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fs、debugfs】的更多相关文章

procfs 是进程文件系统(file system) 的缩写,包含一个伪文件系统,用于通过内核访问进程信息 这个文件系统通常被挂载到 /proc 目录.由于 /proc 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件系统,它也就不占用存储空间,只是占用有限的内存 伪文件系统 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proc得到系统的信息,并可以改变内核的某些参数.proc文件系统是动态从系统内核读出所需信息并提交的 优点 在调试时修改某些内核变量,而printk无能为力:为了修改某个值重新编译内核或者驱动过于低效 安装文件系统 # mou…
网址:http://www.tinylab.org/show-the-usage-of-procfs-sysfs-debugfs/ 1 前言 内核中有三个常用的伪文件系统:procfs,debugfs和sysfs. procfs — The proc filesystem is a pseudo-filesystem which provides an interface to kernel data structures. sysfs — The filesystem for exportin…
Linux调试文件系统 1.1.procfs 早期的Linux内核中,内核通过procfs输出调试信息,可以在用户态通过读写procfs节点与内核进行交互,用来获取处理器.内存.设备驱动.进程等各种信息.但是随着Linux的普及,Linux驱动开发者往procfs中添加了大量的设备驱动相关的节点,因此,sysfs应运而生. mount -t proc nondev /procfs 1.2.sysfs sysfs基于kobject实现,而kobject是Linux内核设备驱动模型的基础,因此,sy…
catalog . 引言 . proc文件系统 . 简单的文件系统 . sysfs 0. 引言 传统上,文件系统用于在块设备上持久存储数据,但也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来组织.提供.交换并不存储在块设备上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由内核动态生成,VFS的虚拟抽象层从架构上提供了这种功能,我们接下来着重讨论几种无持久存储的文件系统 . proc文件系统(proc filesystem) 它使得内核可以生成与系统的状态和配置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可以由用户和系统程序从普通文件读取,而无需专门的工具与内核通信(通过简单…
转自:http://blog.csdn.net/haomcu/article/details/7371835 Linux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源自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机制.Unix的两大分支AT&T Unix和BSD Unix在进程通信实现机制上的各有所不同,前者形成了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System V IPC,后者则实现了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同时Linux也遵循IEEE制定的Posix IPC标准,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IPC机制:管道(Pipe)及命名管道(N…
http://www.cnblogs.com/bakari/p/5520860.html 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这些系统调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进行扩展和裁剪,现在各种版本的Unix实现都提供了不同数量的系统调用,如Linux的不同版本提供了240-260个系统调用,FreeBSD大约提供了320个(reference:UNIX环境高级编程). Intel的X86架构的CPU提供了0到3四个特权级,数…
Linux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源自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机制.Unix的两大分支AT&T Unix和BSD Unix在进程通信实现机制上的各有所不同,前者形成了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System V IPC,后者则实现了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同时Linux也遵循IEEE制定的Posix IPC标准,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IPC机制:管道(Pipe)及命名管道(Named Pipe),信号(Signal),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
  1.Linux进程概述 Linux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源自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机制.Unix的两大分支AT&T Unix和BSD Unix在进程通信实现机制上各有所不同,前者形成了运行在单个计算机上的System V IPC,后者则实现了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同时Linux也遵循IEEE制定的Posix IPC标准,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IPC机制:管道(Pipe)及命名管道(Named Pipe),信号(Signal),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wangyuling1234567890/article/details/21561457 今天在看用户态与内核态通信相关东西时,发现了关于netlint两篇不错的文章,借过来整理一下,以供学习之用. 学习时建议使用sourceinsight打开两个工程,一个Linux内核代码,另一个工程中把下面链接中代码复制到文件中,放到工程中. linux下netlink通信的实例代码 :http://blog.csdn.net/love_life201…
1.内核调试手段 1.printk打印内核状态 2.产生opps时使用GDB查看调用栈 2.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区别,通信方式有哪些? Linux简化了分段机制,使得虚拟地址与线性地址总是一致,因此,Linux的虚拟地址空间也为0-4G.Linux内核将这4G字节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将最高的1G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而将较低的3G字节(从虚拟地址 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