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的协议层和物理层】的更多相关文章

I2C 协议简介 I2C 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 Phiilps 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S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 在计算机科学里,大部分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分层来简化.如芯片被分为内核层和片上外设:STM32 标准库则是在寄存器与用户代码之间的软件层.对于通讯协议,我们也以分层的方式来理解,最基本的是把它分为物理层和协议层.物理层规定通讯系统…
除了少数外,OSI协议簇本身已经成为Internet历史早期的遗留产物.当前OSI协议对于网络技术的贡献看来主要是对学习网络的学生讲述模块化的协议簇时,可以引用它的参考模型进行说明等的有限用途. 下面详细说一下这几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Internet层 传输层 应用层 多路复用…
ATT(Attribute Protocol)属性层是GATT和GAP的基础,它定义了BLE协议栈上层的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 属性(Attribute)概念是ATT层的核心,ATT层定义了属性的内容,规定了访问属性的方法和权限.以编程的眼光来看,属性是一个数据结构,它包括了数据类型和数据值,就如同C语言结构体的概念,开发者可以设计独特的结构,来描述外部世界实体. 属性包括三种类型:服务项.特征值和描述符.三者之间存在树状包含关系,服务项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值,特征值包含一个或多个描述符,多个服务项…
转自:http://blog.csdn.net/w89436838/article/details/38660631 1  I2C总线物理拓扑结构      I2C 总线在物理连接上非常简单,分别由SDA(串行数据线)和SCL(串行时钟线)及上拉电阻组成.通信原理是通过对SCL和SDA线高低电平时序的控制,来产生I2C总线协议所需要的信号进行数据的传递.在总线空闲状态时,这两根线一般被上面所接的上拉电阻拉高,保持着高电平. I2C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只有一根SDA线,同一时间只可以单向通信,485…
为了快速的了解I2C总线协议,此处采用另类的方式进行说明. 倘若你和另外一个人只能通过一个开关加灯泡的装置在不同的两个房间进行交流,以下是很简单能说明的一个模型: 你的房间有一个开关,另外一间房间有一个灯泡.你们可以有一千种方法进行对话,前提是你们得商量好怎么表达意思. 以上,只是你给它说话,那如何才能让你接受消息呢?以下是一种思路: 将增加上面同样的装置,只不过灯泡现在在你的房间. 那么,如何才能传递信息?莫尔斯编码?貌似只能表示英文.如果你们每人抱有一本<>,传递的信息为:页码,行,第几个…
在看天翔哥的视频之后,他强调要把I2C协议好好研究一下,那么就对一些基本的通信手段是十分有帮助的..那么就来了解一下I2C总线协议的一些知识吧.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I2C总线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I2C总线产生于在80年代,最初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如今主要在服务器管理中使用,其中包括单个组件状态的通信.例如管理员可对各个组件进行查询,以管理系统的配置或掌握组件的功能状态,如…
详见:http://blog.yemou.net/article/query/info/tytfjhfascvhzxcyt390 1 前言 网上介绍 https 的文章并不多,更鲜有分享在大型互联网站点部署 https 的实践经验,我们在考虑部署 https 时也有重重的疑惑. 本文为大家介绍百度 HTTPS 的实践和一些权衡, 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2 协议层以外的实践工作 2.1 全站覆盖 https 的理由 很多刚接触 https 的会思考,我是不是只要站点的主域名换了 https 就可以?…
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 在上一篇博客中已经讲过I2C总线通信协议,本文讲述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 1. 简述 所谓的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就是用软件控制GPIO的输入.输出和高低电平变化,来模拟I2C总线通讯过程中SCL.SDA的电平变化来实现的. 2. I2C总线的封装 每个处理器对应的GPIO操作都有差异,即使是同一款处理器,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GPIO封装风格,就以我个人习惯用的GPIO方法为例来进行讲解.我习惯上将GPIO的组和位封装为一个结构体,这样使…
2.协议层 TCP/IP套件中的协议是以层次的方式设计的,其中每个协议层解决了通信问题的单独部分.这种分层可以用作设计协议实现的指南,因为每个协议可以与另一个分开实现.然而,以严格分层的方式实现协议可能导致协议层之间的通信降低总体性能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协议的某些内部方面可以被其他协议所了解. 必须注意,层次之间只共享重要的信息.大多数的TCP/IP协议的实现在应用层和较低协议层之间保持严格的划分,而较低层可以或多或少交错.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较低层协议被实现为操作系统内核作为与应用层处理…
原文地址: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作者:西木 RFC -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 TCP/IP层 网络协议 RFC文档 Physical Layer Data Link Layer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FC826   ( EN CN ) RARP  -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FC903   ( EN CN ) Internet Protocol L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