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粘包现象 总结 : 导致黏包现象的两种情况 hello,worl d (1) 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太快,频繁发送 (2) 在接收端,接收数据太慢,延迟截取 #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 ("127.0.0.1",9000) ) sk.listen() # 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 收发数据逻辑 conn.send("hello,".encode(&qu…
网络编程协议 1.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套接字 socket 有两类,一种基于文件类型,一种基于网络类型 3.Tcp和udp协议 Tcp协议:面向连接,数据可靠,传输效率低,面向字节流 建立连接与断开连接的过程(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1.客户端先发出消息到服务端,请求连接 2.服务端收到信息后,给客户端反馈一个信息,等待客户端回复 3.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反馈信息后,再像服务端发出收到消息,连接建立 断开…
一.粘"包"问题简介 在socket网络编程中,都是端到端通信,客户端端口+客户端IP+服务端端口+服务端IP+传输协议就组成一个可以唯一可以明确的标识一条连接.在TCP的socket编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则. 1.部分字符和乱码的可能原因 如果发送端多次发送字符串,接收端从socket读取数据放到接收数据的recv数组,由于recv数组初始化为\0,仅收到部分字符串就开始打印.该部分字符串放在recv数组中,末尾仍是以\0结尾,打印函数见到\0则默认结束打印输出,后…
操作系统简介(转自林海峰老师博客介绍) #一 操作系统的作用: 1:隐藏丑陋复杂的硬件接口,提供良好的抽象接口 2:管理.调度进程,并且将多个进程对硬件的竞争变得有序 #二 多道技术: 1.产生背景:针对单核,实现并发 ps: 现在的主机一般是多核,那么每个核都会利用多道技术 有4个cpu,运行于cpu1的某个程序遇到io阻塞,会等到io结束再重新调度,会被调度到4个 cpu中的任意一个,具体由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决定. 2.空间上的复用:如内存中同时有多道程序 3.时间上的复用:复用一个cpu的时…
黏包现象 TCP粘包就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达接收方时粘成了一包,从接收缓冲区来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出现粘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来自发送方,也可能是来自接收方TCP接收到数据包时,并不会马上交到应用层进行处理,或者说应用层并不会立即处理.实际上,TCP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保存在接收缓存里,然后应用程序主动从缓存读取收到的分组.这样一来,如果TCP接收数据包到缓存的速度大于应用程序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包的速度,多个包就会被缓存,应用程序就有可能读取到多个首尾相接粘到一起的包.…
昨天我们所做的套接字是有漏洞的,它会出现粘包现象,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会进行演示.今天也会稍微讲解一下基于udp的套接字. 一.基于udp的套接字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udp服务端: ss = socket() #创建一个服务器的套接字 ss.bind() #绑定服务器套接字 while True : #服务器无限循环 cs = ss.recvfrom()/ss.sendto() # 对话(接收与发送) ss.close() # 关闭服务器套接字 udp客户端: cs…
昨天我们所做的套接字是有漏洞的,它会出现粘包现象,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会进行演示.今天也会稍微讲解一下基于udp的套接字. 本篇导航: 基于udp的套接字 粘包现象 粘包 解决粘包方法 struct模块(了解) 一.基于udp的套接字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udp服务端: ss = socket() #创建一个服务器的套接字 ss.bind() #绑定服务器套接字 while True : #服务器无限循环 cs = ss.recvfrom()/ss.sendto()…
服务器端程序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9000))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send_msg = input('>>>').encode() bytes_len = struct.pack('i',len(send_msg)) conn.send(bytes_len) conn.send(send_msg) # 粘包现象 co…
要点: 报头  固定长度bytes类型 1.粘包现象 粘包就是在获取数据时,出现数据的内容不是本应该接收的数据,如:对方第一次发送hello,第二次发送world,我放接收时,应该收两次,一次是hello,一次是world,但事实上是一次收到helloworld,一次收到空,这种现象叫粘包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例如基于tcp的套接字客户端往服务端上传文件,发送时文件内容是按照一段一段的字节流发送的,在接收方看了,根本不知道该文件的字节流从…
os.popen()模式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phone = socket.socket() # 实例化一个socket对象 phone.bind(("localhost",8088)) # 绑定地址(host,port)到套接字,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phone.listen(5) # 开始TCP监听.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