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一年一度的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也在这个时间如期而至,在4月26日-28日的会议期间,有超过三百位行业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更有数万名现场观众感受到思维碰撞迸发出的火花. 作为移动行业的风向标,今年的GMIC在它的十周年诞辰用“AI生万物”开启了人们迈向新纪元的大门. 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也许十年前的你还是在电影或科幻小说中听到这个词汇,但现在它已经真真切切的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交互方式. 那么,大家高…
APPCAN学习笔记003---原生开发与HTML5技术 技术qq交流群:JavaDream:251572072 1.HTML5的优势:   HTML5强悍牢固的骨架   CSS3精致到每一个毛孔的皮肤   javascript久经考验的肌肉 2.浏览器引擎:   webkit的天下   能够不断升级的引擎   chrome高效的即时调试环境 --------------------------------- 3.国外的HTML5应用框架   APPMOBI   APPCONOMY   APPC…
本文由云+社区发表 作者:堵俊平 在数据爆炸与智能革命的新时代,新的平台与应用层出不穷,开源项目推动了前沿技术和业界生态快速发展.本次分享将以技术和生态两大视角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当下热门的开源产品和技术,来梳理未来的行业生态以及技术趋势. 我们今天的主题分为三块,第一是从开源的角度看技术.产品和生态,第二,我们从腾讯云大数据的角度梳理开源的实践,并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或者最近一年以来我们的贡献和成果.最后会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开源的大数据以及AI这个生态当中的一些热…
目前实现捏脸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Blendshape(融合变形),一个是基于骨骼驱动的方式,通过修改骨骼矩阵(bindpose)来影响SkinMesh.这两种方式的最终原理都是在shader 生效之前修改顶点. 融合变形 优点:可以控制非常细微的变化,通常用于面部动画. 缺点:Blendshape在捏脸制作上工作量非常大,我想把一个结构捏的多么细微就要制作多少张脸,这个细微度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这样会导致后期修改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性能消耗非常大.另外跟我们第三方动画软件不兼容. 骨骼驱动…
本着“没有捏脸系统算什么RPG”的想法,着手做一个2d简易捏脸demo.其实换装游戏都差不多啦~ github代码地址:Simple-Character-Edit-System (Unity版本:5.6.x) 成品如下图: 图是我二十分钟糊出来的(捂脸),喜欢绿头发=3=…
AI:机器人与关键技术--总是被科普 原文链接:www.csdn.net/article/2014-04-22/2819430 机器人发展建议: 有需求才有生产,有更高的需求才有发展: 第一条:我们的军队要使用机器人,安全稳定是一切运行的前提,军队是不在乎money这点事的:所以把这个大头咬住,必然发展迅速: 好处:减少人员伤亡,让父母和妻子少流一些泪水: 第二条:我们的老人院要使用机器人.老人不仅是历史的重建者,也是我们未来的样子.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有太多的负担和忧虑,也不希望我们的未来会…
3月31日,BoCloud博云.京东智联云.海尔集团联手,以“制造”到“智造”为主题,进行了IT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 博云售前解决方案架构师尹贺杰,京东云与AI企业云业务部高级业务技术经理吴世超,海尔集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总监亢晓飞三位制造业转型专家,分别从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化改造.工业制造业融合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制造企业转型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实践及案例分享.我们将分三期,分别回顾活动中的精彩内容. 本期内容,我们将回顾京东云与AI企业云业务部高级业务技术经理吴世超,讲解京东智联云如何通过物联网…
AI 芯片的分类及技术 人工智能芯片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延续传统计算架构,加速硬件计算能力,主要以 3 种类型的芯片为代表,即 GPU. FPGA. ASIC,但 CPU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种是颠覆经典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采用类脑神经结构来提升计算能力,以 IBM TrueNorth 芯片为代表. 1. 传统 CPU 计算机工业从 1960 年代早期开始使用 CPU 这个术语.迄今为止, CPU 从形态.设计到实现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 通常…
Tensor Core技术解析(下) 让FP16适用于深度学习 Volta的深度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利用半精度浮点(IEEE-754 FP16)而非单精度浮点(FP32)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的基础之上. 该能力首先由cuDNN 3支持并在Tegra X1的Maxwell架构中实现,随后原生半精度计算被引入Pascal架构并被称为"伪FP16",即使用FP32 ALUs处理成对的FP16指令,理论上可以使每个时钟的FP16吞吐量增加一倍.这一特性实际上已经在Tensor Core处理寄存器中矩阵…
Tensor Core技术解析(上) NVIDIA在SIGGRAPH 2018上正式发布了新一代GPU架构--Turing(图灵),黄仁勋称Turing架构是自2006年CUDA GPU发明以来最大的飞跃.Turing架构的两大重要特性便是集成了用于光线追踪的RT Core以及用于AI计算的Tensor Core,使其成为了全球首款支持实时光线追踪的GPU. 不过说到AI计算,NVIDIA GPU成为最好的加速器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但将Tensor Core印上GPU名片的并不是这次的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