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也不能忘记的四个层 ①数据链路层实现了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比如以太网.令牌环等)上的传输.主要的协议ARP和RARP经过数据链路层封装的数据成为帧,有以太网帧.令牌环帧,其中,以太网帧的格式: MTU最大传输单元,即帧最多能携带多少上层协议数据(比如IP数据报),正因为如此,过长的IP数据报可能需要分片传输.说明:以太网帧的MTU=1500,可以通过ifconfig.netstat查看,因此它携带的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最多是1480个字节(IP数据报头部占20个字…
问题聚焦: 简单地梳理一下TCP/IP各层的功能和常用协议 详细了解ARP(数据链路层)和DNS(应用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 数据链路层:     职责: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一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如以太网.令牌环等)上的传输.     常用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RARP协议(逆地址解析协议)——实现了IP地址和机器物理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     寻址: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寻址一台机器.因此网络层必须先将目标机器的IP地址转化成其物理地址,才…
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 数据链路层:     职责: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一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如以太网.令牌环等)上的传输.     常用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RARP协议(逆地址解析协议)--实现了IP地址和机器物理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     寻址: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寻址一台机器.因此网络层必须先将目标机器的IP地址转化成其物理地址,才能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网络层:     职责: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选路:确定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对上层协议隐藏…
第一章 了解TCP/IP协议族 1.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以及主要协议 IP和TCP协议对编写程序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后面的章节会详细的讲到. TCP/IP的体系结构有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四层基本模型) 从主要拥有的协议来看: 在数据链路层中有RAP(Address Resolve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ve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 在网络层有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
TCP/IP协议族是一个分层,多协议通信体系. 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 TCP/IP协议族自底而上分为四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 1.1 数据链路层 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如,以太网, 令牌环)上的传输. 经常使用协议: ARP协议和RARP协议 1.2 网络层 实现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採用逐跳通信方式. 经常使用协议:IP协议和ICMP协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层协议,它是基于IP协议的) 1.3 传输层 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
前言: 在学习swoole入门基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知识瓶颈,比方说多进程.多线程.以及进程池和线程池等都有诸多的疑惑.之前也有学习相关知识,但只是单纯的知识面了解.而没有真正的学习他们的来龙去脉.所以为了swoole打下坚实的基础,打算从<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一书中找到启蒙.在此作为学习总结. 书本架构: 书中 1-4 章节,主要介绍TCP/IP协议族网络知识.以及TCP/IP通信的过程. 书中 5-15章节,主要解析服务器编程的主要方面(概念.模型.函数.实践) 第一章 1.1…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的开发要比OSI模型更早,因此TCP/IP协议族的分层结构无法准确地与OSI模型一一对应.原始的TCP/IP协议族定义为建立再硬件基础上的四个软件层,不通过目前TCP/IP协议族被认为是一个五层模型,其层的命名类似于OSI模型中相应的层.如下图所示: OSI和TCP/IP协议族的比较 当我们比较这两个模型时会发现,再TCP/IP协议族中没有会话和表示这两层.即使在OSI模型发布后,TCP/IP协议族也没有因此而增加这两层.在TCP/IP协议族中通常认为应用层…
TCP/IP协议族(一) HTTP简介.请求方法与响应状态码 接下来想系统的回顾一下TCP/IP协议族的相关东西,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在大学的时候学过的,但是那句话,基础的东西还是要不时的回顾回顾的.接下来的几篇博客都是关于TCP/IP协议族的,本篇博客就先简单的聊一下TCP/IP协议族,然后聊一下HTTP协议,然后再聊一下SSL上的HTTP(也就是HTTPS)了.当然TCP/IP协议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络上关于该内容的文章一抓一大把呢,但是鉴于其重要性,还是有必要系统的总结一下的. 一.T…
1990年以前,再数据通信和组网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层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nection,OSI)模型.当时所有人都认为OSI模型将是数据通信的最终标准,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现在TCP/IP协议族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商用体系结构,因为它已经在因特网中应用,并且通过了广发的测试,而OSI模型则从来没有被完全实现过. 我们知道再两个实体之间要进行通信需要有一个协议.而当该通信比较复杂时,就有必要将这个复杂的任务划分为多层.此时,我们就需要有多个协议,每一层都…
1.OSI参考模型 1)作用 2)各层的名称和功能 2.对分层网络协议体系的理解 1)不同节点:层次组成不同,作用不同 2)横向理解:虚通信.对等实体.协议.PDU 3)纵向理解:封装与解封.服务.接口 3.TCP/IP 1)层次: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2)协议:主要协议极其所在层次 4.地址 1)物理.IP.端口地址:作用,所在层次 2)单播.多播.广播地址:作用 2.1 OSI参考模型 1.ISO标准指定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