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内核 内存管理基本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内存管理概念: 1)物理内存 PC上有三条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32位CPU的寻址能力是4GB个字节,用户最多可以使用4GB的真实物理内存.PC中很多设备都提供了自己的设备内存,例如显卡就提供了自己的显存.这部分内存会映射到PC的物理内存上,也就是读写这段物理地址,其实会读写的设备内存地址,而不会读写物理内存地址. 2)虚拟内存地址 Windows所有程序(包括Ring0层和Ring3层的程序)可以操作的都是虚拟内存.之所以称为虚拟内存,是因为对它的所有操作最终都会变成一系列对真实…
一.几个基本的概念 1.存储器的金字塔结构 存储器从下之上依次是磁盘/flash.DRAM(内存).L2-cache.L1-cache.寄存器,越在上面的存储器访问速度越快,同时价格也越昂贵,每一级都可以看做是下一级的缓存,内存是磁盘的缓存,cache是内存的缓存. 2.地址空间 地址空间就是一个非负正数的有序集合,如果是连续的即线性地址空间,从硬件的角度看就是处理器所能访问的存储器空间,与地址线的位数相关,物理地址空间就是物理存储器的访问空间(按字节访问) 3.页 将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按页来划…
如题目所示,为什么要称作“内核内存管理”,因为内核所需要的内存和用户态所需要的内存,这两者在管理上是不一样的. 这篇文章描述内核的内存管理,用户态的内存管理在以后的文章中讲述. 首先简单的说明一下下面的描述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1,以下描述适用于32位系统 2,32位系统的线性地址(或称为逻辑地址,下面统称为线性地址)0-4G,其中的3G-4G的地址空间由内核使用.宏PAGE_OFFSET 为0xC0000000(3G),也是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分界.但是linux内核并没有把整个1G空间用于线性…
内存管理子系统可能是linux内核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子系统,其支持的功能需求众多,如页面映射.页面分配.页面回收.页面交换.冷热页面.紧急页面.页面碎片管理.页面缓存.页面统计等,而且对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本文从内存管理硬件架构.地址空间划分和内存管理软件架构三个方面入手,尝试对内存管理的软硬件架构做一些宏观上的分析总结. 内存管理硬件架构 因为内存管理是内核最为核心的一个功能,针对内存管理性能优化,除了软件优化,硬件架构也做了很多的优化设计.下图是一个目前主流处理器上的存储器层次结构设计方案.…
slabtop cat /proc/slabinfo # name <active_objs> <num_objs> <objsize> <objperslab> <pagesperslab> : tunables <limit> <batchcount> <sharedfactor> : slabdata <active_slabs> <num_slabs> <sharedava…
1. 基本概念 1.1 地址 (1)逻辑地址:指由程序产生的与段相关的偏移地址部分.在C语言指针中,读取指针变量本身值(&操作),实际上这个值就是逻辑地址,它是相对于你当前进程数据段的地址.(2)线性地址:段中的偏移地址(逻辑地址),加上相应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个线性地址.(3)物理地址: 放在寻址总线上的地址.(4)虚拟地址:保护模式下段和段内偏移量组成的地址,而逻辑地址就是代码段内偏移量,或称进程的逻辑地址. 1.2 内存 (1) 虚拟内存: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
一 页 内核把物理页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内存管理单元(MMU)把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 地址,通常以页为单位进行处理.MMU以页大小为单位来管理系统中的也表. 32位系统:页大小4KB 64位系统:页大小8KB 内核用相应的数据结构表示系统中的每个物理页: <linux/mm_types.h> struct page {} 内核通过这样的数据结构管理系统中所有的页,因此内核判断一个页是否空闲,谁有拥有这个页 ,拥有者可能是:用户空间进程.动态分配的内核数据.静态内核代码.页高速缓存…… 系统中…
一 页 内核把物理页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内存管理单元(MMU)把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 地址,通常以页为单位进行处理.MMU以页大小为单位来管理系统中的也表. 32位系统:页大小4KB 64位系统:页大小8KB 内核用相应的数据结构表示系统中的每个物理页: <linux/mm_types.h> struct page {} 内核通过这样的数据结构管理系统中所有的页,因此内核判断一个页是否空闲,谁有拥有这个页 ,拥有者可能是:用户空间进程.动态分配的内核数据.静态内核代码.页高速缓存…… 系统中…
目前正在阅读毛老师的<windows内核情景分析>一书对象管理章节,作此笔记. Win内核中是使用对象概念来描述管理内核中使用到的数据结构.此对象(Object)均是由对象头(Object Header)组成,实际上由于对象头概念的特殊结构,还有些可选成分.于是一个对象实际上是分为三部分. OBJECT_HEADER对象头. 数据本体(比如文件对象File Object.Event等) 附加信息(比如Object Header Name Info等) 结构如下: //摘录自 Reactos代码…
以下内容汇总自网络. 在早期的计算机中,程序是直接运行在物理内存上的.换句话说,就是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访问的都是物理地址. 如果这个系统只运行一个程序,那么只要这个程序所需的内存不要超过该机器的物理内存就不会出现问题,我们也就不需要考虑内存管理这个麻烦事了,反正就你一个程序,就这么点内存,吃不吃得饱那是你的事情了. 然而现在的系统都是支持多任务,多进程的,这样CPU以及其他硬件的利用率会更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将系统内有限的物理内存如何及时有效的分配给多个程序了,这个事情本身我们就称之为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