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数据报的分段和分片确实发生,分段发生在传输层,分片发生在网络层.但是对于分段来说,这是经常发生在UDP传输层协议上的情况,对于传输层使用TCP协议的通道来说,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1,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最大传输单元 (1)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 值分别是1500和1492个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作MTU.不同类型的网络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要传,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 MTU还大,那么I…
首先说明:数据报的分段和分片确实发生,分段发生在传输层,分片发生在网络层.但是对于分段来说,这是经常发生在UDP传输层协议上的情况,对于传输层使用TCP协议的通道来说,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1,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最大传输单元 (1)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 值分别是1500和1492个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作MTU.不同类型的网络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要传,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 MTU还大,那么I…
1.七层代理模式还是IP层VPN 非常多人会问,我究竟是使用代理模式呢,还是使用VPN模式,假设我想数据在中间不安全的链路上实现加密保护的话.这个问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你想保护你的数据,能够使用VPN,可是有时候,第七层的代理模式或许更好.比方SSL卸载器.比方内置SSL处理的代理.分为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正向代理:代理的是訪问者.一般位于訪问者一端,訪问者能意识到代理的存在,直接訪问代理,由代理向server发起訪问.反向代理:反向代理代理的是被訪问者. 位于被訪问者一端.訪问者意识不到代…
TCP/IP协议的结构参见下图.有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但是如果更细化的话,其实还有几层没在这上面体现出来. 1 表示层: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加密. 没有协议 2 会话层:解除或者建立与其他结点的联系.没有协议 3 物理层:以二进制形式在物理链路上传输数据.协议有ISO2100,IEEE802 在上图中加上这三层协议.就构成了OSI七层协议网络模型.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为什么一个数据传输要分成这么多层呢.统一为一个模块不行么.…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同意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mmc_maodun/article/details/30109789     我们在学习TCP/IP协议时都知道.TCP报文段假设非常长的话.会在发送时发生分段,在接受时进行重组,相同IP数据报在长度超过一定值时也会发生分片,在接收端再将分片重组.     我们先来看两个与TCP报文段分段和IP数据报分片密切相关的概念.     MYU(最大传输单元)     MTU前面已经说过了,是链路层中的网…
原文: :https://www.jianshu.com/p/f9a5b07d99a2 ------------------------------------------------------------------------------------- 1.首先根据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可以得知,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另外还有7字节前导同步吗+1字节帧开始定界符是所有类型的以太网帧格式必要的) 以太网帧格式有四种类…
写在前面: 分组能够发生在运输层和网络层.运输层中的TCP会分段,网络层中的IP会分片.IP层的分片很多其它的是为运输层的UDP服务的,因为TCP自己会避免IP的分片,所以使用TCP传输在IP层都不会发生分片的现象. 我们在学习TCP/IP协议时都知道.TCP报文段假设非常长的话,会在发送时发生分段.在接受时进行重组,相同IP数据报在长度超过一定值时也会发生分片,在接收端再将分片重组. 我们先来看两个与TCP报文段分段和IP数据报分片密切相关的概念. MYU(最大传输单元) MTU前面已经说过了…
ip报文根据路由结果:如果发往本地则调用ip_local_deliver处理报文:如果是转发出去,则调用ip_forward 处理报文. 一.ip报文转发到本地: /* * Deliver IP Packets to the higher protocol layers. */ /* * 在ip_route_input_noref进行路由选择后,如果接收的包 * 是发送给本机,则调用ip_local_deliver来传递给上层协议 */ int ip_local_deliver(struct s…
带着问题写博客 问题1:使用netstat查看有源TCP连接的状态时,经常会看到established状态,那么还有哪些状态,这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呢? 问题2:TIME_WAIT状态存在的必要? 问题3:MTU和MSS之间的关系? 当网络出现异常时,netstat可以查看某个有源链接的状态.在了解这些状态的意义之前,必须先理清tcp的连接步骤,使用netstat后显示如下: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1.以太网帧 在以太网链路上的数据包称作以太帧,在802.3标准里,规定了一个以太帧的数据部分(Payload)的最大长度是1500个字节(MTU),再加上14字节链路头和4字节的FCS,所以以太网帧的最大长度为1518.另外,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 [1]4字节的FCS是网卡处理的,所以抓到的包看不到这个字段(网卡驱动去掉了),组建包时也不用设置这个字段(由网卡驱动计算填充). [2]每个帧的前面有7字节的前导码和1字节的帧起始定界符,这8个字节是帧之外的数据,由接收器电路使用. [3…
