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仔细阅读了园子里面的一个朋友写的<一缕阳光:DDD(领域驱动设计)应对具体业务场景,如何聚焦 Domain Model(领域模型)?>(http://www.cnblogs.com/xishuai/p/3800656.html)这篇博客,觉得这是一篇对DDD的分析总结性质的文章,写得不错,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回复,也许是文章太长很少有人赖得着性子看完,但也可能是DDD叫好不叫座的原因,这篇随笔里面也对此进行了分析.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今晚跟朋友们探讨了一下,总结…
写在前面 上一篇:DDD 领域驱动设计-看我如何应对业务需求变化,愚蠢的应对? "愚蠢的应对",这个标题是我后来补充上的,博文中除了描述需求变化.愚蠢应对和一些思考,确实没有实质性的应对,文不对题,实在惭愧. 这次应对,我们从领域模型开始. 领域模型思考 业务需求变化,关于领域模型的调整,上一篇我只给出了一些思考,但这段内容,我觉得是那篇博文最重要的地方,不知道你仔细看了没,我一直在强调"回复的概念",以及之前领域模型没有"回复"所造成的一些问题…
写在前面 阅读目录: 具体业务场景 业务需求变化 "愚蠢"的应对 消息列表实现 消息详情页实现 消息发送.回复.销毁等实现 回到原点的一些思考 业务需求变化,领域模型变化了吗? 对象读取的额外思考 写在最后 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Domain Model(领域模型),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上次关于领域模型的设计分享,要追溯到两个月之前了,这中间搞了一些有的没有的东西,比如纠结于仓储等,说这些东西不重要,其实也蛮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完整应用程序所必须要考虑的东西(Demo 除外),但是相对…
前面我们花了14篇的文章来给大家介绍经典DDD的概念.架构和实践.这篇文章我们来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另外生成一个Api接口文档. 一.DDD解决传统的开发的几大问题: 没有描述需求的设计模型:而是直接通过数据库表的方式体现,也就是需求与设计是脱节的. 编码的架构也没有与设计和需求对应起来. 业务逻辑与技术混在一起:业务逻辑可能直接调用的数据访问,这样把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的技术混在一起. 开发没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约束,开发人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节奏,这主要体现在随意的编码. Bug 定…
上一篇文章我们主要讲了订单上下文的领域逻辑,在领域逻辑中完成了订单项的计算逻辑.订单的计算逻辑以及如何生成相应的实体code,这篇文章我们通过 在应用服务中实现一个下单的用例,来将这些领域逻辑以及仓储整合起来,完成一个下单的用例. 先看下单用例主体的代码: public class CreateOrderUseCase:BaseAppSrv { private readonly IOrderRepository iorderrepository; private readonly IDealer…
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产品上下文与经销商上下文相关的实现,大家对DDD的方法与架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这两个界限上下文中,业务逻辑很简单,也没有用到更多的值对象的内容.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来讲讲订单界限上下文实现的内容, 里面的业务逻辑相对复杂一些,而且有大量值对象的引入来进行逻辑的处理. 订单上下文的需求主要是生成相应的订单项,每个订单项中有相关的订单产品和购买数量并生成订单项总额.订单项总PV,同时订单项总额 和订单项总PV会累加到订单总额和订单总PV中,同时会根据订单…
tks: http://www.cnblogs.com/xishuai/p/3972802.html…
前言 ABP框架一直以来都是用DDD(领域驱动设计)作为宣传点之一.但是用过ABP的人都知道,ABP并不是一个严格遵循DDD的开发框架,又或者说,它并没有完整实现DDD的所有概念. 但是反过来说,认真学过DDD的人会发现,所谓"完整实现了DDD,严格遵循DDD概念"的开发框架其实并不存在.因为DDD本质上是在分析业务,在"落地"的时候与代码有关,但是关系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大. 所以,个人觉得,从学习如何正确使用ABP框架,去揣摩框架的部分功能的设计意图,也是一种…
DDD.DSL 和 DCI DDD 概念最早提出于 2004 年,作为一种软件开发的指导思想,DDD 对软件开发带来了诸多可能与方向,张晓龙认为 DDD 为软件开发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最大好处就是所有参与者围绕一个统一一致的领域模型工作,传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不再割裂,不管是做设计.做分析还是写代码.写文档,脑海中所构建的画面都是一致的. 第二,DDD 是一个软件开发过程,它显式地把领域和设计放到了软件开发的核心,软件人员和业务人员被受到同样的重视,他们合作来构建领域模型,使得软…
