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 网络编程 一.软件开发架构 1.1 CS架构 1.2 BS架构 二.网络理论前戏 2.1 简介 2.2 常见硬件 三.OSI七层协议(五层) 3.1 七层协议 3.2 五层协议 3.3 知识储备(ARP协议.API接口.SDK接口) 3.4 网络层详解 3.5 传输层详解 四.TCP协议 4.1 三次握手 4.2 四次挥手 五.UDP协议 01 网络编程 一.软件开发架构 1.1 CS架构 c:client 客户端 s:server 服务端 理解: 将客户端看成是去店里消费客人 将服…
一.物理层 物理层主要规定了物理设备的标准,如网线的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物理层的数据以比特流(二进制)的形式存在,传输时将比特流转化为电流强弱,达到目的地之后再转化为比特流.网卡工作在物理层. 二.数据链路层 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错传.传输不完整的可能,因此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格式化数据.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还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将比特流转化为帧,交换机工作在这一层,并对帧进行解码,根据帧中包含的信息,将数据发送给正确的接收方. 帧是什么?…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下面是协议层从底层至顶层的一个模型图: 一.计算机网络的背景 1.1 计算机的发展 有人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自诞生伊始,计算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从大型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工作站以及现如今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等, 计算机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1.2 计算机的发展…
1.Internet历史 1. 1968年由美国ARPA机构提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让ARPA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叫做阿帕网;2. 1974年,第一个TCP协议详细说明发布了.3. 一个 TCP 协议不能满足,TCP 协议分成了 TCP / IP 两个协议.4. TCP / IP 网络分层  ----- OSI 七层网络模型.TCP/IP四层模型: 2.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OSI七层模型:是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
####TCP.IP背景**关键词:ARPANET,UNIX,分组交换技术,*ARPANET(阿帕网),也是全球互联网的鼻祖.阿帕网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通信方法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前半叶,ARPANET中的一个研究机构研发出了TCP/IP.*大事件表↓→1969年        ARPANET诞生.开发分组交换技术→1972年        ARPANET取得初步成功.扩展到50个节点.→1975年        TCP/IP诞生.→1982年        TCP/IP…
OSI七层协议 1 物理连接层 用高低电平模拟二进制数01012 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协议,Ethernet,要求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必要要有一块网卡,并且规定全球每一块网卡的mac 地址都不一样,用12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前六位表示生产厂商,后六位表示流水线号 以太网协议的数据传输部分分为报头和数据部分,报头有18个字节组成,前6个字节为自己的mac地址, 中间6个字节是对方mac地址,后6个字节表示数据类型 以太网协议通信基本靠吼,一台机器想要和另外一台机器通信,同局域网内所有机器都能收到发包,其他…
OSI七层模型 由于整个网络连接的过程相当复杂,包含硬件.软件数据封包与应用程序的互相链接等等.假设想要写一支将联网所有功能都串连在一块的程序.那么当某个小环节出现故障时,整仅仅程序都须要改写.所以我们将整个网络分成数层,每层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并且每层的代码都能够独立撰写,由于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如此一来,当某个小环节出现故障时,仅仅要将该层的代码改写就可以. 并且这样能够让整个网络层次更加的清晰. 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就像是一个发包裹的过程,从己方的应用程序開始往第七层的包裹里塞数据,再依次塞到第…
目录 软件开发架构 1.什么是软件开发架构 2.软件开发架构 3.架构优劣势 4.架构发展趋势 网络编程简介 1.如何理解网络编程 2.网络编程的目的 3.网络编程的意义 4.网络编程的起源 5.网络编程的要求 OSI七层协议 1.了解知识 2. 各层特征 网络相关设施 1.交换机 2.以太网通信(mac通信) 3.局域网 4.路由器 软件开发架构 1.什么是软件开发架构 编写项目之前需要遵循的代码层面上的规范 2.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client 客服端(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
七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连接层 物理连接层 1.物理连接层: 实现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传输的数据都是010101的二进制 电信号工作原理:电只有高低电频 2.数据链路层: 1.         规定了二进制数据的分组方式 2.         规定了只要是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要有一个网卡 网卡上面刻有世界唯一的编号,12位16进制数 这两个规定,又叫以太网协议 基于以太网协议通信:通信基本靠吼 弊端:广播风暴 交换机:有了交换机,所有的电脑需要连接交换机即可…
内容目录: 1.软件开发架构 2.OSI七层协议 3.每层协议介绍 1.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客户端 s:服务端 b/s架构: b:浏览器 s:服务器 本质:b/s其实也是c/s 2.OSI七层协议 3.各层介绍 3.1 物理层 规定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方式,传输的数据都是 0,1 二进制的电信号 3.2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协议"!) 1.规定了二进制数据的分组方式 2.规定了只要是接入物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块网卡! 网卡上面刻有世界唯一的编号: 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