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三次握手:通信的本质:通信通知与信息交换…
如果对网络工程基础不牢,建议通读<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就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t Protocol )协议头部的格式,是理解其它内容的基础,就关键字段做一些说明 Source Port和Destination Port:分别占用16位,表示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用于区别主机中的不同进程,而IP地址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主机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配合上IP首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就能…
前言: tcp/ip通信机制是计算机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需要反复推敲其中的玄妙. 通俗理解: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是双工的呢,一次不行么?两次不行么?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进行语言沟通的例子来模拟三次握手. 引用网上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虽然不太正确,后面会指出,但是不妨碍我们理解,大体就是这么个理解法. 第一次对话: 老婆让甲出去打酱油,半路碰到一个朋友乙,甲问了一句:哥们你吃饭了么? 结果乙带着耳机听歌呢,根本没听到,没反应.甲心里想:跟你…
三次握手流程的本质,可以这么理解:TCP的三次握手其实是双方各一次握手,各一次确认,只是其中一次握手和确认合并在一起. 当然也可以更通俗的去理解: "喂,你听得到吗?" "我听得到呀,你听得到我吗?" "我能听到你" 为什么不用两次或四次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三次才是最合适的,三次通信是最小值,两次通信满足不了要求,而四次通信则显得冗余. 比如之前的三次改成两次,四次的结果就变味了. 两次握手: "喂,你听得到吗?" &quo…
TCP是什么? 具体的关于TCP是什么,我不打算详细的说了: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想你也知道TCP的概念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TCP的工作,我们就继续.它只是一个超级麻烦的协议,而它又是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功.首先来看看OSI的七层模型: 我们需要知道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Transport层,IP在第三层——Network层,ARP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二层上的数据,我们把它叫Frame,在第三层上的数据叫Packet,第四层的数据叫Se…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面向对连接,可靠的进程到进程通信的协议 TCP是提供全双工服务,即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双向传输 二.TCP报文段(封装在IP数据报中) 1.端口号1)源端口号:发送方进程对应的端口号,源IP和端口的作用就是标志报文的返回地址.2)目标端口号:对应的是接收端的进程,接收端收到数据段后,根据这个端口将数据对应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注:TCP报头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同IP数据报中的源…
序列号seq:占4个字节,用来标记数据段的顺序,TCP把连接中发送的所有数据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第一个字节的编号由本地随机产生:给字节编上序号后,就给每一个报文段指派一个序号:序列号seq就是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编号. 确认号ack:占4个字节,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序列号表示报文段携带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而确认号指的是期望接收到下一个字节的编号:因此当前报文段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1即为确认号. 确认ACK:占1位,仅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AC…
网络连接状态 网络连接状态(11种)非常重要这里既包含三次握手中的也包括四次断开中的,所以要熟悉. LISTEN 被动打开,首先服务器需要打开一个socket进行监听,监听来自远方TCP端口的连接请求,等于服务器端执行socket.bind.listen三个函数之后阻塞在accept处. SYN_SENT 表示主动连接,客户端能通过应用程序调用connect()函数进行active open.于是客户端TCP发送一个SYN以请求建立一个连接,之后状态为SYN_SEND,表示已发送一个SYN到服务…
TCP的三次握手: LISTEN: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收连接了. SYN_SENT: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随即会进入到此状态,表示客户端已发送syn报文,等待服务器端回应报文. SYN_RCVD:表示服务器端接收到了SYN报文.(此报文用nestat很难观察到,很短暂) ESTABLISHED:表示连接已经建立. 服务端在第二次握手时分配资源,客户端在第三次握手时分配资源. TCP规定SYN=1时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一…
1. TCP的三次握手 在TCP/IP协议通讯过程中,采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从而保证连接的安全可靠. 所有基于TCP的通信都需要以两台主机的握手开始.这个握手过程主要是希望能达到以下不同的目的.[1] 保证源主机确定目的主机在线,并且可以进行通信. 让源主机检查它是否正在监听试图去连接的端口. 允许源主机向接收者发送它的起始序列号,使得两台主机可以将数据包流保持有序. 通常三次握手步骤如下: 1. 第1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 SYN 包到服务器端,携带一个序列码给服务器端用于确认,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