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如何启动内核】的更多相关文章

2.7.1.uboot和内核到底是什么 2.7.1.1.uboot是一个裸机程序 (1)uboot的本质就是一个复杂点的裸机程序.和我们在ARM裸机全集中学习的每一个裸机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 2.7.1.2.内核本身也是一个"裸机程序" (1)操作系统内核本身就是一个裸机程序,和uboot.和其他裸机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 (2)区别就是操作系统运行起来后在软件上分为内核层和应用层,分层后两层的权限不同,内存访问和设备操作的管理上更加精细(内核可以随便访问各种硬件,而应用程序只能被限制的…
目标: 1   添加头文件setup.h和serial.h 2   写main函数   2.1 帮内核设置串口0, (内核启动会打印出启动信息) 2.2把内核读入到SDRAM 2.3设置参数(参考u-boot-1.1.6 /lib_arm/armlinux.C中do_bootm_linux()函数) 2.4跳转运行内核(参考u-boot-1.1.6/lib_arm/armlinux.C中do_bootm_linux()函数) 3 写tag参数函数 3.1 setup_start_tag (voi…
U-BOOT 在启动内核时,会向内核传递一些参数.BootLoader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传递参数给内核,一种是旧的参数结构方式(parameter_struct),主要是 2.6 之前的内核使用的方式.另外一种就是现在的 2.6内核在用的参数链表 (tagged list)  方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系统的根设备标志,页面大小,内存的起始地址和大小,RAMDISK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压缩的RAMDISK根文件系统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当前内核命令参数等而这些参数是通过 struct tag来传递的.U…
一.uboot最终目的: 1.读出内核 do_nand read kernel { flash上存的内核:uImage = 头部 + 真正的内核; } 2.启动内核. do_bootm_linux { (1)设置启动参数; uboot到kernel的启动参数的传递, 靠的就是告诉kernel参数存放的绝对地址,并按照约定好的格式存放.具体的格式约定比较复杂,见uboot (2)跳到入口地址. } 二.在uboot里,打印一下环境变量,下面两句是启动kernel的关键字: bootcmd=nand…
1.摘要 (1).启动4步骤第一步:将内核搬移到DDR中第二步:校验内核格式.CRC等第三步:准备传参第四步:跳转执行内核(2).涉及到的主要函数是:do_bootm和do_bootm_linux(3).uboot能启动的内核格式:zImage uImage fdt方式(设备树)(4).跳转与函数指针的方式运行内核 2.vmlinuz和zImage和uImage (1)uboot经过编译直接生成的elf格式的可执行程序是u-boot,这个程序类似于windows下的exe格式,在操作系统下是可以…
U-BOOT 在启动内核时,会向内核传递一些参数.BootLoader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传递参数给内核,一种是旧的参数结构方式(parameter_struct),主要是 2.6 之前的内核使用的方式.另外一种就是现在的 2.6内核在用的参数链表 (tagged list) 方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系统的根设备标志,页面大小,内存的起始地址和大小,RAMDISK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压缩的RAMDISK根文件系统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当前内核命令参数等而这些参数是通过 struct tag来传递的.U-…
uboot和内核到底是什么?uboot实质就是一个复杂的裸机程序:uboot可以被配置也可以做移植: 操作系统内核本身就是一个裸机程序,和我们学的uboot和其他裸机程序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是我们操作系统运行起来后可以分为应用层和内核层,分层后,两层的权限不同,内存访问和设备操作的管理上更加精细(内核可以随便方位各种硬件,而应用程序只能被限制的访问硬件和内存地址) 直观来看:uboot的镜像是u-boot.bin,Linux系统的镜像是zImage,这两个东西其实都是两个裸机程序镜像.从系统启…
内核启动是需要必要的启动参数.不能开机自动完全从0开始启动,需要uboot帮助内核实现重定位并提供参数. 首先,uboo会从Kernel分区中读取bootcmd环境变量,根据环境变量可自动启动. 分区: 每个硬盘上都有一个分区表.由于Flash中没有分区表,所以Flash的分区只能在源代码中定义,故无法更改. mtdparts=nandflash0:256k@(bootloader),128k(params),2m(kernel),-(root) 注:@0 表示从0开始. 在启动之前,先从Nan…
配置编译好内核之后,将生成的内核文件uImage拷贝到/tftpboot/下,通过tftp服务器将内核下载到开发板,使用命令:tftp 31000000 uImage.下载完成之后配置bootargs环境变量: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console=ttySAC0,115200 init=/init root=/dev/nfs rw nfsroot=192.168.1.118:/home/rootfs,proto=tcp,nfsvers=3 ip=192.168.1.1…
u-boot版本: u-boot-2010.03_tekkamanninja修改的u-boot 1.将uboot通过j-link烧写到norflash,启动后 saveenv 将参数保存到 nandflash的 0x60000位置. 2.由于uboot将param保存在0x60000位置,与内核不对应,需要修改内核的nand分区,修改内核文件arch/arm/mach-s3c2440/mach-mini2440.c 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friendly_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