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Q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快速排序Qsort是所有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最基础的一个部分,也是考试题和面试的一个小重点.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gN),而且常数因子很小. 对于随机数据,效率特别高: 对于构造的恶意数据,最坏复杂度为O(N2),解决方案为采用随机化的快排. 除了时间效率上的优势,快速排序进行就地排序,即在原数组中进行元素交换,仅需要少量临时变量.这也是Qsort在空间上的优势. 注意:快速排序属于不稳定排序. Qsort本质上是一种分治策略.每次通过数组内的元素交换,使得对于一个选定的元素X摆在合理…
读入n名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分别输出成绩最高和成绩最低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输入格式:每个测试输入包含1个测试用例,格式为 第1行:正整数n 第2行:第1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第3行:第2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 ... ... 第n+1行:第n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其中姓名和学号均为不超过10个字符的字符串,成绩为0到100之间的一个整数,这里保证在一组测试用例中没有两个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输出格式:对每个测试用例输出2行,第1行是成绩最高学生的姓名和学号,第2行是成绩最低…
现在网上搜到的快排和我以前打的不太一样,感觉有点复杂,我用的快排是FreePascal里/demo/text/qsort.pp的风格,感觉特别简洁.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N 10000 int a[MAXN]; int n; void Mysort(int l, int r) { int x,y,mid,t; mid = a[(l+r)/]; x=l; y=r; do { while(a[x]<mid)x++; while(a[y]>mid)y…
在做USACO1.4 等差数列的时候,我发现如果用结构体+sort就会超时,用二维数组+qsort就能AC,所以为了不忘记Quick Sort,我还是把代码贴出来以备以后要看吧. void qsort(int l,int r) { int i=l,j=r,t,mid=b[(l+r)/2]; do { while(b[i]<mid)i++; while(b[j]>mid)j--; if(i<=j) { t=b[i];b[i]=b[j];b[j]=t; i++;j--; } } while(…
def qsort(arr, start, end): if start > end: return def partition(arr, start, end): pivot = arr[start] i = start+1 while i <= end: if pivot < arr[i]: arr[i], arr[end] = arr[end], arr[i] end -= 1 else: i += 1 if end > start: arr[start], arr[end]…
上节介绍了如何使用起泡排序的思想对无序表中的记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本节再介绍一种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算法(Quick Sort). C语言中自带函数库中就有快速排序——qsort函数 ,包含在 <stdlib.h> 头文件中. 快速排序算法是在起泡排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算法,其实现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次排序将整个无序表分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中的数据都比另一部分中包含的数据的值小,然后继续沿用此方法分别对两部分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每一个小部分不可再分,所得到的整个序列就成为了…
[排序算法] -module(sort). -compile(export_all). %%快速排序 qsort([]) -> []; qsort([Pivot|T]) -> qsort([X || X <- T,X < Pivot]) ++ [Pivot] ++ qsort([X || X <-T,X >= Pivot]). %%冒泡排序 bubble_sort(L) -> bubble_sort(L,len(L)). bubble_sort(L,1) ->…
原数据: 处理后的数据: 完整代码: //思路; //数据清洗(把空格替换成'\0') -> 精确获取每一行(要提前获取source的总长度) -> 获取出每一行再精确分割并把分割后的数据赋给结构体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要被挖掘的数据 ] = "569603080----zj1234…
入门 启动Shell 在cmd中输入命令”erl”,百分号(%)表示一个注释的开始,从百分号开始到这行结束的所有文本都被看做是注释. 一个完整的命令需要以一个句点和一个回车结束. 退出erlang的命令是q(). 命令 f() 会让 shell释放它所绑定过的所有变量.即所有的变量都编程自由变量. 变量 所有的变量必须以大写字母开头. Eralng的变量只能被赋一次值,第二次赋值会出现匹配失败的错误.一个变量如果含有一个被赋予的值,就称为绑定变量,否则称为自由变量.一开始所有变量都是自由的. 在…
/*===================================== 距离排序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给出三维空间中的n个点(不超过10个),求出n个点两两之间的距离,并按距离由大到小依次输出两个点的坐标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输入 输入包括两行,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表示点的个数,第二行包含每个点的坐标(坐标都是整数).点的坐标的范围是0到100,输入数据中不存在坐标相同的点. 输出 对于大小为n的输入数据,输出n*(n-1)/2行格式如下的距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