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App或Web网站都支持有第三方登陆这个功能,用户可使用 QQ/ 微信/ 微博 帐号快速登录你的网站,降低注册门槛,为你的网站带来海量新用户.最近在新项目上刚好用到了,在自己做的同时也将其实现过程记录下来,方便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   (2018-01-18 21:23 更新) 二.准备工作 1. 各大平台开发者注册基本信息填写 开发者名称 所在地区(身份证地址) 详细地址(身份证地址) 邮政编码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聊天工具(QQ)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正面照片(J…
刚准备敲键盘,突然想起今天已经星期五了,有点小兴奋,一周又这么愉快的结束,又可以休息了,等等..我好像是来写Java博客的,怎么变成了写日记,好吧,言归正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需求:统计一遍文章的浏览量并且分析出详情,即QQ,微信,微博,网页,网站APP,其他的访问比率,我们公司前一段时间遇到了这样的需求,那么我接下来讲解一下它的具体实现. 首先需要统计一篇文章的访问量,这里的访问量是精确访问量(登陆的用户多次访问,记多次算一人,游客根据ip统计,同一ip算一人),下面是获取ip的代…
在借鉴前两篇获取微信用户基本信息的基础下,本人也总结整理了一些个人笔记:如何通过OAuth2.0获取微信用户信息 1.首先在某微信平台下配置OAuth2.0授权回调页面: 2.通过appid构造url获取微信回传code值(appid可在微信平台下找到) 1).微信不弹出授权页面url: A.code回传到页面wxProcess2.aspx,不带参数 Response.Redirect("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
前言 微信相关配置请参考 微信公众平台 的这篇文章.注意授权回调域名一定要修改正确. 微信网页授权是通过OAuth2.0机制实现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 https://github.com/china-live/QQConnect 这个开源项目提供的中间件来实现微信第三方登录的流程. 开发流程 1.新建一个.net core webapi 项目.在NuGet中查找并安装 AspNetCore.Authentication.WeChat 包. 2.修改 appsettings.json 配置文件,增…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aximum-scale=1.0,min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本人写的AgentLogin,能快速返回QQ.微信.微博第三方用户名信息,主要用于快速登录 用 pip命令安装 pip install AgentLogin 用法 : 导入这个包 from AgentLogin import AgentLogin 获取 第三方登录url的方法 1.首先去微博开放平台,微信开放平台,QQ开放平台 申请开发者账号,建立APP应用 weibo_url = AgentLogin.weibo_url("APPID", "app填的回调url"…
use Org\Util\QQconnect; use Org\Util\Wechatauth; use Org\Util\SaeTOAuthV2; use Org\Util\SaeTClientV2; switch ($_GET['type']) { /* QQ互联登录 */ case 'qq': $app_id = C('QQ_AUTH.APP_ID'); $scope = C('QQ_AUTH.SCOPE'); $callback = C('QQ_AUTH.CALLBACK'); $sns…
相信大家对于微信等社交应用的UI界面已经都很熟悉了,该UI最值得借鉴的莫过于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一些列产品介绍的图片,可以左右滑动浏览,最后 进入应用,这一效果适用于多种项目中,相信今后开发应用一定会用得到.网路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可以参考,不过看别人的代码是一回事,自己实际做起来又是 另一回事,今天的这个微信的Demo是研究过多个类似的界面后自己动手去实现的效果,并且都加上了详细的注释(虽然有的多余),方便以后回顾一看就能看明 白,只有真正亲自写一写,体会才会更深刻,例子中的图片都是在微信的APK…
相信大家对于微信等社交应用的UI界面已经都很熟悉了,该UI最值得借鉴的莫过于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一些列产品介绍的图片,可以左右滑动浏览,最后进入应 用,这一效果适用于多种项目中,相信今后开发应用一定会用得到.网路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可以参考,不过看别人的代码是一回事,自己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回 事,今天的这个微信的Demo是研究过多个类似的界面后自己动手去实现的效果,并且都加上了详细的注释(虽然有的多余),方便以后回顾一看就能看明白,只 有真正亲自写一写,体会才会更深刻,例子中的图片都是在微信的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