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1.  第一个跟后面的所有数相比,如果小于(或小于)第一个数的时候,暂存较小数的下标,第一趟结束后,将第一个数,与暂存的那个最小数进行交换,第一个数就是最小(或最大的数) 2.  下标移到第二位,第二个数跟后面的所有数相比,一趟下来,确定第二小(或第二大)的数 重复以上步骤 直到指针移到倒数第二位,确定倒数第二小(或倒数第二大)的数,那么最后一位也就确定了,排序完成. 三.负杂度分析 1.  不管原始数组是否有序,时间复杂度都是O(n2), 因为没一个数都要与其他数比…
一.分类 1.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内部排序:待排序记录存放在计算机随机存储器中(说简单点,就是内存)进行的排序过程. 外部排序:待排序记录的数量很大,以致于内存不能一次容纳全部记录,所以在排序过程中需要对外存进行访问的排序过程. 2.比较类排序和非比较排序 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简单插入排序很循规蹈矩,不管数组分布是怎么样的,依然一步一步的对元素进行比较,移动,插入,比如[5,4,3,2,1,0]这种倒序序列,数组末端的0要回到首位置很是费劲,比较和移动元素均需n-1次. 而希尔排序在数组中采用跳跃式分组的策略,通过某个增量将数组元素划分为若干组,然后分组进行插入排序,随后逐步缩…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先来了解下堆的相关概念: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同时,我们对堆中的结点按层进行编号,将这种逻辑结构映射到数组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该数组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堆结构,我们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一下堆的定义就是: 大顶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小顶堆:arr[i]…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例如从小到大排序: 1.  从第二位开始遍历, 2.  当前数(第一趟是第二位数)与前面的数依次比较,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当前数,则将这个数放在当前数的位置上,当前数的下标-1,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当前数不大于前面的某一个数为止,这时,将当前数,放到这个位置, 1-3步就是保证当前数的前面的数都是有序的,内层循环的目的就是将当前数插入到前面的有序序列里 4.  重复以上3步,直到遍历到最后一位数,并将最后一位数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插入排序结束. 根据思路分析,每一趟…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1.  相邻两个数两两相比,n[i]跟n[j+1]比,如果n[i]>n[j+1],则将连个数进行交换, 2.  j++, 重复以上步骤,第一趟结束后,最大数就会被确定在最后一位,这就是冒泡排序又称大(小)数沉底, 3.  i++,重复以上步骤,直到i=n-1结束,排序完成. 三.负杂度分析 1.  不管原始数组是否有序,时间复杂度都是O(n2), 因为没一个数都要与其他数比较一次,(n-1)2次,分解:n2+2n-1,  去掉低次幂和常数,剩下n2,所以最后的时间复杂…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归并排序就是递归得将原始数组递归对半分隔,直到不能再分(只剩下一个元素)后,开始从最小的数组向上归并排序 1.  向上归并排序的时候,需要一个暂存数组用来排序, 2.  将待合并的两个数组,从第一位开始比较,小的放到暂存数组,指针向后移, 3.  直到一个数组空,这时,不用判断哪个数组空了,直接将两个数组剩下的元素追加到暂存数组里, 4.  再将暂存数组排序后的元素放到原数组里,两个数组合成一个,这一趟结束. 根据思路分析,每一趟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负杂度分析…
一.动图演示 二.思路分析 快速排序的思想就是,选一个数作为基数(这里我选的是第一个数),大于这个基数的放到右边,小于这个基数的放到左边,等于这个基数的数可以放到左边或右边,看自己习惯,这里我是放到了左边, 一趟结束后,将基数放到中间分隔的位置,第二趟将数组从基数的位置分成两半,分割后的两个的数组继续重复以上步骤,选基数,将小数放在基数左边,将大数放到基数的右边,在分割数组,,,直到数组不能再分为止,排序结束. 例如从小到大排序: 1.  第一趟,第一个数为基数temp,设置两个指针left =…
一.动图演 二.思路分析 基数排序第i趟将待排数组里的每个数的i位数放到tempj(j=1-10)队列中,然后再从这十个队列中取出数据,重新放到原数组里,直到i大于待排数的最大位数. 1.数组里的数最大位数是n位,就需要排n趟,例如数组里最大的数是3位数,则需要排3趟. 2.若数组里共有m个数,则需要十个长度为m的数组tempj(j=0-9)用来暂存i位上数为j的数,例如,第1趟,各位数为0的会被分配到temp0数组里,各位数为1的会被分配到temp1数组里...... 3.分配结束后,再依次从…
冒牌排序(Bubble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排序算法,它循环走过需要排序的元素,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直至没有元素交换,完成排序. 若对n个人进行排序,我们需要n-1次比较,所以第k次比较需要进行n-k次比较.排序算法通过以数据对象的两两比较作为关键,所以可以得出,冒泡排序需要进行的 比较次数为:(n-1) + (n-2) + ... + 1 = n*(n-1) / 2,因此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算法简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前…
