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排序算法-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coding: 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electSort(a): for i in xrange(0,a.size): min = a[i] p = i for j in xrange(i+1,a.size ): if min > a[j]: min = a[j] p = j if p != i: a[i], a[p] = a[p], a[i]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np.random.randint…
最近在学习python,用python实现几个简单的排序算法,一方面巩固一下数据结构的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一下python的简单语法. 冒泡排序算法的思路是对任意两个相邻的数据进行比较,每次将最小和最大的数据都放在数组头和尾的位置,每次比较完成后除去头.尾的数据,进行比较.python源码如下: def bubble_sort( ): str_array = raw_input("Input your numbers:") array = list(str_array) l = len(…
选择排序算法(Selection Sort)是排序算法的一种初级算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基础,理解了有助于后面学习更高深算法,勿以勿小而不为. 排序算法的语言描述: 给定一组物体,根据他们的某种可量化的属性,进行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比如,上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按照身高排队. 排序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针对它的计算机算法有很多,性能各不一样.本文的选择算法即是其中一种. 选择排序算法的语言描述: 选择排序算法是,从一组未排序的物体中,根据某可量化的属性,先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放到第一个…
选择排序算法: a=[6,5,4,3,2,1] 算法思路: 第一步:在列表的第一个位置存放此队列的最小值 声明一个变量min_index等于列表的第一个坐标值0 从第一个位置0坐标开始,和它后边所有的元素一一比对,如果发生了后边的值min_index坐标的对应的值更小,则min_index值改为后边那个数的坐标,然后用min_index坐标对应的值再跟后边的数比较,完成全部比对以后,将列表的第一个数和min_index坐标对应的数做一个交换 第一次用6和5比较,5小,min_index改为1,用…
一.选择排序的介绍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
Python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原理与用法实例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简单描述了选择排序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Python实现与应用选择排序的具体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比如在一个长度为N的无序数组中,在第一趟遍历N个数据,找出其中最小的数值与第一个元素交换,第二趟…
选择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首先在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前或后. 2. 然后,再从剩余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或最大元素. 3. 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4.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例子图步骤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__author__ = "hsz" def select_sort(alist): n = len(alist) # 外层控制比较几轮 for j in ra…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又称交换排序算法,是从观察水中气泡变化构思而成,原理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若大小顺序有误,则对调后再进行下一个元素的比较,就仿佛气泡逐渐从水底逐渐冒升到水面一样.如此扫描一次之后就可以确保最后一个元素位于正确的位置.接着再逐步进行第二次扫描,直到完成所有元素的排序关系为止. Python代码: import random #构造数据 data = list() for i in range(10): data.append(random.randint(0,…
常见排序算法-Python实现 python 排序 算法 1.二分法     python    32行 right = length-  :  ]   ):  test_list = [,,,,,,]  test_val1 =   test_val2 =   ):  length = len(array)  :  :  ):  ]:  array[i],array[i+] = array[i+],array[i]  length -=   :  :  ):  ]:  array[i],arra…
C Primer Plus第十一章字符串排序程序11.25中,涉及到“选择排序算法”,这也是找工作笔试或面试可能会遇到的题目,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举个例子:对数组num[5]={3,5,2,1,4}中各元素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并输出(为了更清楚了解排序过程,要求输出每一轮排序后的结果). 附上程序(写的有点复杂,主要代码只有几行): /* 对一个整数数组中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序 */ /************* 选择排序法 *************/ /********* by行动救赎 2016…
一.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 当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内部排序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待排序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最短: unsortedList=[55, 91, 63, 71, 72, 7, 74, 16, 4, 3…
简单选择排序:(选出最小值,放在第一位,然后第一位向后推移,如此循环)第一位与后面每一个逐个比较,每次都使最小的置顶,第一位向后推进(即刚选定的第一位是最小值,不再参与比较,比较次数减1) 复杂度: 所需进行记录移动的操作次数较少 0--3(n-1) ,无论记录的初始排列如何,所需的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相同,均为n(n-1)/2,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 O(1) 算法改进:每次对比,都是为了将最小的值放到第一位,所以可以一比到底,找出最小值,直接放到第一位,省去无意义的调换移动操作…
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通俗点说,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形成解题思路还是编写程序,都是在实施某种算法.前者是推理实现的算法,后者是操作实现的算法.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 1.有穷性: 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 2.确切性: 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 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
//读入字符串,并排序字符串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IZE 81 #define LIM 20 #define HALT "" void stsrt(char * strings [], int num); //字符串排序函数 char * s_gets(char * st,int n); int main(void) { char input[LIM][SIZE]; char *ptst…
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同样是基础排序算法,现在也做个学习积累. 简述 选择排序算法较为稳定,基本上都是O(n2)的时间复杂度,规模越小排序越快,不需要占用额外空间.其实选择排序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的元素然后放到数组前面,然后再从剩下的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的元素放在上一次找到最小(大)元素的后面,以此类推完成排序. 动图演示 看下动图上的演示,就能够找出排序规律,非常之简明易懂. (算法动图来源于参考资料,详细请往下翻阅) 代码实现 /** * 选择排序 * @param…
