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 】 一、OSTU分割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0,像素灰度大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1,则有: 图像大小:M*N T为二值化的阈值: N0为灰度小于T的像素的个数,N0的平均灰度为μ0 N1 为灰度大于T的像素的个数,N1的平均灰度为μ1 ω0=N0/ M×N (1)   //落在N0的概率 ω1=N1/ M×N (2) //落在N1的概率 N0+N1=M×N (3) ω0+ω1=1 (4) μ=ω0*μ0+ω1*μ1 (5) //平均灰度乘以概率 再相加 g=ω0(μ0-μ)^2+ω1(μ1-μ…
python图像处理二值化方法 1. opencv 简单阈值 cv2.threshold 2. opencv 自适应阈值 cv2.adaptiveThreshold 3. Otsu's 二值化 例子: 来自 : OpenCV-Python 中文教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g = cv2.imread('scratch.png', 0) # global thresholding r…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18234121/article/details/82763385 作者:冻人的蓝鲸梁思成 视频分割算法可以从时域和空域两个角度考虑.时域分割算法利用视频流时域连续性,通过 相邻帧的时域变化来检测运动目标.在摄像头静止的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有帧差法和减背景法. 帧差法比较直观实用,对光照的变化干扰不敏感,但是 对目标的检测不准确,对于缓慢运动的目标甚至可 能无法提取出目标边界,对于快速运动的目标提取 出的目标区域又过大.减背景法容易得到目…
http://blog.csdn.net/xiaqunfeng123/article/details/17121195Otsu法是1979年由日本大津提出的.该方法在类间方差最大的情况下是最佳的,即统计鉴别分析中所用的度量.Otsu方法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它完全以在一幅图像的直方图上执行计算为基础,而直方图是很容易得到的一维阵列. 具体的公式推理及公式细节就不说了,详见 Conzalez 那本书,我是第三版的,在P.479——P.482 上面. 给出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输入图像的直方图,并…
原文:Win8 Metro(C#)数字图像处理--2.58双峰法图像二值化  [函数名称]   双峰法图像二值化 WriteableBitmap  PeakshistogramThSegment(WriteableBitmap src) /// <summary> /// Peaks histogram method of image segmention. /// </summary> /// <param name="src">The sou…
百度AI开放平台-人像分割: http://ai.baidu.com/tech/body/seg 注意本文后面的话,百度这个技术效果太差劲了,国外这 https://www.remove.bg/ 个比百度强大很多.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 using System.Windows.Controls; usi…
openCV光流法追踪运动物体 email:chentravelling@163.com 一.光流简单介绍 摘自:zouxy09 光流的概念是Gibson在1950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察成像平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相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光流是因为场景中前景目标本身的移动.相机的运动,或者两者的共同运动所产生的. 研究光流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图片序列…
OSTU图像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法,也成大津法OST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2部 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求取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 读取图像 o_img = cv2.imread('source/house.png') # 灰度化 img = cv2.cvtColor(o_img, cv2.COLOR_BG…
http://blog.csdn.net/xw20084898/article/details/17564957 一.工具:VC+OpenCV 二.语言:C++ 三.原理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 来划分. 所以 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 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otsu算法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选取的最…
http://blog.csdn.net/xw20084898/article/details/17564957 一.工具:VC+OpenCV 二.语言:C++ 三.原理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 来划分. 所以 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 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otsu算法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选取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