本文将介绍网络连接建立的过程.收发包流程,以及当中应用层.tcp层.ip层.设备层和驱动层各层发挥的作用. 1.应用层 对于使用socket进行网络连接的server端程序.我们会先调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 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以上指定了连接协议,socket调用返回一个文件句柄,与socket文件相应的inode不在磁盘上,而是存在于内存. 之后我们指定监听的port.同意与哪些ip建立连接,并调用bind完毕port绑定:…
1.OSI七层模型的概念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层次. 如图: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被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七层,每一层都有相关和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
从四层模型: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说 一 .以太网V2格式数据帧 : 链路层 Destination   Source  Type  DataAndPad  FCS 6              6          2      46~1500       4 二.IP: 网络层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udp 发送ip段报文接口ip_append_data ip_append_data 函数主要用来udp 套接字以及raw套接字发送报文的接口.在tcp中发送ack 以及rest段的ip_send_unicast_reply也会调用:其主要作用是将收到的大数据报文拆分成多个等于小于MTU的SKB,为网络层实现ip分片做准备. ip_append_data 在udp tcp raw 套接字以及icmp 都有被调用到,因此复制数据时有时只需要复制传输层负载部分:此函数并不传输数据,只是将数据放在大小…
在ip_local_deliver中,如果检测到是分片包,则需要将报文进行重组.其所有的分片被重新组合后才能提交到上层协议,每一个被重新组合的数据包文用ipq结构实例来表示 struct ipq { struct inet_frag_queue q; u32 user;//分片来源 __be32 saddr;//原地址 __be32 daddr;//目的地址 __be16 id;//ip报文序列号 u8 protocol;//上层协议号 //这四个字段来自ip首部是为了确定来自哪个ip数据报文…
本文主要讲解了Linux内核IP层的整体架构和对从网卡接受的报文处理流程,使用的内核的版本是2.6.32.27 为了方便理解,本文采用整体流程图加伪代码的方式对Linxu内核中IP整体实现架构和对网卡报文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阅读本文章假设大家对C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 IP层的整体实现架构 IP层接受底层数据报文的处理流程 /* * 在NET_RX_SOFTIRQ软中后,由ETH_P_IP触发的ipv4协议入口函数 */ int ip_rcv(struct sk_buff…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使用TLS套餐一IP数据报实现第三层VPN.这种想法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不幸的是,.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有文章<Why TCP Over TCP Is A Bad Idea>,详解了Why. 其实重传叠加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要知道,TCP的RTO计算是极其复杂的.影响它的因素也非常多,这就是说,仅仅要你用一个TCP封装还有一个TCP.外层TCP丢包,且RTO小于内层TCP的RTO.连接就会崩溃.而以上这个条件是非常easy满足的.       用TLS来封装IP数据报是对TL…
L4层的协议会把数据通过ip_append_data或ip_append_page把数据线放在缓冲区,然后再显示调用ip_push_pending_frames传送数据. 把数据放在缓冲区有两个优点,一方面,缓冲区的数据可以被后续的一些函数使用,构成一些片段:另一方面,把数据放缓冲区,等缓冲区满了(达到PMTU)再传送数据,可以更有效率. 如果在一些情况下,L4层希望去放在缓冲区的数据立即被传输,那么在调用ip_append_data把数据放缓冲区后,立即调用ip_push_pending_fr…
ip层数据包处理场景如下: 网络层处理数据包文时需要和路由表以及邻居系统打交道.输入数据时,提供输入接口给链路层调用,并调用传输层的输入接口将数据输入到传输层. 在输出数据时,提供输出接口给传输层,并调用链路层的输出接口将数据输出到链路层.在输入输出数据时,需要查找路由表 通过netfiler处理等操作. 一.ip数据报文输入 ip_rcv &ip_rcv_finish &ip_rcv_finish2 1.在inet_init中注册了类型为ETH_P_IP协议的数据包的回调ip_rcv 2…
body {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SimSun,"Segoe UI",Tahoma,Helvetica,Sans-Serif,"Microsoft YaHei", Georgia,Helvetica,Arial,sans-serif,宋体, PMingLiU,serif; font-size: 10.5pt; line-height: 1.5;…
