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拥塞控制 (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ultiple Packet Losses Fast Retransmit/Fast Recovery机制可以很好地处理单个packet丢失的问题,但当大量packet同时丢包时(一个RTT内),FR机制可能无济于事. 下面举例说明. 下面两张图是一次多包丢失的情景.其中上图中的三条线分别描述的是SND.UNA,SND.NXT,SND.UNA+SND.WND三个变量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图中的线描述的是拥塞窗口cwnd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由于丢包具有随机性,我们假设下面的情景开始之…
为了防止网络的拥塞现象,TCP提出了一系列的拥塞控制机制.最初由V. Jacobson在1988年的论文中提出的TCP的拥塞控制由“慢启动(Slow start)”和“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组成,后来TCP Reno版本中又针对性的加入了“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t)”.“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算法,再后来在TCP NewReno中又对“快速恢复”算法进行了改进,近些年又出现了选择性应答( selective acknowledge…
TCP的拥塞控制 拥塞(congestion)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 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 如图所示,横坐标是提供的负载(offered load),代表单位时间内输入给网络的分组数目.纵坐标是吞吐量(throughput),代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输出的分组数目. 理想状态:在吞吐量饱和之前,网络吞吐量应等于提供的负载,故吞吐量曲线是45度的斜线.但当提供的负载…
TCP 为什么做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 是为了解决可靠传输出现的.为了实现可靠性,TCP 做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并且在建立.关闭连接前做些机制: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是为了让客户端.服务器在建立连接前能保证相互可以发送.接收报文: 四次挥手也一样,客户端.服务器保证相互都得知要关闭时再关闭连接. 如果建立.关闭连接前没有做出这种保障,而直接发送报文或率先关闭,会出现报文丢失等风险. (注意这里的保证不是指百分百的) ​ 那为什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四次? 假如客户端 A.服务…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uilin/archive/2012/11/05/2755298.html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TCP三次握手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
拥塞控制过程 数据吞吐量 TCP窗口大小,窗口流量控制,慢启动对TCP的成块数据传输综合作用,可能对TCP的数据传输有意想不到的影响. RTT(Round-Trip Time) :往返时间.是指一个报文段从发出去到收到此报文段的ACK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一个报文段的RTT与传播时延和发送时延两个因素相关. 在发送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即TCP两端的传输“管道”被填满,即整个管道上都有数据在跑,此时不管拥塞窗口和通告窗口是多少,管道上都不能在容纳更多的数据了.此时每当接收方从网络上移去一个报…
原文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
前几天实验室的群里扔出了这样一个问题: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可以携带数据吗?突然发现自己还真不清楚这个问题,平日里用tcpdump或者Wireshark抓包时,从来没留意过第三次握手的ACK包有没有数据.于是赶紧用nc配合tcpdump抓了几次包想检验一下.但是经过了多次实验,确实都发现第三次握手的包没有其它数据(后文解释).后来的探究中发现这个过程有问题,遂整理探究过程和结论汇成本文,以供后来者参考. 先来张三次握手的图(下面这张图来自网络,若侵犯了作者权利,请联系我删除): RFC79…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629988-id-3482647.html TCP/IP源码(59)——TCP中的三个接收队列  作者:gfree.wind@gmail.com博客:blog.focus-linux.net   linuxfocus.blog.chinaunix.net  微博:weibo.com/glinuxer     本文的copyleft归gfree.wind@gmail.com所有,使用GPL发布,可以自由拷贝,转载.但转载请保持文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