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BUAA软工个人博客作业-软件案例分析 17373010 杜博玮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软件案例分析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软件工程,培养工程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阔视野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更好的体会软件工程原则在实际应用的展现 本次作业我选择了VS和VS Code进行分析. VS与VS Code在我的学习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VS Code轻量,便捷,易拓…
2020BUAA软工个人博客作业 17373010 杜博玮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软件工程,培养工程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阔视野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通过通读教材,提出疑惑来构建对软件工程的初步认知 快速看完整部教材,列出你仍然不懂的5到10个问题,发布在你的个人博客上 在2.1.2好的单元检测的标准中给出了单元测试好坏的判断标准,我的问题是关于单元测试的…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建)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完成一次完整的软件开发经历并以博客的方式记录开发过程的心得掌握团队协作的技巧做出一个优秀的.持久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产品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通过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 在开始团队项目前先了解清楚"团队"和"项目" 学会提出问题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工程个人博客作业,要求是速读邹欣老师编著的<构…
项目 内容 本作业属于北航 2020 年春软件工程 博客园班级连接 本作业是本课程个人项目作业 作业要求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提高软件分析能力 第一部分 调研 1 VS/VSCode简介 微软公司有两个代码编辑器:Visual Studio.VS Code,它们的目标用户,主要功能有何不同?为何要有两个编辑器和开发环境? 从本人角度去看,Visual Studio能够为编程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语言环境,包括编码.测试.代码分析…
[BUAA软工]第一次博客作业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北航软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第1次个人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开发软件,提升个人软件开发能力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督促我阅读<构建之法>,了解软件开发的具体含义及流程 快速看完整部教材,列出你仍然不懂的5到10个问题 如果一架民用飞机上有需求,用户使用它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你还要做这个功能么? 书的第一章使用民航飞机的安全功能举例,虽然这个功能的使用率不足百万分之一(可以理解为飞机出…
第三次博客作业:案例分析 1. 调研和评测 1.1 BUG及设计缺陷描述 主要测试博客园在手机端上的使用情况. [BUG 01] 不能后退到上一界面(IOS) 重现步骤:打开博客首页中任意博文,点击博文中的链接跳转到其它网页,点击左上角返回按钮 测试结果:直接回到博客首页,而非回到博文 分析:博文中引用链接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而当阅读了链接网页的内容后,用户一般会选择继续阅读博文,而直接跳转到博客首页意味着还要重新寻找之前阅读的博文,这样下来看完一篇博文要反复打开若干次,不仅很麻烦,还容易出现找不…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通过阅读<构建之法>大致了解软件工程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对个人开发流程有一个初步认知 一.思考与疑问 对大学生来说,是否应该追求热门领域 邹欣老师在IT行业的创新这一章中对于想开作坊的人给出了这样一个建议: 专注于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许比较寂寞,因为他不是网上热捧的"高科技".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一直也有疑惑或者…
一.一些疑问 看书看得比较慢,暂时只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有些自问自答,不知道符合不符合要求…… [1] 第一章中书上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一架民用飞机上有需求,用户使用它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你还要做这个功能么?” 对此我有个问题:如果这个功能和飞机的安全性能无关,那么还需要实现这个功能吗?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是否实现这个功能是要根据价值期望(被使用的概率*它的重要性)来决定,对于安全功能,即便它被使用的概率很小,但是它的重要性很高,因此价值期望也就很高.但是后来我考虑到,实现一个功能需要一…
设想和目标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的软工课程的作业分布在博客园.GitHub上,没有一个集成多种功能的一体化平台,评测作业也要逐一手动评测.我们的目标和定位清楚,对典型用户和场景有清晰的描述,详见功能规格说明书.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 我们原计划的功能基本都是实现了,按照原计划时间交付了,原计划的用户数量也达到了. 和上一个阶段相比,团队软件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么? 在什么地方有提高,具体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问题1:在瀑布模型中提到模型,模型(模拟版本)和原型有什么不同,如果与原型有同样的功能,那为什么称之为模型?如果没有同样的功能,又是怎么测试那些程序的? 问题2:怎样才能高效率的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用户的背景.心理.需求等等,从而写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问题3:作为一个PM,如何能让自己得到所有团队人员的支持?作为一个PM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同事,使项目做的更好? 问题4:在敏捷流程的问题与解决中,提到了流于形式的例会.有时候有些程序员确实找不到问题(或是由于程序不够深入还没发现问题).这个是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