前言 领域驱动设计是一个开放的设计方法体系,目的是对软件所涉及到的领域进行建模,以应对系统规模过大时引起的软件复杂性的问题,本文将介绍领域驱动的相关概念. 一.软件复杂度的根源 1.业务复杂度(软件的规模) 软件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当需求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时,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软件规模也会以近似的速度增长.由于需求不可能做到完全独立,导致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修改一处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好似城市的一条道路因为施工需要临时关闭,此路不通,通行的车辆只能改道绕行,这又导致了其他原本已经饱…
从遇到问题开始 当人们要做一个软件系统时,一般总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希望通过一个软件系统来解决. 比如,我是一家企业,然后我觉得我现在线下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不够,我希望能够在线上也能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要做一个普通电商系统,用于实现在线销售自己企业产品的目的. 再比如,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有很多系统对外提供服务,面向很多客户端设备.但是最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服务经常出故障.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希望能做一个灰度发布的平台,这个…
最近在做电商业务中,有关商品业务改版的一些东西,后端的架构设计采用现在很流行的微服务,有关微服务的简单概念: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一个大型复杂软件应用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系统中的各个微服务可被独立部署,各个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仅关注于完成一件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该任务.在所有情况下,每个任务代表着一个小的业务能力. 关于改版的业务设计,还是想尝试 DDD 领域驱动设计,之前写的一些相关文章,都是直接进行战术设计,而非在战略设计基础上进行,所以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这次的过程是…
前面介绍了应用程序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操作类,并提供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公共操作类作为示例进行演示.下面准备介绍应用程序框架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体系架构支持.你不一定要使用DDD这样的架构,使用单层架构和普通三层架构一样可以,不过你如果希望获得更进一步的复用性和封装度,使用更加面向对象的技术是必经之程. 我在2010年以前还在使用古老的ASP.NET WebForm和原始的Ado.Net.之前我有个观念:.NET技术发展太快,跟着微软屁股后面跑太累,所以只使用它一些原始的东西,自己封…
使用DDD分层架构有哪些好处 帮你更集中的管理业务逻辑. 帮你降低各层间,以及各业务模块间的依赖关系. 帮你更方便的进行单元测试. 我的DDD分层架构使用经验 使用充血模型,将业务逻辑尽量放到领域实体中,领域实体为业务逻辑提供一个唯一访问点. 不能放入领域实体的逻辑,尽量放到领域服务,总之,业务逻辑应该高度内聚到领域层. 把高度相关的实体封装到聚合中,为每个聚合根创建一个仓储. 这个网上的总结. 我的总结:面向数据开发(不好维护业务逻辑关系)转向=>面向对象开发(先不要建数据表,而是先建业务模型…
阅读目录: 1.背景 2.从业务开始 3.从战略到战术 4.借助外力推动研发(QA.领导.自动化测试) 5.领域模型与SAAS平台的内核(价值最大化) 6.最后 1.背景 DDD本身的技术就不介绍了,本篇文章要分享下我在推广DDD或者说实施DDD的过程中的心得和宝贵的经验.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方案.用好DDD是一回事,推广DDD是另外一回事.也许已经有一套客观理性的推广技术的方案,但是我只能说DDD非常特殊. 我们都知道自己用好DDD问题不大,让一两个人用好DDD也问题不大.你也许代码控制能力很…
