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好多潜类别轨迹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s的文章,发现这个方法和我之前常用的横断面数据的潜类别和潜剖面分析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做纵向轨迹的正宗流派还是这个方法,当然了这个方法和潜增长和增长曲线模型在做法并没有实际区别,都是用的hlme这个函数.但是文献中的叫法和花样就比较多了. 像本文写的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s,之前写的潜类别增长模型LCGA和增长曲线模型GMM都是潜类别线性混合模型latent class linear…
今天给大家写广义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ised Linear Random Intercept Model的第一部分 ,混合效应logistics回归模型,这个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一样也有好几个叫法: Mixed Eff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is sometimes also called Repeated Measures Logistic Regression,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Multilevel Bina…
看似小小的中介,废了我好多脑细胞,这个东西真的不简单,从7月份有人问我,我多重中介,到现在的纵向数据中介,从一般的回归做法,到结构方程框架下的路径分析法,到反事实框架做法,从中介变量和因变量到是连续变量到中介变量和因变量是分类变量,很浩渺的系统知识,今天开始一点一点给大家写.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纵向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一般来讲考虑因果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纵向数据才是探讨中介的理想数据形式: In practice,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establish…
聚类广泛用于数据分析.去年研究了一下R语言聚类树的绘图原理.以芯片分析为例,我们来给一些样品做聚类分析.聚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选择Pearson距离.ward方法. 选择的样品有: "GSM658287.CEL", "GSM658288.CEL", "GSM658289.CEL", "GSM658290.CEL", "GSM658291.CEL", "GSM658292.CEL", &…
之前给大家写过一个临床预测模型:R数据分析:跟随top期刊手把手教你做一个临床预测模型,里面其实都是比较基础的模型判别能力discrimination的一些指标,那么今天就再进一步,给大家分享一些和临床决策实际相关的指标,主要是校准calibration和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 校准曲线 做预测模型都应该报告校准曲线的: Reporting on calibration performance is recommended by the TRIPOD (Tran…
多控制器跨界面传递数据原理…
    JS跨域分析判断 JS跨域:在不同域之间,JS进行数据传输或通信.比如ajax向不同的域请求数据.JS获取iframe中的页面中的值(iframe内外不同域) 只要协议.端口.域名有一个不同则被当做不同的域 下表给出了相对于http://www.dmeiyang.com同源检测结果:     Jsonp跨域方法及原理 在JS中,我们直接用XMLHttpRequest请求不同域上的数据时,是不可以的.但是,在页面上引入不同域上的js脚本文件却是可以的,jsonp正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的.…
最近研究了一下跨域,没接触之前我的印象就是配合单点登录的一种方式,后来在网上看到资料才知道不仅仅是这一种,用法很多,具体的可以去网上搜索. 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Ajax直接请求普通文件存在跨域无权限访问的问题,甭管你是静态页面.动态网页.web服务.WCF,只要是跨域请求,一律不准.下面我就用8080端口请求8081的接口看看会提示什么吧? 如上图所示,已经被浏览器拦截了,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换jsonp的方法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服务端的接口如下: @RequestMapping(value…
(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 )QueryTask 跨层查询,和监控完整的查询!     直接在源代码:     定义全局变量:    int  index=0; /// <summary> /// QueryTask查询多个图层.并绑定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listUrl">图层Url集合</param> /// <param name="strS…
图文详解 Android Binder跨进程通信机制 原理 目录 目录 1. Binder到底是什么? 中文即 粘合剂,意思为粘合了两个不同的进程 网上有很多对Binder的定义,但都说不清楚:Binder是跨进程通信方式.它实现了IBinder接口,是连接 ServiceManager的桥梁blabla,估计大家都看晕了,没法很好的理解 我认为:对于Binder的定义,在不同场景下其定义不同 定义 在本文的讲解中,按照 大角度 -> 小角度 去分析Binder,即: 先从 机制.模型的角度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