排序算法--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Sort)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字典中的单词是以字母的顺序排列,否则,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同样,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的次序,对于处理这些数据的算法的速度和简便性而言,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基本概念 排序是把一个记录(在排序中把数据元素称为记录)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按记录的某个数据项值递增(或递减)的序列. 2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Select…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一般我们指的是简单选择排序,也可以叫直接选择排序,它不像冒泡排序一样相邻地交换元素,而是通过选择最小的元素,每轮迭代只需交换一次.虽然交换次数比冒泡少很多,但效率和冒泡排序一样的糟糕. 选择排序属于选择类排序算法. 我打扑克牌的时候,会习惯性地从左到右扫描,然后将最小的牌放在最左边,然后从第二张牌开始继续从左到右扫描第二小的牌,放在最小的牌右边,以此反复.选择排序和我玩扑克时的排序特别相似. 一.算法介绍 现在有一堆乱序的数,比如:5 9 1 6 8 14 6 49 25 4…
使用 js 实现十大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 refs xgqfrms 2012-2020 www.cnblogs.com 发布文章使用:只允许注册用户才可以访问!…
原文: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动图演示)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算法描述: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 R[1..n],有序区为空: 第i趟排序(i=1,2,3…n-1)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 R[1..i-1] 和 R[i.…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跟插入排序一样,也是O(n^2)的复杂度,这个排序方式也可以用我们的扑克牌来解释. 概念 桌面上有一堆牌,也是杂乱无章的,现在我们想将牌由小到大排序,如果使用选择排序来做,应该是这样来做. 遍历桌面牌堆里的牌,从第一张牌到最后一张,找到牌面最小的一张,然后将抽出,并扣在手上. 第二次遍历桌面牌堆里的牌,从第一张牌到最后一张,仍然去找现在桌面上牌面最小的一张,找出来,还是扣在手上. 第三次遍历--重复步骤.虽然桌面上的牌是无序的,但是我们扣在手上的牌是有序的…
选择排序:顾名思义选择,选择排序属于O(N^2)的排序算法,意思就是选择数组中的最小的拿出来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剩下的数里面,选择最小的,排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例如:8  3  4  5  6  2  1  7 第一次:寻找数组中最小的数1,然后和8替换,得到 1 3 4 5 6 2 8 7 第二次:因为1的位置已经确定,所以只需要找剩下数组中最小的就行了,2和3互换得到1 2 4 5 6 3 8 7 第三次:1和2的位置已经确定,就看剩下的数中最小的数,3和4互换,结果是1 2 3 5 6 4…
选择排序 概念:选择排序大致的思路是找到数据结构中的最小值并将其放置在第一位,接着找到第二小的值并将其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复杂度: O(n^2) 代码实现 var swap = function (array, index1, index2){ var aux = array[index1]; array[index1] = array[index2]; array[index2] = aux; } var selectionSort = function(array) { var leng…
有趣的事,Python永远不会缺席! 如需转发,请注明出处:小婷儿的python https://www.cnblogs.com/xxtalhr/p/10787340.html 一.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所以称为:选择排序. 1.原理 设第一个元素为比较元素,依次和后面的元素比较,比较完所有元素找到最小的元素,将它和第一…
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有很大的相同点,都是一次遍历结束后能确定一个元素的最终位置,其主要思路是,一次遍历选取最小的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从而使得一个个元素有序,而后选择第二小的元素与第二个元素交换,知道,最后只剩下一个元素,起就是最大的元素,此时排序完成. 代码如下;eclipse 4.3 jdk1.6 package basic.sor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pub…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rivate static void selectSortTest() { int[] sortArray = { 5, 2, 4, 1, 3 }; System.out.print("选择排序前: "); Utils.printArray(sortArray); selectSort(sortArray); System.out.print("选择排序后: "); Utils.printArray(sor…
