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gauer-Tarjan算法的相关证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Lengauer-Tarjan算法的相关证明 0. 约定 为简单起见,下文中的路径均指简单路径(事实上非简单路径不会对结论造成影响). \(V\)代表图的点集,\(E\)代表图的边集,\(T\)代表图的DFS树. \(a \to b\)代表从点\(a\)直接经过一条边到达点\(b\)(即\((a, b) \in T\)), \(a \leadsto b\)代表从点\(a\)经过某条路径到达点\(b\), \(a \dot \to b\)代表从点\(a\)经过\(T\)的树边到达点\(b\)(在\…
打算开始重新复习一遍相关算法.对于有向图tarjan算法,通过学习过很多说法,结合自己的理解,下面给出算法自己的观点. 算法总模型是一个dfs,结合一个stack(存放当前尚未形成SCC的点集合),记录下俩个数组: dfn[i]:结点i的访问时间戳. low[i]:i结点所能到达的祖先. 主要是俩次对low[u]的更新,一次:回溯的时候,u的孩子结点(vv)对u的更新, if(low[vv]<low[u])low[u]=low[vv]; //孩子可以到达,我必然也可以到达. 二次: if(dfn…
前置知识 图的遍历(dfs) 强连通&强连通分量 对于有向图G中的任意两个顶点u和v存在u->v的一条路径,同时也存在v->u的路径,我们则称这两个顶点强连通.以此类推,强连通分量就是某一个分量内各个顶点之间互相连通. 简单来说,就是有向图内的一个分量,其中的任意两个点之家可以互相到达. 求有向图内部强连通分量的方法大概有2种:tarjan算法,korasaju算法.这里我们只对tarjan算法进行讨论. tarjan算法 tarjan算法是tarjan神仙提出的基于dfs时间戳和堆栈…
转载自:Click Here LCA问题(Lowest Common Ancestors,最近公共祖先问题),是指给定一棵有根树T,给出若干个查询LCA(u, v)(通常查询数量较大),每次求树T中两个顶点u和v的最近公共祖先,即找一个节点,同时是u和v的祖先,并且深度尽可能大(尽可能远离树根).LCA问题有很多解法:线段树.Tarjan算法.跳表.RMQ与LCA互相转化等.本文主要讲解Tarjan算法的原理及详细实现. 一 LCA问题 LCA问题的一般形式:给定一棵有根树,给出若干个查询,每个…
资料参考 Tarjan算法寻找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基于强联通的tarjan算法详解 有向图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 处理SCC(强连通分量问题)的Tarjan算法 强连通分量的三种算法分析 Tarjan算法详解理解集合 ppt图解分析下载 强连通分量 强连通分量(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是图论中的概念.图论中,强连通图指每一个顶点皆可以经由该图上的边抵达其他的每一个点的有向图.意即对于此图上每一个点对(Va,Vb),皆存在路径Va→Vb以及Vb→Va.(若有…
[功能] Tarjan算法的用途之一是,求一个有向图G=(V,E)里极大强连通分量.强连通分量是指有向图G里顶点间能互相到达的子图.而如果一个强连通分量已经没有被其它强通分量完全包含的话,那么这个强连通分量就是极大强连通分量. [算法思想] 用dfs遍历G中的每个顶点,通dfn[i]表示dfs时达到顶点i的时间,low[i]表示i所能直接或间接达到时间最小的顶点.(实际操作中low[i]不一定最小,但不会影响程序的最终结果) 程序开始时,time初始化为0,在dfs遍历到v时,low[v]=df…
算法描述 tarjan算法思想:从一个点开始,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同时记录到达该点的时间(dfn记录到达i点的时间),和该点能直接或间接到达的点中的最早的时间(low[i]记录这个值,其中low的初始值等于dfn).如图: 假设我们从1开始DFS,那么到达1的时间为1,到达2的时间为2,到达3的时间为3.同时,点1能直接或间接到达的点中,最小时间为1,点2能通过3间接到达点1,所以点2可到达最早的点时间为1,点3可以直接到达点1,故点3到达的最早的点的时间为1.).对于每一个没有被遍历到的点A,如…
参考资料传送门 http://blog.csdn.net/lyy289065406/article/details/6762370 http://blog.csdn.net/lyy289065406/article/details/6762432 http://blog.csdn.net/xinghongduo/article/details/6195337 题目链接 http://poj.org/problem?id=3177 题目大意:有F个牧场,1<=F<=5000,现在一个牧群经常需要…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xinghongduo/article/details/6195337 说到以Tarjan命名的算法,我们经常提到的有3个,其中就包括本文所介绍的求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而提出此算法的普林斯顿大学的Robert E Tarjan教授也是1986年的图灵奖获得者(具体原因请看本博“历届图灵奖得主”一文).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 强连通图.在一个强连通图中,任意两个点都通过一定路径互相连通.比如图一是一个强连通图,而图二不是.因为没有一条路…
Tarjan算法 (以发现者Robert Tarjan命名)是一个在图中寻找强连通分量的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为:任选一结点开始进行深度优先搜索dfs(若深度优先搜索结束后仍有未访问的结点,则再从中任选一点再次进行).搜索过程中已访问的结点不再访问.搜索树的若干子树构成了图的强连通分量. 应用到咱们要解决的LCA问题上,则是:对于新搜索到的一个结点u,先创建由u构成的集合,再对u的每颗子树进行搜索,每搜索完一棵子树,这时候子树中所有的结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就是u了. 引用此文的一个例子,如下图(不同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