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7]宝藏 子集DP】的更多相关文章

题面:[NOIP2017]宝藏 题面: 首先我们观察到,如果直接DP,因为每次转移的代价受上一个状态到底选了哪些边的影响,因此无法直接转移. 所以我们考虑分层DP,即每次强制现在加入的点的距离为k(可能实际上小于k),这样就可以忽略掉上个状态选了哪些边的影响了. 所以这样为什么是正确的呢? 设f[i][j]表示DP到第i层,状态为j的最小代价.(即每层离起点最远的点的距离为i - 1,所以下次转移的点距离为i) 那么如果一个点被错误的计算了代价,当且仅当这个点离起点的距离小于i,但我们依然按照i…
[NOIP2017]宝藏 题目描述 参与考古挖掘的小明得到了一份藏宝图,藏宝图上标出了 n 个深埋在地下的宝藏屋, 也给出了这 n 个宝藏屋之间可供开发的 m 条道路和它们的长度. 小明决心亲自前往挖掘所有宝藏屋中的宝藏.但是,每个宝藏屋距离地面都很远, 也就是说,从地面打通一条到某个宝藏屋的道路是很困难的,而开发宝藏屋之间的道路 则相对容易很多. 小明的决心感动了考古挖掘的赞助商,赞助商决定免费赞助他打通一条从地面到某 个宝藏屋的通道,通往哪个宝藏屋则由小明来决定. 在此基础上,小明还需要考虑…
NOIP2017 宝藏 题目描述 参与考古挖掘的小明得到了一份藏宝图,藏宝图上标出了 n 个深埋在地下的宝藏屋, 也给出了这 n 个宝藏屋之间可供开发的 m 条道路和它们的长度. 小明决心亲自前往挖掘所有宝藏屋中的宝藏.但是,每个宝藏屋距离地面都很远, 也就是说,从地面打通一条到某个宝藏屋的道路是很困难的,而开发宝藏屋之间的道路 则相对容易很多. 小明的决心感动了考古挖掘的赞助商,赞助商决定免费赞助他打通一条从地面到某 个宝藏屋的通道,通往哪个宝藏屋则由小明来决定. 在此基础上,小明还需要考虑如…
这道题考试的时候就骗了部分分.其实一眼看过去,n范围12,就知道是状压,但是不知道怎么状压,想了5分钟想不出来就枪毙了状压,与AC再见了. 现在写的是状压搜索,其实算是哈希搜索,感觉状压DP理解不了啊.思路来自于Gt,几乎照搬地写了自己的代码. 思路很简单,搜索.搜索里加了个启发,有点,不,是很像最优性剪枝. dfs里,hsh是每个点的深度哈希起来(初始化要对于每一个点定一个专门的哈希值,用这个值来哈希自己的深度),k是已经连上了多少个点,val是代价. 估价函数里,对于每一个没有加入答案集合的…
[题解]NOIP2017逛公园(DP) 第一次交挂了27分...我是不是必将惨败了... 考虑这样一种做法,设\(d_i\)表示从该节点到n​节点的最短路径,\(dp(i,k)\)表示从\(i\)节点到\(n\)多走至多\(k\)距离的方案数.转移相当于枚举走哪条边,状态的变化是如果走这条边会比最短路多多少. 转移方程 \[ dp(i,k) =\sum_{(i,u,w)\in E} dp(u,k-(w-(d_i-d_u)) \] 直接用dfs实现转移(记得判环)即可. ... ... ... 但…
怎么也没想到是子集DP,想到了应该就没什么难度了. 首先n>21时必定为NO. g[i][j]表示位置i后的第一个字母j在哪个位置,n*21求出. f[S]表示S的所有全排列子序列出现的最后末尾位置,枚举最后一个字母转移.21*2^21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rep(i,l,r) for (int i=(l); i<=(r); i++) using nam…
「BZOJ1924」[SDOI2010] 所驼门王的宝藏 tarjan + dp(DAG 最长路) ----------------------------------------------------------------------------------------------------------------------------------------- 在宽广的非洲荒漠中,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的羊驼家族.被族人恭称为“先知”的 Alpaca L. Sotomon 是这个家族的领…
题目链接 loj300 题解 orz litble 膜完题解后,突然有一个简单的想法: 考虑到\(2\)是质数,考虑Lucas定理: \[{n \choose m} = \prod_{i = 1} {\lfloor \frac{n}{2^{i - 1}} \rfloor \mod 2^i \choose \lfloor \frac{m}{2^{i - 1}} \rfloor \mod 2^i} \pmod 2\] 即 \[{n \choose m} = \prod_{each.bit.of.n.…
题目: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5823 看博客:http://www.cnblogs.com/SilverNebula/p/5929550.html 学到了求子集中独立集的姿势~ 还有那个子集DP真是太妙了!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明显是一道斯坦纳树的题. 然而这题只需要属性相同的点互相连接. 我们还是照常先套路求出\(ans[s]\). 然后对\(ans[s]\)做子集DP即可. 具体看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cmath>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