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下划线(私有变量)】的更多相关文章

Python 的代码风格由 PEP 8 描述.这个文档描述了 Python 编程风格的方方面面.在遵守这个文档的条件下,不同程序员编写的 Python 代码可以保持最大程度的相似风格.这样就易于阅读,易于在程序员之间交流. 1.变量 _xxx,单下划线开头的变量,标明是一个受保护(protected)的变量,原则上不允许直接访问,但外部类还是可以访问到这个变量.这只是程序员之间的一个约定,用于警告说明这是一个私有变量,外部类不要去访问它.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
总结: 变量: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变量, 只用于标明, 外部类还是可以访问到这个变量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变量:  标明是内置变量, 3.  大写加下划线的变量:  标明是 不会发生改变的全局变量 函数: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函数, 只用于标明,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函数:  标明是特殊函数       Python 的代码风格由 PEP 8 描述.这个文档描述了 Python 编程风格的方方面面.在遵守这个文档的条件下,不同…
http://www.blogjava.net/lincode/archive/2011/02/02/343859.html 总结: 变量: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变量, 只用于标明, 外部类还是可以访问到这个变量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变量:  标明是内置变量, 3.  大写加下划线的变量:  标明是 不会发生改变的全局变量 函数: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函数, 只用于标明,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函数:  标明是特殊函数      …
表示私有属性,只能在自己的实例方法里面访问. self.__name会被编译成self._Bar__name以达到“不被外部访问”的效果 示例如下: 变量: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变量, 只用于标明, 外部类还是可以访问到这个变量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变量:  标明是内置变量, 3.  大写加下划线的变量:  标明是 不会发生改变的全局变量   函数: 1. 前带_的变量: 标明是一个私有函数, 只用于标明, 2.  前带两个_ ,后带两个_ 的函数:  标明是…
在 python 中,下划线命名规则往往令初学者相当 疑惑:单下划线.双下划线.双下划线还分前后……那它们的作用与使用场景 到底有何区别呢?今天 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单下划线(_) 通常情况下,单下划线(_)会在以下3种场景中使用: 1.1 在解释器中: 在这种情况下,“_”代表交互式解释器会话中上一条执行的语句的结果.这种用法首先被标准CPython解释器采用,然后其他类型的解释器也先后采用. >>> _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
Python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前缀和后缀指定特殊变量. - "单下划线" 开始的成员变量叫做保护变量,意思是只有类对象和子类对象自己能访问到这些变量:不能用"from xxx import *"而导入: - "双下划线" 开始的是私有成员,意思是只有类中的方法能访问,连子类对象也不能访问到这个数据. - 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代表python里特殊方法专用的标识,如 __init__() 代表类的构造函数. 注意: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因为…
1.单下划线 变量前的单下划线表示表面上私有 ,但是其实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你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被访问,但是,请把我视为私有变量,不要随意访问”. 2.双下划线 变量前的双下划线表示真正的私有,实际上的私有,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 但是有窍门,可以在类里面增加get__namedede和set__namedede这样的方法来突破限制,而且还能在方法里做验证. 3.其他(如:init): 名称前后的双下划线是一种惯例,对Pyth…
在学习Python的时候,会不理解为什么在方法(method)前面会加好几个下划线,有时甚至两边都会加.在Python中下划线还具有 private 和 protected 类似的访问权限作用,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Python主要存在四种命名: ()object #公用方法 ()__object__ #内建方法,用户不要这样定义 ()__object #全私有,全保护(private) ()_object #半保护(protected) 核心风格: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 因为下划线对解释…
原文地址这篇文章讨论Python中下划线_的使用.跟Python中很多用法类似,下划线_的不同用法绝大部分(不全是)都是一种惯例约定. 单个下划线(_) 主要有三种情况: 1. 解释器中 _符号是指交互解释器中最后一次执行语句的返回结果.这种用法最初出现在CPython解释器中,其他解释器后来也都跟进了. >>> _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NameError: name '_' i…
译文原文: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2611411 原文地址这篇文章讨论Python中下划线_的使用.跟Python中很多用法类似,下划线_的不同用法绝大部分(不全是)都是一种惯例约定. 单个下划线(_) 主要有三种情况: 1. 解释器中 _符号是指交互解释器中最后一次执行语句的返回结果.这种用法最初出现在CPython解释器中,其他解释器后来也都跟进了. >>> _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