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地址解析协议 对于以太网,数据链路层上是根据48bit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ARP协议为IP地址到对应的硬件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 工作过程 在以太网(ARP协议只适用于局域网)中,如果本地主机想要向某一个IP地址的主机(路由表中的下一跳路由器或者直连的主机,注意此处IP地址不一定是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发包,但是并不知道其硬件地址,此时利用ARP协议提供的机制来获取硬件地址,具体过程如下: 1) 本地主机在局域网中广播ARP请求,…
把这三个协议放到一起学习是因为这三个协议处于同一层,ARP协议用来找到目标主机的Ethernet网卡Mac地址,IP则承载要发送的消息.数据链路层可以从ARP得到数据的传送信息,而从IP得到要传输的数据信息. 1.IP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的核心,所有的TCP,UDP,IMCP,IGCP的数据都以IP数据格式传输.要注意的是,IP不是可靠的协议,这是说,IP协议没有提供一种数据未传达以后的处理机制--这被认为是上层协议--TCP或UDP要做的事情.所以这也就出现了T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
解释ARP(地址解析协议) 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就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ARP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有:源主机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IP地址. 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ARP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
ARP协议详解之ARP动态与静态条目的生命周期 ARP动态条目的生命周期 动态条目随时间推移自动添加和删除. q  每个动态ARP缓存条目默认的生命周期是两分钟.当超过两分钟,该条目会被删掉.所以,生命周期也被称为超时值. q  延长规则:当ARP条目已存在,使用该条目后,将会重设超时值为两分钟. [实例1-12]下面将验证动态条目的生命周期是两分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查看本机的ARP缓存表.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
简介 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 不可靠:不能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送达. 无连接:并不维护后续数据报的状态信息,每个数据报的处理都是相互独立.数据报可能不会按照发送顺序接收.同一站点向另一站点发送的多个数据报可能经过不同的路由到达. 帧格式 IP数据报格式如下. 版本:IP协议版本号,目前为4.故称为IPv4. 首部长度:以,不包含可选字段的IP首部大小为20字节.最大值为15,字节. 服务类型(TOS):3bit优先权(已被忽略),4bit的TOS字…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 // 1. 应用层 // 2. 表示层 // 3. 会话层 // 4. 传输层 // 5. 网络层 // 6. 数据链接层 // 7. 物理层 // TCP/IP, 由美国国防部制定 // 1. 应用层, HTTP, FTP, SMTP, DNS // 2. 传输层, TCP, UDP // 3. 网络层, IP // 4. 链路层, ARP, RARP // HTTP(短连接) // 1. 建立链接, 三次握手 // 2. 断开…
每日更新关注:http://weibo.com/hanjunqiang  新浪微博 简单介绍: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 // 1. 应用层 // 2. 表示层 // 3. 会话层 // 4. 传输层 // 5. 网络层 // 6. 数据链接层 // 7. 物理层 // TCP/IP, 由美国国防部制定 // 1. 应用层, HTTP, FTP, SMTP, DNS // 2. 传输层, TCP, UDP // 3. 网络层, IP // 4. 链路层,…
在网上找了很多有关tcp/ip头部解析的资料,都是类似于下面的结构 抽象出图文是这种结构,但是在底层中数据到底是怎么传输的呢?没有答案,在深入学习之后,总结出数据传输的方式 IP数据包头部格式: 上面是在数据到达传输层对数据进行IP头部封装的数据 TCP协议 TCP协议是传输协议,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服务,和UDP不同,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关于TCP头部数据格式的说明 跟IP头部差不多,基本长度为20个字节,基本介绍到此为止,详解在网上多如牛毛,下面用两台pc建立连接为例说明: 主机1:I…
TCP/IP模型 注:PDU:Protocol Date Unit:表示对等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DP:User Dategram Protocal:用户报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报文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
今天犯懒了,本来自己也做了一些相应的笔记,但是发现这篇写的更好一些,简单易懂,而且有图有真相,为了方便以后查看,在此转载了,在此基础上加了自己的笔记                 TCP正常建立和关闭的状态变化                                      TCP连接的建立可以简单的称为“三次握手”,而连接的中止则可以叫做“四次握手”.       建立连接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