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 - Part10 数据包的通信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数据包在同网段和不同网段的转发流程梳理,使用 ping 命令进行实际抓包测试. 网关的概念: 对于像 PC 等终端设备来说,通过交换机可以实现同网段的通信.但如果想要给其他网段发生数据,就不行了,因为本身没有路由的功能,不知道该发给谁.这时就提出了一个网关的概念,为这些终端设备配置上,当想要实现跨网段的通信时,就把数据发送到配置的网关地址上.一般来说,默认配置的网关地址都是路由的接口地址. ARP 什么是 ARP?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
本文分析基于Linux Kernel 1.2.13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http://blog.csdn.net/yming0221/article/details/7545855 更多请查看专栏,地址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linux-kernel-net.html 作者:闫明 注:标题中的”(上)“,”(下)“表示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包的传递方向:”(上)“表示分析是从底层向上分析.”(下)“表示分析是从上向下分析. 在博文Linux内核--网络栈…
转载地址http://blog.csdn.net/yming0221/article/details/7492423 作者:闫明 本文分析基于Linux Kernel 1.2.13 注:标题中的”(上)“,”(下)“表示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包的传递方向:”(上)“表示分析是从底层向上分析.”(下)“表示分析是从上向下分析. 上篇: 上一篇博文中我们从宏观上分析了Linux内核中网络栈的初始化过程,这里我们再从宏观上分析一下一个数据包在各网络层的传递的过程. 我们知道网络的OSI模型和TCP/IP模型…
转, 原文: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926093 -------------------------------------------------------------------------------------------------------------------- 继上一篇介绍了数据包的接收过程后,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应用程序到网卡并最终发送出去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文章…
本文分析基于Linux Kernel 1.2.13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http://blog.csdn.net/yming0221/article/details/7492423 更多请看专栏,地址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linux-kernel-net.html 作者:闫明 注:标题中的”(上)“,”(下)“表示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包的传递方向:”(上)“表示分析是从底层向上分析.”(下)“表示分析是从上向下分析. 上一篇博文中我们从宏观上分析了L…
转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36467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网卡传到进程手中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两篇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 本文只讨论以太网的物理网卡,不涉及虚拟设备,并且以一个UDP包的接收过程作为示例. 本示例里列出的函数调用关系来自于kernel 3.13.0,如果你的内核不是这个版本,函数名称和相关路径可能不一样,但背后的原理应该是一样的(或者有细微差别) 网卡到内存 网卡…
转, 原文: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36467 -----------------------------------------------------------------------------------------------------------------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网卡传到进程手中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两篇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 本文只讨论以太网的物理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到VM生成的数据包如何能够到达另一个VM或外部资源,Neutron使用OpenContrail插件的上下文中的关键概念/组件是什么. 我们将重点介绍OpenContrail,它如何实现覆盖以及它提供的工具来检查/解决数据包的转发方式. 在开始之前,我将简要介绍一下OpenContrail的关键概念. Virtual networks, Overlay with OpenContrai 对于Overlay ,OpenContrail使用MPLS,L3VPNs和MPLS EVP…
Openvswitch的内核模块openvswitch.ko会在网卡上注册一个函数netdev_frame_hook,每当有网络包到达网卡的时候,这个函数就会被调用. static struct sk_buff *netdev_frame_hook(struct sk_buff *skb) {    if (unlikely(skb->pkt_type == PACKET_LOOPBACK))       return skb;      port_receive(skb);    return…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36467…
相关学习资料 http://hi.baidu.com/hucyuansheng/item/bf2bfddefd1ee70ad68ed04d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stant_Messaging_and_Presence_Protocol https://www.trillian.im/impp/ http://en.wap.wikipedia.org/wiki/Presence_and_Instant_Messaging http://zh.wikiped…
最近在研究suricata源码,在匹配模式的时候,有tilegx mpipe mode,转载下文,了解一下.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hl_blog/article/details/23377121   作者:飞翔的刺猬 基于TILE-GX实现快速数据包处理框架-netlib实现分析 原创 2014年04月10日 19:37:33 3276 1 0   转载请注明出处出! NETLIB FOR FAST PATHPACKET PROCESS 1.概述 网络功能,例如…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eitian629/archive/2012/11/16/2774065.html 1.ISO开放系统有以下几层: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2.TCP/IP 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 通信过程中,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
如何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捕获数据包? 本文由CSDN-蚍蜉撼青松[主页:http://blog.csdn.net/howeverpf]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前Android系统越来越流行,无论是对于安卓应用的开发人员,还是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人员,都有可能需要掌握捕获Android应用通信数据包的方法.根据技术手段不同,常用的抓包方法分两类,一类是通过Androidf智能移动终端所接入的上层网络设备或线路获取数据流,另一类则是直接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监听数据流.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类方…
1.ISO开放系统有以下几层: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2.TCP/IP 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 通信过程中,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
