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TCP&IP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OSI七层: OSI七层与ICP/IP概念层的对应: ICP/IP概念层上的网络设备: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IP(网络协议)位于网络层,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保证确实传送到对方那里,则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IP地址和MAC地址.IP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的地址,MAC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配对,IP地址可变换,但MAC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这里我为什么说基本不会改变呢?因为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软件…
一.前言 一个运维有时也要和网络打交道,所以具备最基本的网络知识,对一个运维人员来说是必要的.但,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这些并不是重点,因此,我不可能从最基础的网络知识开始讲起.本节内容更多是从一个梳理和总结的角度进行阐述.如若同学们遇到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那么你要留心了,你有很多基础性的网络知识还不具备,我建议从网上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下. 二.网络基础学习体系 网络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路由交换.安全.无线.语言.数据中心等多个方面,所以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学习和了解. 思科课程体系的大致…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族 年之后,TCP/IP协议族逐渐成为占主导的商用体系结构,广泛应用于Internet中,并通过广泛的測试.而OSI模型从来没有被全然实现过. 一.OSI模型: OSI与ISO差别: ISO是一个组织,中文全称'国际标准化组织'',覆盖网络全部方面的ISO标准就是OSI模型,通俗理解OSI模型是ISO标准中的一部分. OSI是一个模型,并非协议.用来了解和设计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 OSI模型层次结构:   因为OSI模型并未全然实现过,无法在OSI模型中的每一层找到准…
1.定义: TCP/IP模型也被称作DoD模型(Department of Defense Model).TCP/IP字面上代表了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TCP/IP协议不是TCP和IP这两个协议的合称,而是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990年以前,再数据通信和组网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层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nection,OSI)模型.当时所有人都认为OSI模型将是数据通信的最终标准,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现在TCP/IP协议族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商用体系结构,因为它已经在因特网中应用,并且通过了广发的测试,而OSI模型则从来没有被完全实现过. 我们知道再两个实体之间要进行通信需要有一个协议.而当该通信比较复杂时,就有必要将这个复杂的任务划分为多层.此时,我们就需要有多个协议,每一层都…
1.OSI参考模型 1)作用 2)各层的名称和功能 2.对分层网络协议体系的理解 1)不同节点:层次组成不同,作用不同 2)横向理解:虚通信.对等实体.协议.PDU 3)纵向理解:封装与解封.服务.接口 3.TCP/IP 1)层次: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2)协议:主要协议极其所在层次 4.地址 1)物理.IP.端口地址:作用,所在层次 2)单播.多播.广播地址:作用 2.1 OSI参考模型 1.ISO标准指定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Ref…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规范.而我们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下图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发送方通过各种封装处理,把数据转换成比特流的形式,比特流在信号传输的硬件媒介中传输,接收方再把比特流进行解封装处理. 1.物理层 规定了如何为网络通信实现最底层的物理连接,以及物理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如何使…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四层概念模型 对应网络协议 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 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 表示层(Presentation) 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会话层(Session) SMTP, DNS 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 TCP, UDP 网络层(Network) 网络层 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数据链路层…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规范.而我们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下图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发送方通过各种封装处理,把数据转换成比特流的形式,比特流在信号传输的硬件媒介中传输,接收方再把比特流进行解封装处理. 1.物理层 规定了如何为网络通信实现最底层的物理连接,以及物理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如何使…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的开发要比OSI模型更早,因此TCP/IP协议族的分层结构无法准确地与OSI模型一一对应.原始的TCP/IP协议族定义为建立再硬件基础上的四个软件层,不通过目前TCP/IP协议族被认为是一个五层模型,其层的命名类似于OSI模型中相应的层.如下图所示: OSI和TCP/IP协议族的比较 当我们比较这两个模型时会发现,再TCP/IP协议族中没有会话和表示这两层.即使在OSI模型发布后,TCP/IP协议族也没有因此而增加这两层.在TCP/IP协议族中通常认为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