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java.util.Scanner; //题目: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多高? public class Bal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firsthight; int n; Scanner in = new Scanner (System.in);//从键盘读取两个数据 System.out.println…
单纯考逻辑 题目: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n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n次反弹多高?(n<=10) 输入描述: 一行,一个整数n (1<=n<=10). 输出描述: 输出两个浮点数ans1,ans2.ans1为第n次落地时,共经过的距离:ans2为第n次反弹的高度.答案应与标准答案误差小于1e-5.两个数间以空格相间. 输入例子1: 1 输出例子1: 100.000000 50.000000 输入例子2: 10 输出例子2: 299.6…
a = [100]  #每个‘反弹落地’过程经过的路程,第1次只有落地(100米) h = 100  #每个‘反弹落地’过程,反弹的高度,第1次为100米 print('第1次从%s米高落地,走过%s米,之后又反弹至%s米.' % (h, a[0], h/2)) for i in range(2,11):  #第1次已初始化,再循环9次     a.append(h)  #先计算路程,再高度减半,因为一个‘反弹落地’为2个高度     h = h / 2     print('第%s次从%s米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hn=sn/; int i; ;i<=;i++) //注意i是从2开始的,反弹第一次s1=200m,h1=50m { sn = sn+hn*; //hn*2是因为反弹后再落地的距离是相等的,别忘了2*hn hn = hn/; } printf("%f\n%f\n",sn,hn); ; }…
include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lls { public: int calcDistance(int A, int B, int C, int D) { // write code here return calcDis(A) + calcDis(B) + calcDis(C) + calcDis(D); } int calcDis(int x) { float sum = x; float xx = x; while…
代码: 两列图片瀑布流(一次后台取数据,无ajax,图片懒加载.下拉后分批显示图片.图片高度未知,当图片onload后才显示容器) [思路]: 图片瀑布流,网上代码有多种实现方式,也有各类插件.没找到合意的,所以根据网上找的一段代码,进行了较大改动. 需引用 zepto 或 jquery. 我这个是应用于手机上的,两列瀑布流,图片高度未知——等图片的onloaded事件触发后,才对容器进行计算和定位. 大容器是 $("#imgList"),容器格子是$(".pin"…
最近在做网页时需要使iframe高度自适应,以提高用户体验,网上找了挺多都很复杂,最后找到了这个 HTML: <div class="main_page"> <iframe scrolling="no" id="main" name="main" frameborder="0" src="" style="min-height:600px;width:100%…
<!DOCTYPE html> <html> <head> </head> <body id="body"> <!-- /*transition过渡特效*/ 第一步:设置目标元素div2的初始样式 第二步:设置目标元素div2在鼠标hover时的表现样式 第三步:给目标元素添加transition属性,并指定需要过渡的属性 /*固定宽高盒子上下左右居于不定宽高容器正中*/ 第一步:设置待定位盒子和宽高值 第二步:将待定位…
<div class="foo"> <div style="display: none;"> 3333333 </div> </div> jquery获取一个元素的高度,但元素的子元素设置display:non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lert($('.foo').height()); alert($('.foo').width()); &l…
在用CSS+DIV的布局中,常常会发现,当一个DIV float之后,假设他的高度超过了其父DIV的高度时,其父DIV的高度并不会对应的进行调整.要解决问题(也叫做闭合(清除)浮动),我们有四种办法: 1. 额外标签法 这样的方法就是向父容器的末尾再插入一个额外的标签,并令其清除浮动(clear)以撑大父容器.这样的方法浏览器兼容性好,没有什么问题,缺点就是须要额外的(并且一般是无语义的)标签.我个人比較喜欢这样的方法,由于它简单.有用.浏览器兼容性好,并且这样的方法也是W3C推荐的方法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