参考:感谢博主的分享... http://www.cnblogs.com/netfocus/archive/2012/02/12/2347938.html DDD ==>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一种模型驱动的软件设计方式 驱动方式: 数据库驱动:(分析需求-->建库建表-->代码) 领域驱动:分析领域问题/需求-->领域模型-->实现软件代码 领域驱动的核心为领域模型,领域驱动模型,模型驱动代码实现. 领域——问题域 领域驱动应该由开发人员…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netfocus/p/5548025.html 从遇到问题开始 当人们要做一个软件系统时,一般总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希望通过一个软件系统来解决. 比如,我是一家企业,然后我觉得我现在线下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不够,我希望能够在线上也能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要做一个普通电商系统,用于实现在线销售自己企业产品的目的. 再比如,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有很多系统对外提供服务,面向很多客户端设备.但是最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服务经常出故…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理解 从遇到问题开始 当人们要做一个软件系统时,一般总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希望通过一个软件系统来解决. 比如,我是一家企业,然后我觉得我现在线下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不够,我希望能够在线上也能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要做一个普通电商系统,用于实现在线销售自己企业产品的目的. 再比如,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有很多系统对外提供服务,面向很多客户端设备.但是最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服务经常出故障.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希望能…
前面介绍了应用程序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操作类,并提供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公共操作类作为示例进行演示.下面准备介绍应用程序框架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体系架构支持.你不一定要使用DDD这样的架构,使用单层架构和普通三层架构一样可以,不过你如果希望获得更进一步的复用性和封装度,使用更加面向对象的技术是必经之程. 我在2010年以前还在使用古老的ASP.NET WebForm和原始的Ado.Net.之前我有个观念:.NET技术发展太快,跟着微软屁股后面跑太累,所以只使用它一些原始的东西,自己封…
DDD分层架构之我见 前面介绍了应用程序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操作类,并提供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公共操作类作为示例进行演示.下面准备介绍应用程序框架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体系架构支持.你不一定要使用DDD这样的架构,使用单层架构和普通三层架构一样可以,不过你如果希望获得更进一步的复用性和封装度,使用更加面向对象的技术是必经之程. 我在2010年以前还在使用古老的ASP.NET WebForm和原始的Ado.Net.之前我有个观念:.NET技术发展太快,跟着微软屁股后面跑太累,所以只使用它…
概述 DDD为复杂软件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思想,其将易发生变化的业务核心域放置在限定上下文中,在确保核心域一致性和内聚性的基础上,DDD可以被多种语言和多种技术框架实现,具体的框架实现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和需求来制定. 核心的指导思路归纳为: 关注点放在domain上,将业务领域限定在同一上下文中 降低上下文之间的依赖,通过‘开发主机服务’(REST服务是其中的一种).‘消息模式’.‘事件驱动’等架构风格实现 遵循分层架构模式 架构风格 针对DDD的架构设计,<实现领域驱动设计>提到了几种架构风…
一场大戏落幕,首届DDD中国峰会如大会主题色一般的红.或许在12月9日这一天,全中国的DDD粉丝大约有一半都汇聚在了国家会议中心.听起来是幸,其实是不幸,因为DDD在中国的人群基数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要负责大会的其中一个Track,期间又要接受采访,另外还有朋友到访,所以除了前面的两个keynote以及我自己的session(这是当然的),我没有完整听完一个session.然而单单是和DDD大咖.专家与爱好者们交谈,已经受益匪浅了.参会归来,关于DDD的idea产生了许多,我觉得有必要和DDD谈…
要实现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在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节奏下进行,就应该有一个轻量级的框架对开发过程与代码编写做一定的约束. 虽然DDD是一个软件开发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或框架,但拥有一个轻量级的框架仍然是必要的,为了开发一个支持DDD的框架,首先需要理解DDD的基本概念和 核心的组件. 一.什么是领域驱动设计(DDD) 首先要知道DDD是一种开发理念,核心是维护一个反应领域概念的模型(领域模型是软件最核心的部分,反应了软件的业务本质),然后通过大量模式来指导模型设计 与开发. DDD的一般过程是…
