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 ------ UDP打洞】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UDP/TCP穿越NAT的P2P通信方法研究(UDP/TCP打洞 Hole Punchin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28/17/6187784_207328686.shtml 内容概述:在p2p通信领域中,由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引起的问题已经众所周知了,它会导致在NAT内部的p2p客户端在无论以何种有效的公网ip都无法访问的问题.虽 然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穿越NAT的技术,但相关的技…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地址重用.NAT分为两大类,基本的NAT和NAPT(Network             Address/Port Translator).            最开始NAT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一个功能模块. 最先提出的是基本的NAT,它的产生基于如下事实:一个私有网络(域…
为什么需要UDP打洞 处于两个不同局域网的主机不能直接进行UDP通信 UDP"打洞"原理 1.       NAT分类 根据Stun协议(RFC3489),NAT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1)      Full Cone 这种NAT内部的机器A连接过外网机器C后,NAT会打开一个端口.然后外网的任何发到这个打开的端口的UDP数据报都可以到达A.不管是不是C发过来的. 例如 A:192.168.8.100 NAT:202.100.100.100 C:292.88.88.88A(192.168.…
参考以下两篇文章: https://my.oschina.net/ososchina/blog/369206 http://m.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id=6667648…
UDP 机器控制项目 协议报文格式: Ver +                  T       +     TKL + Code + MessageID + 11111111 + Command + Payload 01   + ( 00 | 01 | 02 | 03) + (000000) 40 02 00 00 FF 01 00 E0 4C 1E 5C 4C  // dev->ser   设备登陆请求: 报文编号:0,ID为00 E0 4C 1E 5C 4C 60 45 00 00 FF…
UDP是无连接协议,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握手连接: UDP没有应答机制,所以也没有重发机制,很大的可能会造成丢包.收到重复包.乱序的情况: UDP可以实现局域网广播功能,即某个主机可以向所有在同个子网的主机发送数据,TCP不能广播,只能单播: TCP是有连接协议,客户端发送数据给服务器之前需要三次握手: TCP是有重发机制,当数据从A端传到B端后,B端会发送一个确认包(ACK包)给A端,告知A端数据我已收到!有重传机制,A端没有收到确认包会重新发送: 当网络差到一定程度了,TCP的优…
Related information link : 百度百科---->广播地址 Use restrictions: 1. You can only broadcast on the same subnet. Advantage: 1. Udp clients only know the port number and needn't know ip, because Broadcast Address can be confirmed by subnet mask and ip.for exa…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22691 3. UDP疑难杂症 3.1 UDP的传输方式:面向报文 面向报文的传输方式决定了UDP的数据发送方式是一份一份的,也就是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那么UDP的报文大小由哪些影响因素呢?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 (1)UDP报文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 [1] UDP协议本身,UDP协议中有16位的UDP报文长度,那么UDP报文…
介绍 传统的 UDP 通信对整个报文进行校验 UDP-LITE 通信则可以设置校验的长度,适用于可以接受轻微的报文内容出错,比如视频数据:传统的 UDP 由于对整个报文校验,一旦出现报文数据出错就会被检查出来,然后整个报文被丢弃. 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创建一个socket: udp_socket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IPPROTO_UDPLITE); 如果没有其他关于 IPPROTO_UDPLITE 的设置,和 IPPROTO_UDP 无异,只是协议标识不一…
为什么网上讲到的P2P打洞基本上都是基于UDP协议的打洞?难道TCP不可能打洞?还是TCP打洞难于实现?     假设现在有内网客户端A和内网客户端B,有公网服务端S.     如果A和B想要进行UDP通信,则必须穿透双方的NAT路由.假设为NAT-A和NAT-B.          A发送数据包到公网S,B发送数据包到公网S,则S分别得到了A和B的公网IP, S也和A B 分别建立了会话,由S发到NAT-A的数据包会被NAT-A直接转发给A, 由S发到NAT-B的数据包会被NAT-B直接转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