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Koa的基本架构,可以看到Koa的基本架构只有中间件内核,并没有其他功能,路由功能也没有.要实现路由功能我们必须引入第三方中间件,本文要讲的路由中间件是@koa/router,这个中间件是挂在Koa官方名下的,他跟另一个中间件koa-router名字很像.其实@koa/router是fork的koa-router,因为koa-router的作者很多年没维护了,所以Koa官方将它fork到了自己名下进行维护.这篇文章我们还是老套路,先写一个@koa/router的简单例子,然后自…
用Node.js写一个web服务器,我前面已经写过两篇文章了: 第一篇是不使用任何框架也能搭建一个web服务器,主要是熟悉Node.js原生API的使用:使用Node.js原生API写一个web服务器 第二篇文章是看了Express的基本用法,更主要的是看了下他的源码:手写Express.js源码 Express的源码还是比较复杂的,自带了路由处理和静态资源支持等等功能,功能比较全面.与之相比,本文要讲的Koa就简洁多了,Koa虽然是Express的原班人马写的,但是设计思路却不一样.Expre…
这篇文章继续前面的Koa源码系列,这个系列已经有两篇文章了: 第一篇讲解了Koa的核心架构和源码:手写Koa.js源码 第二篇讲解了@koa/router的架构和源码:手写@koa/router源码 本文会接着讲一个常用的中间件----koa-static,这个中间件是用来搭建静态服务器的. 其实在我之前使用Node.js原生API写一个web服务器已经讲过怎么返回一个静态文件了,代码虽然比较丑,基本流程还是差不多的: 通过请求路径取出正确的文件地址 通过地址获取对应的文件 使用Node.js的…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怎么用Node.js原生API来写一个web服务器,虽然代码比较丑,但是基本功能还是有的.但是一般我们不会直接用原生API来写,而是借助框架来做,比如本文要讲的Express.通过上一篇文章的铺垫,我们可以猜测,Express其实也没有什么黑魔法,也仅仅是原生API的封装,主要是用来提供更好的扩展性,使用起来更方便,代码更优雅.本文照例会从Express的基本使用入手,然后自己手写一个Express来替代他,也就是源码解析. 本文可运行代码已经上传GitHub,拿下来一边玩代码…
我们说到如果监听的属性是个对象呢?那么这个对象中的其他属性岂不就是监听不了了吗?如下: 倘若user中的name.age属性变化,如何知道它们变化了呢?今儿,就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走读Vue源码,发现他是利用Observer构造函数为每个对象创建一个Observer对象,来监听数据的,如果数据中的属性又是一个对象,那么就又通过Observer来监听嘛. 其实,核心思想就是树的先序遍历.如我们将上述Demo中的data数据,图形化一下,就更加明白了,如图: 理清了大体思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创建一…
Vue有一核心就是数据驱动(Data Driven),允许我们采用简洁的模板语法来声明式的将数据渲染进DOM,且数据与DOM是绑定在一起的,这样当我们改变Vue实例的数据时,对应的DOM元素也就会改变了. 通过粗浅地走读Vue的源码,发现达到这一效果的核心思路其实就是利用ES5的defineProperty方法,监听data数据,如果数据改变,那么就对页面做相关操作. 有了大体思路,那么我们就开始一步一步实现一个简易版的Vue数据驱动吧,简称SimpleVue. Vue实例的创建过程,如下: v…
一.饰器者模式介绍 装饰者模式定义: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的基础上附加功能,相比生成子类更灵活. 适用场景: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或者撤销功能. 优点:可以不改变原有对象的情况下动态扩展功能,可以使扩展的多个功能按想要的顺序执行,以实现不同效果. 缺点:更多的类,使程序复杂 类型:结构型. 类图: 源码分析中的典型应用 Java I/O 中的装饰者模式 Spring Session 中的装饰者模式 Mybatis 缓存中的装饰者模式 二.给系统添加日志,安全.限流示例 一般系统的安全.日志.限流等业务无…
本文导读: 1 Worker.Executor.task详解 2 配置拓扑的并发度 3 拓扑示例 4 动态配置拓扑并发度 Worker.Executor.Task详解: Storm在集群上运行一个Topology时,主要通过以下3个实体来完成Topology的执行工作:1. Worker Process(工作进程)——Spout/Bolt中运行具体处理逻辑的进程2. Executor(线程.执行器)——物理线程3. Task(任务)——具体的处理逻辑对象 下图简要描述了这3者之间的关系: sto…
Title:C写的扫描器源码 --2010-10-27 20:02 无意间看见的一个源代码,弄回来读下. ----------------------------------------------------------------------------------------------------------------------------------- #include <stdio.h>#include <winsock.h> #define NETWORK_ERR…
首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this.state={ a:1 } this.setState({ a:2 }) console.log(this.state.a)//1 可以说setState()操作是一个异步,因为要将一段时间内的state改变压入栈,并最终执行一次,同时也是优化性能的一部份 但是: 定时器: 定时器中的setState,每次都会引起新的render,即使是同一个定时器中的多次setState, 因为定时器中的回调不属于react控制   原生事件: 下面简单讲解一下源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