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会:http://www.blogjava.net/xylz/archive/2010/07/05/325274.html 前面的章节主要谈谈原子操作,至于与原子操作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说陷阱就放到最后的总结篇来总体说明. 从这一章開始花少量的篇幅谈谈锁机制. 上一个章节 中谈到了锁机制,而且针对于原子操作谈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和设计思想.接下来的文章中.尽可能的深入研究锁机制,而且理解里面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场合. 虽然synchronized在语法上已经足够简单了.在JDK 5之前仅仅能借助此实现,…
接上篇,这篇从Lock.lock/unlock开始.特别说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所有程序.API.文档都是基于JDK 6.0的. public void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lock() 获取锁. 如果该锁没有被另一个线程保持,则获取该锁并立即返回,将锁的保持计数设置为 1. 如果当前线程已经保持该锁,则将保持计数加 1,并且该方法立即返回. 如果该锁被另一个线程保持,则出于线程调度的目的,禁用当前线程,并且在获得锁之前,该线程将一直处于…
转载:http://www.blogjava.net/xylz/archive/2010/07/06/325390.html 在理解J.U.C原理以及锁机制之前,我们来介绍J.U.C框架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基础类: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AQ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简称AQS,是J.U.C最复杂的一个类,导致绝大多数讲解并发原理或者实战的时候都不会提到此类.但是虚心的作者愿意…
http://ifeve.com/java-concurrency-thread-directory/ synchronized使用的内置锁和ReentrantLock这种显式锁在java6以后性能没多大差异,在更新的版本中内置锁只会比显式锁性能更好. 这两种锁都是独占锁,java5以前内置锁性能低的原因是它没做任何优化,直接使用系统的互斥体来获取锁. 显式锁除了CAS的时候利用的是本地代码以外,其它的部分都是Java代码实现的,在后续版本的Java中,显式锁不太可能会比内置锁好,只会更差.使用…
最近在学习J.U.C,看到一个大神 关于这个系列写的非常精辟,由于想做笔记,故系列转载并记录之. 原文:http://www.blogjava.net/xylz/archive/2010/07/08/325587.html ------------------------------------------------------------------------------------------------------------------------------------------…
这是一份完整的Java 并发整理笔记,记录了我最近几年学习Java并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J.U.C 整体认识 原子操作 part 1 从AtomicInteger开始 原子操作 part 2 数组.引用的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 part 3 指令重排序与happens-before法则 原子操作 part 4 CAS操作 锁机制 part 1 Lock与ReentrantLock 锁机制 part 2 AQS 锁机制 part 3 加锁的原理 (Lock.lock) 锁机制 part 4 锁释放与…
  前面的章节主要谈谈原子操作,至于与原子操作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说陷阱就放到最后的总结篇来整体说明.从这一章开始花少量的篇幅谈谈锁机制. 上一个章节中谈到了锁机制,并且针对于原子操作谈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和设计思想.接下来的文章中,尽可能的深入研究锁机制,并且理解里面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场合. 尽管synchronized在语法上已经足够简单了,在JDK 5之前只能借助此实现,但是由于是独占锁,性能却不高,因此JDK 5以后就开始借助于JNI来完成更高级的锁实现. JDK 5中的锁是接口java.uti…
本小节介绍锁释放Lock.unlock(). Release/TryRelease unlock操作实际上就调用了AQS的release操作,释放持有的锁.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if (tryRelease(arg))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unparkSuccessor(h);       …
  主要谈谈锁的性能以及其它一些理论知识,内容主要的出处是<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对锁机制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 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所有锁(包括内置锁和高级锁)都是有性能消耗的,也就是说在高并发的情况下,由于锁机制带来的上下文切换.资源同步等消耗是非常可观的.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线程在锁上的消耗可能比线程本身的消耗还要多.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少用锁,如果不可避免那么采用非阻塞算法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却也不是绝对…
  Semaphore 是一个计数信号量.从概念上讲,信号量维护了一个许可集.如有必要,在许可可用前会阻塞每一个 acquire(),然后再获取该许可.每个 release() 添加一个许可,从而可能释放一个正在阻塞的获取者.但是,不使用实际的许可对象,Semaphore 只对可用许可的号码进行计数,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说白了,Semaphore是一个计数器,在计数器不为0的时候对线程就放行,一旦达到0,那么所有请求资源的新线程都会被阻塞,包括增加请求到许可的线程,也就是说Semaphore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