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磁盘I/O介绍 一般来说,Linux磁盘的每个分区要么包含一个文件系统,要么包含一个交换分区.这些分区被挂载到Linux根文件系统,该系统由/etc/fstab指定.这些被挂载的文件系统包含了应用程序要读写的文件. 当一个应用程序进行读写时,Linux内核可以在其高速缓存或者缓冲区中保存文件的副本,并且可以在不访问磁盘的情况下返回被请求的信息.但是,如果Linux内核没有在内存中保存数据副本,那它就向磁盘I/O队列添加一个请求.若Linux内核注意到多个请求都指向磁盘内相邻的区域,它会把…
5.1 Linux内存子系统 在诊断内存性能问题的时候,也许有必要观察应用程序在内存子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是怎样执行的.在顶层,操作系统决定如何利用交换内存和物理内存.它决定应用程序的哪一块地址空间将被放到物理内存中,即所谓的驻留集.不属于驻留集却又被应用程序使用的其他内存将被交换到磁盘.由应用程序决定向操作系统请求多少内存,即所谓的虚拟集. 当应用程序使用物理内存时,它首先与CPU的高速缓存子系统交换.现代CPU有多级高速缓存.最快的高速缓存离CPU最近(L1),其容量也是最小的.举个例子,假设C…
7.1 网络I/O介绍 Linux和其他主流操作系统中的网络流量被抽象为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层次. 链路层,也就是最低的一层,包含网络硬件,如以太网设备.在传送网络流量时,这一层并不区分流量类型,而仅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链路层上面是网络层.这一层使用IP协议和ICMP协议在机器间寻址并路由数据包.IP/ICMP尽其最大努力尝试在机器之间传递数据包,但是它们不能保证数据包是否能真正达到其目的地. 网络层上面是传输层,它定义了TCP和UDP.TCP是可靠的协议,它保证消息通过网络…
3.1内存性能统计信息 3.1.1 内存子系统和性能 和CPU相比,内存的读写速度都大大落后于CPU.为了弥补这个差距,通常CPU会采用高速缓存的机制(高cache). 3.1.2 内存子系统(虚拟存储器) 在物理内存寻址时,Linux将其分成块或者内存“页”.内存页面过小,会造成管理内存时产生大的花销:内存页面大时,则容易造成内存的浪费. l  交换(物理内存不足) 内存的大小是固定的,当内存不够用时,内核会使用硬盘作为临时存储器,这个硬盘空间称为交换分区(swap space). 交换分区确…
4.1进程性能统计信息 4.1.1. 内核时间VS用户时间 一个应用程序所耗时间最基本的划分是内核时间与用户时间.内核时间是消耗在Linux内核上的时间,而用户时间则是消耗在应用程序或库代码上的时间.Linux有工具,如time和ps,可以(大致)表明应用程序将其时间花费在应用程序代码上还是话费在内核代码上. 4.1.2 库时间VS应用程序时间 任何应用程序,即便其复杂性非常低,也需要依赖系统库才能执行复杂的操作.这些库可能导致性能问题,因此,能够查看应用程序在某个库中花费了多少时间很重要了.在…
前言 在EF中我们可以通过Linq来操作实体类,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通过原始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来进行查询数据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EF Code First来实现,但是SQL语句和存储过程无法进行映射,于是我们只能手动通过上下文中的SqlQuery和ExecuteSqlCommand来完成. SqlQuery sql语句查询实体 通过DbSet中的SqlQuery方法来写原始sql语句返回实体实例,如果是通过Linq查询返回的那么返回的对象将被上下文(context)所跟踪. 首先给出要操作的…
壹 ❀ 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围绕项目中体验不好或者无效渲染较为严重的组件做性能优化,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想着整理成一片文章,下图就是优化后的一个组件,可以对比优化前一次切换与优化后多次切换的渲染颜色深度与按钮的切换速度: 关于减少组件无效渲染,与其说是提几点建议,不如说是在优化过程中所记录的一些不规范的写法,能写出更好的代码总是更棒的,也希望这几点建议能对大家能有些许帮助.当然,以下建议不管class组件还是hooks中其实都会犯,所以都有参考意义,那么本文开始. 贰 ❀ 减少无效渲染…
系统优化是一项复杂.繁琐.长期的工作,优化前需要监测.采集.测试.评估,优化后也需要测试.采集.评估.监测,而且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不 是说现在优化了,测试了,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也不是说书本上的优化就适合眼下正在运行的系统,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硬件.不同的应用优化的重点也不同. 优化的方法也不同.优化的参数也不同.性能监测是系统优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监测.不清楚性能瓶颈在哪里,怎么优化呢?所以找到性能 瓶颈是性能监测的目的,也是系统优化的关键.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通常修改一个子系…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EF就如同那个少年,ADO.NET则是一位壮年.毕竟ADO.NET出生在EF之前,而EF所走的路属于应用ADO.NET. 也就是说:你所写的LINQ查询,最后还是要转化为ADO.NET的SQL语句,转化过程中无形降低了EF的执行效率. 但是,使用EF的一个好处就是系统便于维护,减少了系统开发时间,降低了生成成本. OK,上述只是做个简单的对比,那么在实际编码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提升EF的性能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使用EF和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开发速度,…
关于系统性能优化,推荐一篇不错的博客! 系统优化是一项复杂.繁琐.长期的工作,优化前需要监测.采集.测试.评估,优化后也需要测试.采集.评估.监测,而且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不 是说现在优化了,测试了,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也不是说书本上的优化就适合眼下正在运行的系统,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硬件.不同的应用优化的重点也不同. 优化的方法也不同.优化的参数也不同.性能监测是系统优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监测.不清楚性能瓶颈在哪里,怎么优化呢?所以找到性能 瓶颈是性能监测的目的,也是系统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