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活动要写个H5,明天一个功能要用小程序,天天都在写bug.用户反馈小程序用起来有问题还特么还不知道到底出了啥bug,反馈多了,老板要扣工资了!看来挖了太多坑不填也不行,程序异常还是要主动追踪,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轻量级的错误日志监控服务Fundebug. Fundebug的小程序监控插件接入简单,只需要下载相应的插件文件,然后在app.js文件中引入并配置apikey即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微信需要设置request合法域名这一点不能忘记了. 1. 创建微信小程序监控项目 需要注册账号,点击…
摘要: 自动还原真实出错位置,快速修复BUG. Source Map功能 微信小程序的Source Map功能目前只在 iOS 6.7.2 及以上版本支持. 微信小程序在打包时,会将所有 js 代码打包成一个文件,从而减少体积,加快访问速度. 然而,压缩代码的错误是很难Debug的,因为错误位置是这样的: 文件:app-service.js 行号:13782 列号:7974 这时,错误的位置信息(文件,行号和列号)失去了价值,因为开发者很难知道它所对应的源代码位置. Fundebug的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之无埋点函数调用监控 有时候,面对一个bug,左思右想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耗时整个一个晚上,后来还是放弃了.不得不在所有可能的点都加上日志,部署等待再次报错,真的很让人抓狂! 而实际上,解决一个bug的关键就是复现(reproduce),真正解决bug也许就是改动一两个字符的事情. 因此,如果能够知道出错函数被调用的时候的参数值,以及整个函数调用链条,那么对于复现和理解这个bug,就相当有用了.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个很不错的Fundebug小程序bug监控插件,它…
微信小程序的image标签中有个mode属性,使用aspectFill即可 注:image组件默认宽度300px.高度225px mode 有效值: mode 有 13 种模式,其中 4 种是缩放模式,9 种是裁剪模式.…
微信小程序中有些 Api 是异步的,无法直接进行同步处理.例如:wx.request.wx.showToast.wx.showLoading 等.如果需要同步处理,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提示:Async-await 方法属于ES7语法,在小程序开发工具中如果勾选es6转es5, 会报错: ReferenceError: regeneratorRuntime is not defined 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哪些: 1.截止到发文前小程序还不支持ES7的语法,我们到底能不能用? 2.撸的方式又是怎样的…
摘要: 1.1.0新增fundebug.test()和fundebug.notifyHttpError()方法,同时大小压缩至15K. Fundebug是专业的小程序BUG监控服务,可以第一时间为您捕获生存环境中小程序的异常.错误或者BUG,及时给开发者发送报警,帮助您快速修复BUG.欢迎大家免费试用,也欢迎各位用户反馈建议或者问题. test(name, message) 使用 fundebug.test()方法可以用于测试 Fundebug 插件. name: 错误名称,参数类型为字符串,默…
微信小程序页面跳转目前有以下方法(不全面的欢迎补充): 1. 利用小程序提供的 API 跳转: // 保留当前页面,跳转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使用wx.navigateBack可以返回到原页面.// 注意:调用 navigateTo 跳转时,调用该方法的页面会被加入堆栈,但是 redirectTo wx.navigateTo({ url: 'page/home/home?user_id=111' }) // 关闭当前页面,返回上一页面或多级页面.可通过 getCurrentPages() 获取当前…
微信小程序中有些 Api 是异步的,无法直接进行同步处理.例如:wx.request.wx.showToast.wx.showLoading等.如果需要同步处理,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注意: Async-await方法属于ES7语法,在小程序开发工具中如果勾选es6转es5, 会报错: ReferenceError: regeneratorRuntime is not defined 避免报错,可以引入 regenerator 在根目录下创建 lib 文件夹,并将 https://github.c…
微信小程序前端页面跳转有多种方式,汇总如下: Tips: 小程序前端的页面跳转之后,跳转之前的页面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存进了一个类似“页面栈”的空间里: 只有当这个所谓的“页面栈”满了之后页面才会退出栈(遵循队列先进先出规则) 一.JS跳转方式 ①navigateTo wx.navigateTo({ url: '/pages/good/index/index?id=1', success:function(){}, fail:function(){}, complete:function(){}…
17,18年的时候,我当时主要开发小程序,那时候领导想看一下小程序的访问量,还有一些埋点的需求,于是我们的小程序就接入了阿拉丁统计. 阿拉丁的接入方式除了配置以外,主要就一行引入代码.官方要求将以下代码写在app.js第一行代码. const ald = require('./utils/ald-stat.js') 将代码放到app.js第一行代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简简单单的一行代码,就可以统计到页面的访问量,分享量.而且每次触发分享都能在Network里面看到有接口请求.我出于好奇想知道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