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csdn.net/vanbreaker/article/details/7881206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前面简单的分析了内核处理用户空间缺页异常的流程,进入到了handle_mm_fault()函数,该函数为触发缺页异常的地址address分配各级的页目录,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和address配对的pte了,但是这个pte如何去映射物理页框,内核又得根据pte的状态进行分类和判断,而这个过程又会牵扯出一些其他的概念……这也…
转自:http://blog.csdn.net/vanbreaker/article/details/795571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在pte_handle_fault()中,如果触发异常的页存在于主存中,那么该异常往往是由写了一个只读页触发的,此时需要进行COW(写时复制操作).如当一个父进程通过fork()创建了一个子进程时,子进程将会共享父进程的页框.之后,无论是父进程还是子进程要对相应的内存进行写操作,都要进行COW,也就是为自己重新分配一个页框,并…
转自:http://blog.csdn.net/vanbreaker/article/details/787076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用户空间的缺页异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触发异常的线性地址处于用户空间的vma中,但还未分配物理页,如果访问权限OK的话内核就给进程分配相应的物理页了 2.触发异常的线性地址不处于用户空间的vma中,这种情况得判断是不是因为用户进程的栈空间消耗完而触发的缺页异常,如果是的话则在用户空间对栈区域进行扩展,并且分配相应的物理页…
来自网址http://www.kerneltravel.net/jiaoliu/005.htm 用户程序和内核的信息交换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既可以主动从用户空间向内核空间发送信息,也可以从内核空间向用户空间提交数据.当然,用户程序也可以主动地从内核提取数据.下面我们就针对内核和用户交互数据的方法做一总结.归纳. 信息交互按信息传输发起方可以分为用户向内核传送/提取数据和内核向用户空间提交请求两大类,先来说说:由用户级程序主动发起的信息交互. 用户级程序主动发起的信息交互 A编写自己的系统调用 系统…
转自:http://blog.csdn.net/ordeder/article/details/4165450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http://blog.csdn.net/ordeder)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1背景知识 1 进程的用户空间 12 地址映射 malloc 和free 1 用户层 2 内核层 3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 总结 参考 附录   本文介绍malloc的实现及其malloc在进行堆扩展操作,并分析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是如何实现映射关系.…
转自:http://blog.csdn.net/ordeder/article/details/4165450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http://blog.csdn.net/ordeder)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1背景知识 1 进程的用户空间 12 地址映射 malloc 和free 1 用户层 2 内核层 3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 总结 参考 附录   本文介绍malloc的实现及其malloc在进行堆扩展操作,并分析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是如何实现映射关系.…
原文地址: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Netlink 上] 作者:wjlkoorey258 引言 Alan Cox在内核1.3版本的开发阶段最先引入了Netlink,刚开始时Netlink是以字符驱动接口的方式提供内核与用户空间的双向数据通信:随后,在2.1内核开发过程中,Alexey Kuznetsov将Netlink改写成一个更加灵活.且易于扩展的基于消息通信接口,并将其应用到高级路由子系统的基础框架里.自那时起,Netlink就成了Linux内核子系统和用户态的应用程序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VEC_ACCESS.coredump.LR.PC等. CK中存在一种VEC_ACCESS异常,可能原因是用户空间访问了内核空间,还有一种是内核访问不存在的总线地址. 下面简单构造VEC_ACCESS异常,包括变量指针异常和函数指针异常并分析. 1. 变量指针异常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void) { char *p = (char *)0xfffffffe; *p = ; } 执行后异常输出如下,并生成了coredump文件. [ 1601.325…
1.特权级         Intel x86架构的cpu一共有0-4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ARM架构也有不同的特权级,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硬件已经提供了一套特权级使用的相关机制,软件自然要好好利用,这属于操作系统要做的事情,对于UNIX/LINUX来说,只使用了0级特权级别和3级特权级,即最高最低特权级.也就是说在UNIX/LINUX系统中,一条工作在0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了CPU能提供的最高权力,而一条工作在3级特权的指令具有CPU提供的最低或…
谈到CPU的这两个工作状态,也就是处理器的这两个工作状态,那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为什么搞出这两个鬼玩意出来.       用过电脑的娃娃们肯定知道在一个系统中既有操作系统的程序,也由普通用户的程序.但那么多指令,可不是随便乱用的,有些指令只能由系统来使用,禁止用户程序去直接访问.为了保证操作系统和各个应用程序能够顺利运行,就必须对他们进行限制,否则的话就根本没有办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       所以呢,根据运行程序对资源和机器指令的使用权限,把处理器设置为不同的状态.多数系统把处理器的工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