之前已经介绍过冒泡排序算法和简单选择排序算法和原理,现在有Js实现. 冒泡排序算法 let dat=[5, 8, 10, 3, 2, 18, 17, 9]; function bubbleSort(data) { for(let i=0;i<data.length-1;i++){ for(let j=0;j<data.length-1-i;j++){ if(data[j]>data[j+1]){ [data[j],data[j+1]]=[data[j+1],data[j]]; } }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 选择排序算法 原理:从数组中 找出最小的元素然后交换位置: */ int a[10] = {9,5,10,7,2,3,1,6,8,4}; int i=0,j=0; int n = sizeof(a)/4; //外循环n-1轮 for(i=0;i<n-1;i++){ int pos = i;//始终指向最小的位置 for(j=i+1;j<n;j++){ if(a[j]<a[pos]){ pos = j…
1.介绍 选择排序算法属于内部排序算法,是从欲排序的数据中,按指定的规则选出某一元素,再依规定交换位置达到排序的目的 时间复杂度:O(n^2) 双层for 2.思想 选择排序(select sorting)也是一种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第一次从arr[0]~arr[n-1]中选取最小值, 与arr[0]交换,第二次从arr[1]~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1]交换,第三次从arr[2]~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2]交换,…, 第i次从arr[i-1]~ar…
本题是浙江理工大学ACM入队200题第四套中的A题,同时给出了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算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题的题面. 由于是比较靠前的题目,这里插一句.各位新ACMer朋友们,请一定要养成仔细耐心看题的习惯,尤其是要利用好输入和输出样例. 样例相当于给你举了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题目 样例会告诉你输入和输出的格式,你必须要在程序里以这样的格式输入和输出,否则会出问题 样例可以在你本地写完代码之后用作测试,来检查你的代码能否正常地运行(不过样例运行正确并不代表完全对了,可能输入其他的数据会…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首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对于冒泡算法的定义: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在很多计算机语言中冒泡算法都是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在python中也可以轻松实现,并且代码更短,下面看代码: #冒泡排序 def…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在n-i+1(i=1,2,…n-1)个记录中选取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作为有序序列中第i个记录.基于此思想的算法主要有简单选择排序.树型选择排序和堆排序.[1]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第1趟,在待排序记录r[1]~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1]交换:第2趟,在待排序记录r[2]~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2]交换:以此类推,第i趟在待排序记录r[i]~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i]交换,使有序序列不断增长直到全部排序完毕.以下为简单选择排序的…
Java 实现 package common; public class SimpleArithmetic { /** * 选择排序 * 输入整形数组:a[n] [4.5.3.7] * 1. 取数组编号为i(i属于[0 , n-2])的数组值 a[i],即第一重循环 * 2. 假定a[i]为数组a[k](k属于[i,n-1])中的最小值a[min],即执行初始化 min =i * 3. 取数组编号为m(m属于[i+1,n-1])的数组值 a[m],即第二重循环 * 4. 若 a[m] < a[m…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我们通常所说的排序算法往往指的是内部排序算法,即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 内部排序的分类: 一种是比较排序,时间复杂度O(nlogn) ~ O(n^2),主要有: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等. 另一种是非比较排序,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n),主要有: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等. 常见排序算法的一些特性: 冒…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如有收货,请留一赞,不胜感激! 同时欢迎加入我们的qq交流群:326079727 话不多说上代码: C语言: //选择排序走起 //原理:吃透原理再去实现,选择排序也是类似于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也是O^2,外层循环是十轮. // 每轮都找出最小值,然后把它放到最前,已经放在前面的 下一轮就不用再去比较 void choice(){ ] = {,,,,,,,,,}; //获取数组的长度,因为c语言的每个int型占四个字节,所除以4 ; int tmp; ; i < len; i…
Java 实现 package common; public class SimpleArithmetic { /** * 选择排序 * 输入整形数组:a[n] [4.5.3.7] * 1. 取数组编号为i(i属于[0 , n-2])的数组值 a[i],即第一重循环 * 2. 假定a[i]为数组a[k](k属于[i,n-1])中的最小值a[min],即执行初始化 min =i * 3. 取数组编号为m(m属于[i+1,n-1])的数组值 a[m],即第二重循环 * 4. 若 a[m] < a[m…
# 选择排序,时间复杂度O(n²) def select_sort(arr): """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重复第二步,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param arr: :return: """ for i in range(len(arr) - 1): # 记录最小数的索引,设i为最小数的索引 min_val = i for j…
总结了一下常见集中排序的算法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也称合并排序,是分治法的典型应用.分治思想是将每个问题分解成个个小问题,将每个小问题解决,然后合并. 具体的归并排序就是,将一组无序数按n/2递归分解成只有一个元素的子项,一个元素就是已经排好序的了.然后将这些有序的子元素进行合并. 合并的过程就是 对 两个已经排好序的子序列,先选取两个子序列中最小的元素进行比较,选取两个元素中最小的那个子序列并将其从子序列中 去掉添加到最终的结果集中,直到两个子序列归并完成. 代码如下: #!/usr/bin/p…
参照:https://www.cnblogs.com/wuxinyan/p/8615127.html https://www.cnblogs.com/onepixel/articles/7674659.html 一.排序算法分类: 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 二.算法复杂度 注(…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 排序的稳定性: 经过某种排序后,如果两个记录序号同等,且两者在原无序记录中的先后秩序依然保持不变,则称所使用的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 内排序和外排序 内排序:排序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记录全部放在内存中 外排序:排序过程中,使用到了外部存储. 通常讨论的都是内排序. 影响内排序算法性能的三个因素: 时间复杂度:即时间性能,高效…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列中,选出最小(或者最大)的一个数与第1个位置的数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或者最大)的与第2个位置的数交换,依次类推,直到第n-1个元素(倒数第二个数)和第n个元素(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function sort(elements){ for(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将当前位置作为关键位置(最小位置) var key = i; //找出剩余的数列中最小值的位置作为关键位置 for(var j = i + 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