本片将介绍以下内容: 1).DDD是什么? 2).怎么使用DDD? 3).使用DDD应该规避或者注意什么? 一.DDD是什么? 简言之: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顾名思义,着重点在领域,这里的领域指的就是具体的业务领域,一个业务可以是一个领域或者多个子领域,每个领域中包含多个子域.具体的实现更偏重于具体的业务知识,而不是技术的细节,说白了技术无关性了. 2. 我们如何开始? 开始使用需要领域专的参与,需要领域专家对相应领域的业务分析,分析过程要注意 限界上下文:…
1 为什么我要研究领域驱动设计 1.1 设计方法各样且代码无法反映设计 我大概从2017年10月份开始研究DDD,当时在一家物流信息化的公司任职架构师,研究DDD的初衷在于为团队寻找一种软件设计的方法论.作为架构师,经常参与设计评审,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在评审过程中,有一点感受非常深,就是评审过程非常痛苦且几乎没有效率和成果.让我痛苦的地方有: 每一个系统分析师都是基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功能,有的用类图.有的基于流程图,有的详细.有的粗放,更麻烦的是,大家对业务背景的理解程度完…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1,在大半年前,公司开发任务比较轻松,自己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又想要学习技术,比较迷茫,后面我接触到了博客园,看了一个帖子,深有感触,我当时不知道学习什么,于是我信息给他,他居然回复我了,并且还给我建议学习的方向,以及学习的方法,我十分的感谢他. 2,在一次面试中,有人问我,你工作1年多了有没有做过自我总结,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我当时吞吞吐吐的回答了,内心十分的慌张,在此补上总结. 3,学习了一段时间.Net Core了,记忆力比较差,记录下来,为以后用时做准备. 项目基础分…
Microservices(微服务架构)和DDD(领域驱动设计)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两个技术词汇.在最近两年的咨询工作中总是会被不同的团队和角色询问,由此也促使我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技术词汇被这么深入人心的绑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服务于更高的业务响应力 从两个词汇的发明来看,它们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DDD是Eric Evans于2003年出版的书名,同时也是这个架构设计方法名的起源.DDD的想法是让我们的软件实现和一个演进的架构模型保持一致,而这个演进的模型来自于我们的业务需求.这种演进式设计…
从遇到问题开始 当人们要做一个软件系统时,一般总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希望通过一个软件系统来解决. 比如,我是一家企业,然后我觉得我现在线下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不够,我希望能够在线上也能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要做一个普通电商系统,用于实现在线销售自己企业产品的目的. 再比如,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有很多系统对外提供服务,面向很多客户端设备.但是最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服务经常出故障.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希望能做一个灰度发布的平台,这个…
DDD在存在许多DDD模式的同时,也有大量实践和指导原则,这些都是DDD思想体系成功的关键. 1.专注于核心领域 DDD强调的是在核心子域付出最多努力的需要.核心子域是你的产品会成功还是会失败的差异化因素所在.它是产品的独特卖的点,也是构建而非购买产品的原因. 核心领域是将为你的业务提供竞争优势并产生真实价值的产品内容. 至关重要的是,团队要理解核心领域是什么. 2.通过协作进行学习 DDD强调的是开发团队和业务专家之间协作,以生产出解决问题的有用模型的重要性. 没有业务专家的协作和投入,就不能…
何为DDD DDD不是架构设计方法,不能把每个设计细节具象化,DDD是一套体系,决定了其开放性,体系中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具体方案落地,可能让团队无所适从. 有的小伙伴觉得DDD太虚了,具体在我们进行业务代码编写落地中DDD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总结起来说主要目的有两点: 建立业务术语,统一PM/RD/QA需求沟通术语. 梳理业务边界,将业务领域逻辑内聚. 搞定DDD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进行领域建模 如何识别Bounded Context 如何在战术层面寻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