package com.rao.link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author Srao * @className SelectSort * @date 2019/12/4 11:27 * @package com.rao.linkList * @Description 选择排序 */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 * 选择排序 * @param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File Name : Select_Sort //------------------------------------------------------------------------------ // Author : Common //类名:Arrays_Select //属性: //方法: class Arrays_Se…
原链接:https://www.cnblogs.com/onepixel/articles/7674659.html     个人收藏所用   侵删 0.算法概述 0.1 算法分类 十种常见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0.2 算法复杂度 0.3 相关…
本文转自: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其中有动图+代码详解,本文简单介绍+个人理解. 排序算法 经典的算法问题,也是面试过程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排序算法简单分类如下: 这些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等参数如下: 其中,n代表数据规模,k代表桶的个数,In-place代表不需要额外空间,Out-place代表需要额外的空间.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最简单易懂的排序方法.每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则交换之.重复地访问整个序列,直到没有元素需要交换. 算法描述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
希尔排序 1959 年一个叫Donald L. Shell (March 1, 1924 – November 2, 2015)的美国人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国际计算机学会月刊发布了一个排序算法,从此名为希尔排序的算法诞生了. 注:ACM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国际计算机学会,世界性的计算机从业员专业组织,创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及教育性计算机学会. 希尔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的改进版本.因为直接插入…
本篇博客中的代码实现依然采用Swift3.0来实现.在前几篇博客连续的介绍了关于查找的相关内容, 大约包括线性数据结构的顺序查找.折半查找.插值查找.Fibonacci查找,还包括数结构的二叉排序树以及平衡二叉树的构建与查找,然后还聊了哈希表的构建与查找.接下来的几篇博客中我们就集中的聊一下常见的集中排序方式,并并给出相应的时间复杂度.本篇博客我们将会详细的介绍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以及选择排序,下篇博客将继续介绍堆排序.归并排序以及快速排序的相关内容.当然上述内容的代码实现我们依然采用S…
原文: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动图演示) 希尔排序 1959年Shell发明,第一个突破O(n2)的排序算法,是简单插入排序的改进版.它与插入排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优先比较距离较远的元素.希尔排序又叫缩小增量排序. 算法描述: 将整个待排序的记录序列分割成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具体算法描述: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tk,其中t1>t2>...,tk=1: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 趟排序: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长度为m 的子序列,分别对各…
排序算法--希尔排序(Shell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Sort)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字典中的单词是以字母的顺序排列,否则,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同样,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的次序,对于处理这些数据的算法的速度和简便性而言,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基本概念 排序是把一个记录(在排序中把数据元素称为记录)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按记录的某个数据项值递增(或递减)的序列. 2希尔排序(Shell Sort) 1959年Shell发明,第一个突破O…
前言 本篇随笔主要写了Vue过渡和动画基础.多个元素过渡和多个组件过渡,以及列表过渡的动画效果展示.详细案例分析.GIF动图演示.附源码地址获取. 作为自己对Vue过渡和动画效果知识的总结与笔记. 因内容有案例解读,代码实现,导致篇幅稍长,大约3分钟可以浏览完,如有需要的话(请笔友耐心看完,也可按目录查找所需内容) 如需要全部案例代码:请到文章末尾获取(百度网盘链接,全套案例源码) 案例实现模版: PS: 点击模版后的 -->  这个标志可以浏览目录结构,以便快速定位需要的内容 以下案例均是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