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创建型模式的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结构型模式的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 适配器模式 简介 适配器模式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某个接口将不兼容的两个类进行兼容,俗称转换器.生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电器的电压,美国的电压是110V左右, 而中国的电压普片是220V,如果我们想用美国或日本的电器,则需要一个转换器,将110V转换成220V.还有一个很典型例子就是曾经的万能充,基…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创建型模式的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结构型模式的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 适配器模式 简介 适配器模式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某个接口将不兼容的两个类进行兼容,俗称转换器. 生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电器的电压,美国的电压是110V左右, 而中国的电压普片是220V,如果我们想用美国或日本的电器,则需要一个转换器,将110V转换成220V.还有一个很典型例子就是曾经的万能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hy_ycu/article/details/40008711 桥接模式(Bridge): 把事物和其详细实现分开(抽象化与实现化解耦),使他们能够各自独立的变化.如果你的电脑是双系统(WinXP.Win7).并且都安装了mysql.oracle.sqlserver.DB2这4种数据库,那么你有2*4种选择去连接数据库.按寻常的写法.咱要写2*4个类.可是使用了桥接模式,你仅仅需写2+4个类,能够看出桥接模式事实上就是一种将N*M转化成…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30089.html 职责链模式(称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处理对象像一条长链一般组合起来,形成一条对象链.请求并不知道具体执行请求的对象是哪一个,这样就实现了请求与处理对象之间的解耦. 生活中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公司部门之中,政府部门之中都有体现,在公司部门中,当你提交一份请求文件给你的直接上级时,你的直接上级可以处理这个文件,若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会将文件传递为他的直接上级,这样文件请求…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42449.html 享元模式:"享"就是分享之意,指一物被众人共享,而这也正是该模式的终旨所在. 享元模式有点类似于单例模式,都是只生成一个对象来被共享使用.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对共享对象的修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这些对象的公共部分,或者说是不变化的部分抽取出来形成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可以避免到修改的问题. 享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不会要额内存消耗,将多个对同一对象的访…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18603.html 调停者模式.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系统内部通过许多的类互相之间相互调用来完成一系列的功能,这个系统内部的每个类都会存在至少一次的调用与被调用,多者数不胜数,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个类发生问题,进行修改,无疑会影响到所有调用它的类,甚至它调用的类,可见这种情况下,类与类之间的耦合性极高(体现为太多的复杂的直接引用). 这正是调停者模式的主场,调停者犹如第三方中介一…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53374.html 构建者模式,又称建造者模式,将一部负责对象的构建分为许多小对象的构建,最后在整合构建的模式. 构建者模式一般用在构建流程或者组成部件固定的场合,将这些部件分开构建成为组件对象,再将这些组件对象整合成为目标对象. 最佳实例就是组装台式电脑的情况,我们可以分别购买主板.CPU.内存.硬盘等部件,然后将这些部件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台完整的电脑. 参照如下类图可以比较明显了…
java设计模式5--适配器模式 1.结构型模式介绍 1.1.作用 从程序的结构上实现松耦合,从而可以扩大整体的类结构,用来解决更大的问题. 分类: 适配器模式 代理模式 桥接模式 装饰模式 组合模式 外观模式 享元模式 2.适配器模式介绍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加入独立的或不兼容的接口功能.举个真实的例子,读卡器是作为内存卡和笔记本之间的适…
作者:小傅哥 博客:https://bugstack.cn 沉淀.分享.成长,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收获! 一.前言 程序员‍‍的上下文是什么? 很多时候一大部分编程开发的人员都只是关注于功能的实现,只要自己把这部分需求写完就可以了,有点像被动的交作业.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很多新人还不了解程序员的职业发展,还有一部分是对于编程开发只是工作并非兴趣.但在程序员的发展来看,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上文(产品),下文(测试),在这样不能很好的了解业务和产品发展,也不能编写出很有体系结构的代码,日久天长,1到…
Command模式是最让我疑惑的一个模式,我在阅读了很多代码后,才感觉隐约掌握其大概原理,我认为理解设计模式最主要是掌握起原理构造,这样才对自己实际编程有指导作用.Command模式实际上不是个很具体,规定很多的模式,正是这个灵活性,让人有些confuse. Command定义 不少Command模式的代码都是针对图形界面的,它实际就是菜单命令,我们在一个下拉菜单选择一个命令时,然后会执行一些动作. 将这些命令封装成在一个类中,然后用户(调用者)再对这个类进行操作,这就是Command模式,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