起因: 吃饭的时间在想如果区域网内都是通过路由器上网,那如何实现拦截整个区域网的数据包,从而实现某种窥探欲. 思路:      正常是通过电脑网卡预先设置或分配的IP+网关对路由器进行通讯,比如访问百度:      A主机(指定网关) >> 路由器 >> DNS(域名转IP) >>  服务端(百度)      而我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 "A主机" 请求"路由器"的时间进行数据包的拦截,并转发至真正的路由器(转发目的是为了不断网,不…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TCP/IP协议栈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后继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
// // ViewController.m // IOS_0129_HTTP请求 // // Created by ma c on 16/1/29. // Copyright © 2016年 博文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ViewController.h" #import "MBProgressHUD+MJ.h"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property (weak, nonato…
http://www.cnblogs.com/feitian629/archive/2012/11/16/2774065.html 网络层的IP 协议是构成Internet 的基础.IP 协议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可靠性可以在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中提供支持. 传输层可选择TCP 或UDP 协议.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有点像打电话,双方拿起电话互通身份之后就建立了连接,然后说话就行了,这边说的话那边保证听得到,并且是按说话的顺序听到的,说完话挂机断开连接.也…
网络层次模型,数据包的组成是学习scapy的基础,下文主要关注模型中各个层次的用途,ethernet II和ip包数据结构.    1.五层模型简介 名称 作用 包含协议 应用层 面向程序对程序的传输服务(应用层更关注于ip协议中的数据包部分) HTTP,DNS,FTP,SMTP 传输层 分割并重新组装上层提供的数据流,为数据流提供端口到端口的传输服务.(传输层关注端口号) TCP,UDP 网络层 1.通过包的分片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2.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3.定义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ip…
实际上在iOS很多应用开发中,大部分用的网络通信都是http/https协议,除非有特殊的需求会用到Socket网络协议进行网络数 据传输,这时候在iOS客户端就需要很好的第三方CocoaAsyncSocket来进行长连接连接和传输数据,该第三方地 址:https://github.com/robbiehanson/CocoaAsyncSocket,读者可以自行google或者baidu搜索 这个库的用法,网上有很多资料,而且用法不难. 在一些对Socket通信使用需求不是很高的应用中,比如需要…
关于MAC地址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变与不变的问题: 结论:MAC地址在同一个广播域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在跨越广播域的时候会发生改变的: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除NAT的时候),总结为 路由转发MAC不变,IP变. 我们知道的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MAC地址是用于同意物理或逻辑第2层网络上的设备间进行通信的: 而第三层地址(IP地址)是可以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MAC地址是在同一个广播域有效的,那么去了另外一个广播域(网段)MAC地址肯定要改变的:…
IP /TCP协议及握手过程和数据包格式中级详解 https://www.toutiao.com/a6665292902458982926/ 写的挺好的 其实 一直没闹明白 网络好 广播地址 还有 网关地址的一些乱七八槽的关系. 剑云锋 2019-03-07 22:33:34 IP地址 定义: IP被称为网际协议,是Internet上使用的一个关键的底层协议.TCP/IP是通用的通信协议,使Internet成为一个允许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操作系统的网络. 特点: IP协议具有能适应各种各样…
当我们在七层协议最上层,主机A想和其它主机通信, 比如telnet到主机B,各层都为数据打包后再封装上自己能识别的数据标签,现在我们只说四层以下的通信过程. .当一个高层的数据包到达传输层,由于telnet使用TCP协议,传输层将上层传过来的数据不变再封装TCP的包头以便目标主机可以正确解包,继续向下层(网络层)传递. .网络层同样不会改变之前的数据包,当然也包括之前封装的任何包头,首先主机A要对目标主机作判断,他会用自己的IP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172.,然后在拿自己的掩码和主…
traceroute命令 用于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时的全部路径,它默认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是40字节. traceroute通过发送小的数据包到目的设备直到其返回,来测量其需要多长时间.一条路径上的每个设备traceroute要测3次. 输出结果中包括每次测试的时间(ms)和设备的名称(如有的话)及其ip地址. 选项 -d:使用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f<存活数值>:设置第一个检测数据包的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F:设置勿离断位: -g<网关>:设置来源路由网关,最多可设…
分层思想 首先,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是基于分层思想而出现的.分层思想,就是将复杂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单一的子过程. 优点: 可以让整个流程更加清晰, 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真对性的解决问题. 类比: 牛奶到达我们手中,经历了以下过程,奶牛生产→卡车运输→工厂加工→超市贩卖→我们购买牛奶 奶牛负责产奶,运输车负责运输,工厂负责加工,超市负责销售,消费者只用购买 而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与我们购买牛奶过程相似,数据层层传递. 将网络进行分层划分后 人员分工明确,更有专业性 可以很容易用…
转自:http://www.2cto.com/os/201502/376226.html 可以说sk_buff结构体是Linux网络协议栈的核心中的核心,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sk_buff这个结构体进行的,它的重要性和BSD的mbuf类似(看过<TCP/IP详解 卷2>的都知道),那么sk_buff是什么呢?网络分层模型这是一切的本质.网络被设计成分层的,所以网络的操作就可以称作一个“栈”,这就是网络协议栈的名称的由来.在具体的操作上,数据包最终形成的过程就是一层一层封装的过程,在栈上形成一…
http://dog250.blog.51cto.com/2466061/1612791 可以说sk_buff结构体是Linux网络协议栈的核心中的核心,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sk_buff这个结构体进行的,它的重要性和BSD的mbuf类似(看过<TCP/IP详解 卷2>的都知道),那么sk_buff是什么呢?sk_buff就是网络数据包本身以及针对它的操作元数据.想要理解sk_buff,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凭着自己对网络协议栈的理解封装一个直到以太层的数据帧并且成功发送出去,个人认为这比看代码/…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确定 UDP和TCP协议利用端口号实现多项应用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数据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通过目标端口接收.有的网络应用只能使用预留或注册的静态端口:而另外一些网络应用则可以使用未被注册的动态端口.因为UDP和TCP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所以端口号的有效范围是从0到65535.动态端口的范围是从1024到65535. MTU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最大传输单元实际上和链路层协议有着密切的关系,EthernetII帧的结构DMAC+SMAC+Type+Data+CRC由于…
源: SRTP参数及数据包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