IP分片和TCP分片 MTU和MSS(转) 访问原文:http://blog.csdn.net/keyouan2008/article/details/5843388 1,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最大传输单元 (1)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 值分别是1500和1492个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作MTU.不同类型的网络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要传,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 MTU还大,那么IP层就要进行分片(f…
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内核提供,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应⽤层由⽤户进程提供应⽤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个数据⾸部(header),称为封装.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 1.以太网帧格式 ♦源地址和⽬的地址是指⽹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长度是48位,是在⽹卡出⼚时固化的.Linux下可以⽤ifconfig命令看⼀下,"HWaddr 00:15:F2:14:9…
目录 因特网5层模型及7层OSI参考模型 分层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软件) 运输层(软件) 网络层(硬件软件混合) 链路层(硬件) 物理层(硬件) OSI模型 表示层 会话层 封装 因特网5层模型及7层OSI参考模型 在因特网中,涉及两个或多个远程通信实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协议的制约. 分层的体系结构: 为了给网络协议的设计提供一个结构,网络设计者以分层的方式组织协议和实现协议的硬件和软件.且每一层具有地协议被称为协议栈(protocol stack).因特网地协议栈由五个层次组成,自顶向下(top…
目录 网络架构及其演变过程 单机架构 CS架构 BS架构 BS架构和CS架构的区别 C/S架构的优缺点: B/S架构的优缺点: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组成 互联网的组成(教科书版) 互联网的组成(科普版) OSI七层协议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协议 Mac地址 广播地址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Socket抽象层 Socket抽象层 网络架构及其演变过程 单机架构 单机: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进行联网操作 应用领域 俄罗斯方块 连连看 CS架构 CS架构: C--client--客户端,用于安装用户…
网络有上下分为7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应用层.传输层: IP协议位于网络层,IP和端口来控制网络流向: TCP.UDP是基于传输层.TCP保证三次握手.传递数据: UDP为不考虑是否已经连接,效率高: HTTP 超文本协议,位于应用层协议, 比如FTP协议.Telnet协议 socket 是一种类似API,包装了TCP…
IP 是TCP/IP协议栈中重要的层次, TCP UDP ICMP IGMP都是依赖IP层进行传输的.首先它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协议.不可靠:它不保证IP包能正确到达目的地,无连接:表示IP并不会维护后续数据包的信息,每个数据包的传输都是独立的.数据包的可靠性需要依赖传输层协议来保证如TCP协议,也就是说当一个比特流从网络接口发送向网络之后,所经过的每个路由器会解析数据包的网络层的信息,再通过路由算法选一条路发送出去,所有包不一定会选择同一条道路.网络层负责点到点的通信,尽量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
转自:http://www.blogjava.net/jiabao/archive/2007/04/08/109189.html 为了实现web层(struts)和持久层(Hibernate)之间的松散耦合,我们采用业务代表(Business Delegate)和DAO(Data Access Object)两种模式.DAO模式为了减少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逻辑之间的耦合,当一个持久曾框架被应用时,该模式将会减少业务对象和该框架之间的耦合,这样我们可以不修改业务对象而选择不同的持久层框架的实现.实际…
文章转载至CSDN社区罗升阳的安卓之旅,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uoshengyang/article/details/6598703 在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时,少不了使用Log来监控和调试程序的执行.在上一篇文章Android日志系统驱动程序Logger源代码分析中,我们分析了驱动程序Logger的源代码,在前面的文章浅谈Android系统开发中Log的使用一文,我们也简单介绍在应用程序中使Log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cvQhh0Q7_ah0qg9tc-2zP0cjB_PoIiIq6t6RFpp4aZPPNoVJUqyy7TT41TU5pWzRtRYIMNCkdMkAV36oR-RraFyyghs__ULNjlNiOGgkYOC 利用css如何让嵌套的div层不继承父div层的透明度? http://blog.csdn.net/foart/article/details/39177653   DIV浮在上层并让DIV背景半透明代码 http:/…
最近子页面使用layer弹出层时只显示遮罩层,不显示弹出框,这个问题搞了很久,最后才发现,在子页面上使用弹出框时,如果只使用layer.alert()或者layer.open()时,会默认在当前页面弹出,但是这时貌似就会和父页面发生冲突,我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这个弹出层在父页面弹出,即使用parent.layer.alert().parent.layer.oper()…