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数据链路层】的更多相关文章

preface 在蓝厂就职到时候,每台缓存服务器都能够跑到2G的流量,这么大的流量,有人会问,服务器是不是安装的万兆网卡,no no no,仅仅是3张千兆网卡绑定在一块.万兆网卡的服务器少见,大多数都是定制的,就像我第一家公司那样自己去单独购买intel的万兆网卡. 其实这个3张千兆网卡绑定在一块就是做的是负载均衡,在OSI七层参考模型上,是数据链路层的负载均衡. OSI 七层参考模型 那我们先看看OSI七层模型先. 数据链路层的负载均衡 数据链路层负载均衡其实也就是网卡的负载均衡,在下面的应用…
1.概述      数据链路层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两种类型.      在TCP/IP协议族中,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三个目的:           1)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数据           2)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3)为RARP模块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      TCP/IP支持多种不同的链路层协议,这取决于网络所使用的硬件,如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及RS-232串行线路…
数据链路层有三个目的: 为IP模块发送和 接收IP数据报. 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为RARP发送RARP请 求和接收RARP应答 ip大家都听说过.至于ARP和RARP,ARP叫做地址解析协议,是用IP地址换MAC地址的一种协议,而RARP则叫做逆地址解析协议,在tcp/ip协议的后面章节会介绍它们(在局域网里面用ARP协议可以很容易的搞瘫痪网络哦)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还是很多的,有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就是平时我们用的网卡)协议,也有不太常见的令牌环,还有FDDI,当然,还…
在通信质量较差的年代,在数据链路层使用可靠传输协议曾是一个好的办法.因此,能实现可靠传输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就称为当时比较流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但现在DHLC已经很少使用了,对于点对点的链路,相对比较简单的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协议的特点 我们知道,因特网用户通常都要连接到某个ISP才能接入到互联网.PPP协议就是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
数据链路的作用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定义了通过通信媒介互连的设备之间传输的规范.通信媒介包括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电波以及红外线等介质.此外,各个设备之间有时也会通过交换机.网桥.中继器等中转数据. 实际上,各个设备之间在数据传输时,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都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计算机以二级制0.1来表示信息,然而实际的通信媒介之间处理的却是电压的高低.光的闪灭以及光波的强弱等信号.把这些信号与二进制的0.1进行转换正式物理层的责任.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也不是单纯的0.1序列,该层把他们集合为一…
这篇文章主要是来做(da)推(guang)介(gao)的!由于这两年接触到了比较多的这方面的知识,不想忘了,我决定把他们记录下来,所以决定在GitBook用半年时间上面写下来,这是目前写的一节,后面会不断更新,主要是在写完之前欢迎各位给出指正的意见.最最重要的,地址在这里:https://www.gitbook.com/book/rogerzhu/-tcp-udp-ip/,或者在gitbook上搜索“三十天学不会TCP,UDP/IP编程”. MAC 地址 到了数据链路层,就开始有了数据的整合管理…
前言 其实前面一堆讲的物理层的概念,会感觉特别的难理解,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底层知识,没有关系!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 一.数据链路层概述 这是百度的简介 看图:理解一下,数据链路层之间的运输.数据链路层之间的信道 链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通俗的将,就是一根线,其中不经过任何东西,这样的就是链路,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
数据链路层 简称链路层,功能在于将数据包封装成帧,控制帧对介质的访问.链路层连接了物理介质和其之上抽象层,可以使上层不用关心用什么方法在什么介质中传输信息. 在帧被传输时经过的每一跳,每个中间设备(通常也是路由器)会对帧做如下一些处理: 1. 从介质接收帧 2. 把帧解封为数据包 3. 把本设备处理完的数据包再次封装成适合传输向下一个介质的帧 4. 将新帧通过下一介质转发出去 5. 对帧进行错误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就把帧丢弃 如何将帧放到介质上or如何从介质上取得帧的技术被称为介质访问控制或者MA…
一.网络编程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客户端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才会去找服务端体验服务 S:服务端   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即时监听,随时待命 B/S架构 B:浏览器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才会去找服务端体验服务 S:服务端    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即时监听,随时待命 实际上B/S架构也是C/S架构的一种 两种事物要想相互通信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一个规定好的协议去执行,然后就能得到有效沟通(通信),比如不同国家的人要想互相通话就得有个全球的语言标准——英语,全世界基本语言就是英语…
以太网 1.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由Xerox.Intel公司在1982年联合开发的技术规范. 2.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3.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多重访问/碰撞侦测)的媒体接入技术. 4.以太网的标准有100BASE-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