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1]通用形式 [2]首尾索引 [3]奇偶索引[4]范围索引 前面的话 上一篇介绍了过滤选择器中的子元素选择器部分,本文开始介绍极易与之混淆的索引选择器 通用形式 $(':eq(index)') $(':eq(index)')选择器选择索引等于index的元素(index从0开始),返回单个元素 索引 [注意]索引选择器的索引和子元素选择器的索引有明显的不同 [1]索引选择器索引从0开始,而子元素选择器索引从1开始 [2]索引选择器的索引是指定元素的索引,而子元素选择器的索引是所有子元…
× 目录 [1]简单属性 [2]具体属性 [3]条件属性 前面的话 属性过滤选择器的过滤规则是通过元素的属性来获取相应的元素,对应于CSS中的属性选择器.属性过滤选择器可分为简单属性选择器.具体属性选择器和条件属性选择器三种.本文将详细该部分内容 简单属性选择器 [attribute] [attribute]选择器选择拥有该属性的元素,返回集合元素 //选择拥有title属性的所有元素 $('[title]') //选择拥有title属性的所有span元素 $('span[title]') //…
× 目录 [1]焦点状态 [2]哈希状态 [3]动画状态[4]显隐状态 前面的话 过滤选择器的内容非常多,本文介绍过滤选择器的最后一部分——状态选择器 焦点状态 :focus :focus选择器选择当前获得焦点的元素 <div> <button>btn1</button> <button>btn2</button> <button>btn3</button> </div> <script> docu…
× 目录 [1]contains [2]empty [3]parent[4]has[5]not[6]header[7]lang[8]root 前面的话 本文介绍过滤选择器中的内容选择器.内容选择器的过滤规则主要体现在它所包含的子元素或文本内容上 :contains(text) :contains(text)选择器选择含有文本内容为'text'的元素,返回集合元素 //返回所有文本内容包含'test'的元素 $(':contains("test")') //返回所有文本内容包含'test…
× 目录 [1]通用形式 [2]反向形式 [3]首尾元素 [4]唯一元素 前面的话 本文是子元素选择器的续篇,主要介绍关于nth-of-type()选择器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并非没有出现在<锋利的jQuery>一书中,nth-of-type()选择器参照CSS中的nth-of-type选择器,于1.9版本新增,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内容 通用形式 :nth-of-type() 个人认为,:nth-of-type()选择器不应该归类于子元素选择器,也不完全等同索引选择器,因为其索引是指特定元素的索引,但…
× 目录 [1]通用形式 [2]反向形式 [3]首尾元素 [4]唯一元素 前面的话 在上一篇中已经介绍过基础选择器和层级选择器,本文开始介绍过滤选择器.过滤选择器是jQuery选择器中最为庞大也是最为出彩的一部分.以CSS结构伪类选择器为基础,jQuery过滤选择器增加了很多扩展功能.本文先从与CSS选择器最相近的子元素过滤选择器开始说起 通用形式 $(':nth-child(index)') $(':nth-child(index)')选择每个父元素的第index个子元素(index从1算起)…
× 目录 [1]原型继承 [2]伪类继承 [3]组合继承 前面的话 学习如何创建对象是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理解继承.本文是javascript面向对象系列第三篇——实现继承的3种形式 [1]原型链 javascript使用原型链作为实现继承的主要方法,实现的本质是重写原型对象,代之以一个新类型的实例 function Super(){ this.value = true; } Super.prototype.getValue = function(){ return this.va…
× 目录 [1]属性 [2]方法 前面的话 函数是javascript中的特殊的对象,可以拥有属性和方法,就像普通的对象拥有属性和方法一样.甚至可以用Function()构造函数来创建新的函数对象.本文是深入理解javascript函数系列第三篇——属性和方法 属性 [length属性] 函数系列第二篇中介绍过,arguments对象的length属性表示实参个数,而函数的length属性则表示形参个数 function add(x,y){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
× 目录 [1]变量 [2]函数 [3]优先 前面的话 一般认为,javascript代码在执行时是由上到下一行一行执行的.但实际上这并不完全正确,主要是因为声明提升的存在.本文是深入理解javascript作用域系列第三篇——声明提升(hoisting) 变量声明提升 a = 2 ; var a; console.log( a ); 直觉上,会认为是undefined,因为var a声明在a = 2;之后,可能变量被重新赋值了,因为会被赋予默认值undefined.但是,真正的输出结果是2 c…
系列文章 Webpack系列-第一篇基础杂记 Webpack系列-第二篇插件机制杂记 Webpack系列-第三篇流程杂记 前言 本文章个人理解, 只是为了理清webpack流程, 没有关注内部过多细节, 如有错误, 请轻喷~ 调试 1.使用以下命令运行项目,./scripts/build.js是你想要开始调试的地方 node --inspect-brk ./scripts/build.js --inline --progress 2.打开chrome://inspect/#devices即可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