernel-function-calls/ 主题 Linux源码分析 By Falcon ofTinyLab.org 2015/04/18 缘由 源码分析是程序员离不开的话题. 无论是研究开源项目,还是平时做各类移植.开发,都避免不了对源码的…
http://blog.csdn.net/wdsfup/article/details/52302142 http://www.manew.com/blog-166674-12962.html Gentoo LinuxGentoo内核(gentoo-sources)特有的选项 Gentoo Linux supportCONFIG_GENTOO_LINUX 选"Y"后,将会自动选中那些在Gentoo环境中必须开启的内核选项,以避免用户遗漏某些必要的选项,减轻一些用户配置内核的难度.建议选…
转自:http://blog.csdn.net/haomcu/article/details/7371835 Linux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源自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机制.Unix的两大分支AT&T Unix和BSD Unix在进程通信实现机制上的各有所不同,前者形成了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System V IPC,后者则实现了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同时Linux也遵循IEEE制定的Posix IPC标准,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IPC机制:管道(Pipe)及命名管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